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王慧  荫俊 《生命科学研究》2002,6(2):133-136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重组A型肉毒毒素保护性抗原(rBoNTaH468),是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将表达菌株发酵后,裂解菌体,制备包涵体,溶解后的包涵体溶液经样品处理,通过等地电聚焦制备型电泳纯化,纯化的重组A型肉毒毒素保护性抗原(rBoNTaH468)纯度高于90%,产量及回收率高,纯化的重组表达产物酶联检测具有结合活性,这为下一步A型肉毒毒素抗毒素的研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2.
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应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这一领域研究前景作了展望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3.
转基因作物及加工品检测技术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公众对转基因产品关注度的提高和转基因标识制度的建立,快速、准确、灵敏地检测出转基因成分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高效、高通量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课题。我们简要介绍了转基因检测技术的概念、原理和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转基因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4.
以获得的抗A型肉毒毒素单链抗体为模板,进行融合改构,将人IgG1的Fc片段连接到ScFv的C端,在大肠杆菌中实现抗体融合蛋白ScFv-Fc的表达,表达量30%以上,蛋白以包含体形式存在,经过体外变复性的抗体融合蛋白ScFv-Fc,进行Prote in G Sepharose柱亲和层析纯化,纯度达90%~95%。体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重组抗体融合蛋白ScFv-Fc可以特异结合A型肉毒类毒素抗原,其相对亲和力近似于母本单链抗体,其稳定性高于母本单链抗体。  相似文献   
195.
不同渗透压的稀释液对猕猴精子低温冷冻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稀释液TTE(382mOsm/kg)为对照,研究了5种渗透压(688、389、329、166、43mOsm/kg)的TEST稀释液(TEST、mTEST1、mTEST2、mTEST3、mTEST4)在冷冻过程中对猕猴精子功能的影响。精液一步稀释于含甘油的防冻液中,甘油的终浓度为5%(v/v)。在冷冻前后分别检测精子的运动度和质膜完整性,后者用Hoechst33342和碘化丙锭双色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冷冻之前,与鲜精相比,用TEST和mTEST4稀释的精子运动度和质膜完整性显著降低(P<0·001),其余组中除mTEST2稀释的精子质膜完整性显著降低(P<0·05)外,精子运动度无差异;冷冻复苏后,TTE、mTEST3和mTEST1冻存精子的运动度和质膜完整性最高,其次是mTEST2,TEST和mTEST4冷冻效果最差(P<0·05)。提示等渗、适当高渗或低渗的稀释液适合猕猴精子的冷冻保存;对精子产生高渗毒害作用是导致猕猴精子用TEST冷冻存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6.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状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有7种血清型(A~G).肉毒毒素属神经强毒,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的细菌蛋白质.作为重要的生物战剂之一,对肉毒毒素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基本明确了各型肉毒毒素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和三维结构及毒素作用的本质和机理.随着国际恐怖活动的日益猖獗,针对肉毒毒素的检测和预防也备受关注,对其疫苗的探索已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扼要介绍了肉毒毒素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疫苗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东莨菪碱导致的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0月龄老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5):东莨菪碱组(Sco组),东莨菪碱+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对照组(Con组)。Sco组给予东莨菪碱剂量为0.8 mg/kg,Dex组给予东莨菪碱0.8 mg/kg+右美托咪定20μg/kg,Con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2 h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所有测试结束后测定海马组织内氧化应激反应,选取指标为SOD,MDA;利用ELISA方法测定海马TNF-α,IL-1β含量。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与Sco组相比,Dex组在第3、4天时,大鼠的逃避潜伏时间明显缩短(P0.05),平台区域的探索时间延长(P0.05)。与Sco组相比,右美托咪定干预后,Dex组海马区域SOD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并且减轻了炎症因子TNF-α,IL-1β含量。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轻东莨菪碱导致的老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涉及右美托咪定在大鼠海马区域的抗氧化应激和抗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对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在麻醉诱导前30 min,D组患儿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C组患儿经鼻滴入生理盐水。给药30 min后,进行静脉麻醉诱导。记录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患儿滴鼻接受程度、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EAD)和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m-CHEOPS)对患儿进行评分并记录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D组各个时间点的MAP、HR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围术期生命体征变化相对平稳;两组患儿SpO_2、滴鼻接受程度、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拔管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D组患儿苏醒期PAED评分和m—CHEOPS评分均低于C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在围术期均无恶心呕吐,喉痉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小儿患者,并且可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及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9.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5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模型组(CA组,n=15),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IPost组,n=15),远隔缺血后处理+迷走神经切断组(RIPost+VAG组,n=15),迷走神经切断组(VAG组,n=15)。ELISA法检测ROSC 24 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乙酰胆碱(Ach)、IL-1β和TNF-α浓度;ROSC 24h NSE免疫荧光染色;ROSC 1d及3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ROSC 5d Nissl染色计算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结果:与sham组相比,各组海马CA1区NSE、IL-1β和TNF-α含量升高,而Ach浓度降低,NDS评分和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降低(P0.05);与CA组相比,RIPost组海马CA1区NSE、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Ach浓度升高,NDS评分和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升高(P0.05),而RIPost+VAG组及VAG组各项指标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IPost组相比,RIPost+VAG组海马CA1区NSE、IL-1β和TNF-α含量升高,Ach浓度降低,NDS评分和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数目降低(P0.05)。结论:迷走神经的完整性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0.
人血红素加氧酶-1(human heme oxygenase-1,hHO-1)是血红素代谢的限速酶,直接调节体内胆红素水平.利用软件Spdbv程序对hHO-1进行结构模拟预测,以Ala取代第25位His残基,hHO-1活性部位的结构有较明显的改变,但据模拟推测突变后hHO-1与血红素仍然具有结合性.依据模拟结果,构建野生型和突变体表达载体pBHO-1和pBHO-1(M),并分别转化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经30%-60%(NH4)2SO4盐析后纯度提高3.6倍,再经两次Q-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则表达产物的纯度提高30倍.酶活性测定显示,突变体hHO-1(△hHO-1)较野生型hHO-1(whHO-1)活性下降了91.21%.本研究显示hHO-1的第25位His在酶与底物血红素氧化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有效调控酶活性发挥其生物学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