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抗菌肽BuforinⅡ的衍生物BF2-A/B作用大肠杆菌后对胞内生物大分子合成的影响。【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抗菌肽对细胞DNA、RNA合成能力的影响, 考马斯亮蓝法检测抗菌肽对细胞总蛋白合成能力的影响, 分别用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法和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法检测抗菌肽对β-半乳糖苷酶及碱性磷酸酶表达活性的影响。【结果】BF2-A/B不优先抑制DNA合成, 而是优先抑制RNA和蛋白的合成。在相同浓度下, BF2-B抑制RNA合成的能力比BF2-A强, BF2-A抑制蛋白合成的能力比BF2-B强。胞内酶β-半乳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活性都在下降。【结论】BF2-A/B结合胞内核酸后, 没有首先影响DNA的复制功能, 而是优先抑制基因转录功能, 主要在转译水平上抑制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52.
材料于2012年6月在印度尼西亚比通海峡水域采集,调查区共设19站,经对38份样品分析,鉴定出48种水母,其中有2个花水母新种:幼芽伪帽水母Pseudotiara gemmifera Lin,Xu et Huang,sp.nov.和比通真囊水母Euphysora bitungensis Xu,Huang et Guo,sp.nov.,对新种形态特征进行了绘图和描述,并讨论其与同属其它种主要特征的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53.
2019年9月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时,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采集到一系列角蟾属标本。基于线粒体16S rRNA及COI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和形态特征比较结果将其鉴定为藏南角蟾(Megophrys periosa),为云南省分布新记录种。本文还首次描述了该物种的蝌蚪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围术期营养干预对患者术后营养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干预,研究组给予营养支持方案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营养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1 d、术后7 d的CD3+、CD4~+、CD4~+/CD8~+均低于入院时,CD8~+则高于入院时(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7 d的CD3~+、CD4~+、CD4~+/CD8~+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CD8~+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7 d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7 d血清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转铁蛋白(TF)水平均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7 d血清PA、Hb、TP、T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围术期给予营养支持方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功能,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蓝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其形态结构较为简单,为产氧型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山西省晋阳湖为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该研究以采自晋阳湖水体及岸边附着的蓝藻为材料,采用经典毛细管法分离纯化出5株丝状蓝藻,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结构特征(如细胞形状、藻丝体宽度、是否有鞘)和显微结构,并采用16S rRNA序列分析其系统发育关系,以明确晋阳湖的蓝藻种类,为预防湖泊蓝藻水华的发生、维护水资源环境稳定与生态平衡提供理论数据。结果显示:(1)所分离纯化的5株丝状蓝藻依形态特征归属于3个科,其中2株(JYH005和JYH012)为细鞘丝藻亚科(Leptolyngbyaceae),2株(JYH008和JYH022)为伪鱼腥藻科(Pseudanabaenaceae),1株(JYH010)为沙丝藻科(Desertifilaceae)。(2)基于16S rR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5株丝状蓝藻中JYH005为结丝藻属(Nodosilinea)的一种;JYH008可归为Arthronema,该株蓝藻在培养条件下观察到不同的形态特征,可能为新物种;JYH010为沙丝藻属(Desertifilum)的一种;JYH012可归为细鞘丝藻属(Leptolyngbya);JYH022与伪鱼腥藻科聚为一支,由于与该科其他藻相似度低于90%,且不能聚为一支,因此只能归为伪鱼腥藻科。研究表明,基于16S rR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一致。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山西省晋阳湖丝状蓝藻的多样性,为该湖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背景】烟草在生产和加工中会产生高浓度的尼古丁废弃物,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目的】筛选降解尼古丁的微生物菌种并解析其降解尼古丁的代谢途径,理解微生物如何降解尼古丁。【方法】用常规分离筛选方法、结合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手段分离和鉴定菌株类别,进而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尼古丁浓度、温度和pH确定菌株降解尼古丁的最适发酵条件和降解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菌株在尼古丁降解过程中的主要代谢产物。【结果】获得一株以尼古丁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节杆菌属(Arthrobacter)菌株,编号为D4;该菌株降解尼古丁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0.0℃和7.0;在1 g/L的尼古丁浓度下具备较快的尼古丁降解速率,培养18 h时尼古丁降解率可达到90%以上;尼古丁浓度≥4 g/L时菌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目前报道的节杆菌属降解途径不同,该菌株降解尼古丁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终产物N-甲基吡咯烷酮、可替宁及中间产物麦斯明。【结论】本研究分离鉴定到一株具有较快尼古丁降解速率的节杆菌,该菌株很可能存在新的尼古丁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究药用昆虫喙尾琵琶甲Blaps rynchopetera肠道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为抗菌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放线菌资源。【方法】结合稀释涂布法和选择培养法从喙尾琵琶甲成虫肠道分离放线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e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6株致病细菌以及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和白色念珠菌Canidia albicans 3株致病真菌为指示菌,通过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测试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随后,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活性显著的18株放线菌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喙尾琵琶甲成虫肠道中分离到176株共生放线菌,初步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其中46株放线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多株放线菌对致病菌具有广谱的抑菌作用且抑菌圈直径超过阳性对照药。选择抑菌圈直径大于15 mm的18株放线菌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均为链霉属Streptomyces。【结论】喙尾琵琶甲肠道含有丰富的抗菌活性放线菌资源。  相似文献   
58.
中国无患子科植物的叶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产狭义无患子科25属27种植物的叶脉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报道。结果表明:叶脉均属于羽状脉类型,其中多数为曲行羽状脉,部分为直行羽状脉;叶缘有全缘、具齿和深裂3种类型;二级叶脉具有分支和不分支两种类型;大部分种类具二级间脉,少数不具间脉或间脉不明显;多数种类的三级脉为结网型和贯串型并存;网眼的发育有完善和不完善2种类型;盲脉有简单、具分支和无盲脉3种类型。叶脉形态研究结果支持文冠果亚科以及广义鳞花木属概念,观察发现龙眼属、荔枝属与韶子属从脉序特征方面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编写了国产无患子科叶片脉序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59.
本文研究了白藜芦醇(R)对高脂膳食肥胖与肥胖抵抗小鼠抗氧化及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选取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2组:即正常日粮(Control)组、高脂日粮(HFD)组,13周后HFD组小鼠根据体重分为肥胖(DIO)组、肥胖抵抗(DR)组,分别饲喂HFD、HFD+0.06%R 13周,并以正常日粮小鼠作为对照,测定各组小鼠体重,血脂,脾脏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降低DIO与DR小鼠体重、血脂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提高CD3+CD4+/CD3+CD8+细胞比例及CD4+CD25+Fox P3+Tregs细胞含量(P0.05),从而缓解高脂膳食小鼠特别是肥胖小鼠慢性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0.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IL-1家族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在增强免疫、抗肿瘤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鸡IL-18(chicken interleukin-18,chIL-18)的cDNA于2000年被克隆,后续研究证明鸡IL-18与哺乳动物IL-18具有类似的生物学功能。IL-18可与靶细胞上的IL-18受体(IL-18R,包括IL-18Rα和IL-18Rβ)特异性结合形成受体复合物,介导细胞膜上的信号从胞外向胞内传递。作者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和纯化了chIL-18,利用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获得了chIL-18Rα和chIL-18Rβ的胞外结构域;他们还在体外重组并纯化了chIL-18/18Rα二元复合物与chIL-18/18Rα/18Rβ三元复合物,并生长出二元复合物晶体。这些工作为进一步测定chIL-18与其受体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从而深入探讨chIL-18信号转导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