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人胚胎干细胞培养建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概述了自1998年首次建立hES细胞系以来近6-7年国内外的现况、分离培养建系、鉴定标准和冻存技术发展、定向诱导分化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2.
登革病毒对人树突状细胞感染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登革病毒对人树突状细胞(DC)的感染性。人外周新鲜血常规分离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GMCSF、IL4诱导培养成DC,通过形态学特征、细胞表型和淋巴细胞刺激能力鉴定。用登革病毒2型(DV2)感染DC,于作用后6h、24h、48h、72h、96h分别收集上清液和细胞,甲基纤维素微量空斑试验测定病毒滴度,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上病毒抗原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病毒在细胞内的定位。病毒感染后6h即可在培养上清中测出病毒,病毒滴度在48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感染的DC胞浆及胞膜上携带病毒抗原。透射电镜下在病毒感染48h后DC胞浆内可见大量病毒颗粒。树突状细胞是登革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病毒可感染DC并产生大量病毒颗粒,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病毒巨噬细胞炎症蛋白II(vMIP-II)是一种广谱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它所拮抗的趋化因子受体被认为是不同的人免疫缺陷病毒株(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进入靶细胞的辅受体。虽然理论上vMIP-II是一个广谱的HIV抑制剂,但vMIP-II的抗HIV感染作用却少有报道,特别是体内研究。本研究利用一个有效的SIV-mac251感染食蟹猴模型来评价vMIP-II的体内抗HIV感染作用,结果显示vMIP-II能够有效地并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食蟹猴血浆病毒载量,同时对宿主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这些结果表明vMIP-II是一种有效的抗HIV物质,可以作为一类新型的抗HIV先导药物,也为研发靶向病毒进入的新药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4.
病毒巨噬细胞炎症蛋白Ⅱ(vMIP-Ⅱ)是一种广谱趋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它所拮抗的趋化因子受体被认为是不同的人免疫缺陷病毒株(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进入靶细胞的辅受体。虽然理论上vMIP—Ⅱ是一个广谱的HIV抑制剂,但vMIP—Ⅱ的抗HIV感染作用却少有报道,特别是体内研究。本研究利用一个有效的SIV—mac251感染食蟹猴模型来评价vMIP-Ⅱ的体内抗HIV感染作用,结果显示vMIP-Ⅱ能够有效地并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食蟹猴血浆病毒载量,同时对宿主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这些结果表明vMIP—Ⅱ是一种有效的抗HIV物质,可以作为一类新型的抗HIV先导药物,也为研发靶向病毒进入的新药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对肝癌组织中内源性生物素的影响以及消除办法.方法采用pH6.0、pH8.0及pH9.0不同pH值的抗原修复液进行修复,对30例经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肝细胞癌组织中内源性生物素活性进行检测,并通过不同检测方法对30例肝细胞癌中AFP(Alpha Fetoprotein)染色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加热抗原修复暴露肝细胞癌组织中内源性生物素的活性.不同pH值抗原修复液对内源性生物素的活性影响各不相同,阳性强度随着pH值增高而增强.生物素阻断剂能有效阻断内源性生物素的活性.采用pH9.0Tris-EDTA进行修复加Envision检测系统可提高肝癌组织中AFP的阳性率及阳性强度.结论加热抗原修复可使被甲醛封闭的内源性生物素的活性重新暴露,对免疫组化的染色结果造成影响,生物素阻断系统是消除内源性生物素的有效方法,采用pH9.0的抗原修复液进行修复加Envision非生物素检测系统是免疫组化染色中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的膳食营养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法,调查首都医科大学166名本科生日常膳食摄入情况。分析膳食能量、营养素摄入情况,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能量及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甚至有严重缺乏的情况。男生食物净重、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硫胺素、尼克酸、磷和铁的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级比较,食物净重、能量、脂肪、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量有统计学差异。脂肪(男生27.78%、女生29.05%)、蛋白质(男生17.10%、女生15.66%)提供能量比例偏高,碳水化合物(男生55.12%、女生55.29%)提供能量比例偏低。三餐能量分配基本合理,男女生间差别较小。结论:大学生营养素的摄入不够合理,应提高奶、蛋、瘦肉、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加强对大学生的营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77.
Avenin—like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基因。根据小麦avenin-like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对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gilops spehoides,ss)的基因组DNA进行avenin-like基因扩增、克隆、序列测定和表达分析,发现了一个新型avenin—like基因。基因长855bp,编码284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约为33kD。Souchern blot结果表明其属于多基因家族。RT—PCR证实了avenin-like基因在籽粒胚乳中特异性表达。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含有18个半胱氨酸残基,可以形成7对分子内二硫键。研究表明Avenin-like蛋白是一类新型的储藏蛋白。这为小麦加工品质的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78.
目的: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硬粒小麦基因组中疑似硒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找寻其为硒蛋白的生物信息依据,并初步分析推断其功能。方法:利用Vector NTI等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对硬粒小麦AYl46587.1序列中发现的疑似硒蛋白编码序列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发现2段目标编码序列具有与某些蛋白酶相似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并推测其蛋白编码具有目前未知的机理。结论:推断AYl46587.1序列中存在编码未知硒蛋白的编码段,其编码的硒蛋白参与硬粒小麦胚芽生长发育时期能量调节。  相似文献   
79.
目的:克隆小伞山羊草中新型avenin-like(类燕麦储藏蛋白)基因,揭示avenin-like基因的表达模式,并构建avenin-like基因真核胚乳特异性表达载体。方法:利用RT-PCR方法揭示avenin-like基因的表达模式,并用PCR方法从小伞山羊草中克隆新型avenin-like基因;将克隆的avenin-like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LRPT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LRPT-avel,并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avenin-like基因在胚乳中特异性表达;克隆得到新型avenin-like基因,并构建了其真核胚乳特异性表达载体。结论:新型avenin-like基因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0.
酸性森林土壤缓冲酸沉降关键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有关酸性森林土壤如何缓冲酸沉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土壤矿物风化与离子交换反应、有机质的作用,和其他生命与非生命因素方面去探讨酸性森林土壤缓冲酸沉降的关键机理,旨在加深人们对酸性森林土壤响应酸沉降模式与缓冲机制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预测酸沉降背景下酸性森林土壤的酸化进程及其负面效应,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维持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