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71.
在发现和寻找对人类本身无害、对自然环境无污染的新一代杀虫剂的过程中,我们对云南产筋骨草属(Ajuga)植物中的昆虫拒食和杀虫活性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云南曲靖地区产散瘀草(Ajuga pantatha Hand.-Mazz)中分离到了一些二萜化合物(另报),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之一是对苎麻黄蛱蝶(Paveba vesta)显示拒食活性的已知二萜化合物ajugacumbin B(1)。  相似文献   
72.
旱生香茶菜二萜化合物细胞毒活性的三维构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比较分子力场法(COMFA)研究了一系列旱生香茶菜二萜化合物对人红细胞白血病(K562)、人旱幼粒白血病(HL-60)、人胃腺癌(MKN-28)和人结肠癌(HCT)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的初步研究,其结果将为香条菜二萜的结构修饰和简化,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湖北川桂叶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桂 ( 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是中国特有植物 ,主产湖北、四川和湖南 ,在广西、广东、江西和陕西等省区也有分布 ,资源贮量相当丰富。由于其各部位器官均含有挥发油 ,具有比较浓烈的药香气味 ,我国民间历来习惯于利用川桂作为辛辣类佐料 ,烹调制作食品 ,或当作桂皮类中药材用以治疗疾病。因此 ,关于川桂挥发油 (精油 )的化学组成颇为引人关注。我们曾经研究报道过 ,湖北长阳和咸丰两县产川桂叶精油的主成分均为柠檬醛 ,其含量分别高达77.99%和 86.47% [1]。另据报道 ,四川产川桂叶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 ( 2 4 .1 4% )和 1 ,8-桉叶…  相似文献   
74.
湖北油樟叶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 ,油樟 Cinnamomumlongepaniculatum(Gamble) N.Chao ex H.W.Li一直被公认为四川特有树种 [13 ]。事实上 ,早在 1 982年陶光复等开始调查湖北樟属植物时 ,便陆续发现鄂西山区恩施、巴东、利川、鹤峰、长阳和南漳等县均有油樟分布 ,生长在海拔 5 0 0~ 1 40 0 m的山坡、溪边或路旁[4 ] 。李毓敬等对湖南省的油樟资源作了调查 ,认为油樟在湖南西部广为分布 [5] 。近两年来 ,又有文献报道 ,在陕西南部也有油樟分布 [6,7]。由此可见 ,油樟主产四川 ,分布区东至湖北西部、南抵湖南西部、北达陕西南部。按照吴征镒关于中国植物区系的分…  相似文献   
75.
从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枝叶中分离得到4个紫杉烷二萜,通过波谱分析分别确定为:1β-羟基-2α,7β-二去乙酰基巴卡亭I(1),1β-羟基巴卡亭I(2),2α,5α,7β,9α,10β,13α-六乙酰氧基紫杉-4(20),11-二烯(3)和2-去乙酰氧基-5-去肉桂酰taxinine J(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76.
竹菌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肉座菌科真菌竹菌(Engleromyces goelzeiP.Henn)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到一个新化合物(2S,3S,4R,10E)-2-[2′R)-2′-hydroxytetracosanoyl amino]-10-octadecene-1,3,4-triol(1)和12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cerebrosideA,cerebrosideB,cerebrosideD,cytochalasinD,expoeycytochalasinD.cytochalasin C,loganin,cerevisterol,ergosta-7,22-=dien-3β,5α,6α-triol,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ergosterol peroxide和ergosta-5,7,22-trien-3-ol。利用现代波谱方法(^1H-NMR,^13C-NMR,2D-NMR和ESI-MS等)及化学方法将化合物1鉴定为一新的神经酰胺,除化合物cytochalasinD外,其余的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真菌中发现,首次从真菌界分离鉴定了一个环烯醚萜甙类化合物loganin。  相似文献   
77.
从云南中甸产细叶香茶菜(Isodon tenuifolia (W. W. Smith) Kudo)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方法得到鉴定。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 即细叶香茶菜甲素(3β,6α,15β-trihydroxy-1α,7β-diacetoxy-11β,16β-epoxy-ent-kaurane) (1) 和细叶香茶菜乙素(1α,6α,11β-trihydroxy-3β,7β-diacetoxy-ent-kaur-16-en-15-one) (2)。  相似文献   
78.
Ligusticumcalophlebicum (Umbelliferae)isaperennialmedicinalplantgrowinginYunnanProvince .TherootsandrhizomesofthisplanthasbeenusedastheChinesedrug“HanQian Hu”inthenorthwestregionofYunnanProvince .Astherewasnoreported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thisplant,in…  相似文献   
79.
从青海产鄂西香茶菜(Isodon henryi)的叶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苯取代二酮,利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同时,还得到了8个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80.
兰萼甲素和乙素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研究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的生理活性成分中,从东北产兰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叶的乙醚提取物分到了两个新的二萜成分,定名为兰萼甲素和乙素(glaucocalyxin A & B),根据光谱和化学证据,其结构分别确定为Ⅰ和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