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城市森林景观美景度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美景度测定与统计方法之一———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对城市森林典型代表类型———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了公众审美偏好程度的调查,同时对不同评判人群评价结果的分布、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用作评判媒介的39张照片拍摄于沈阳市3个拥有丰富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的主要城市公园。136人完成了有效的当面结构化问卷调查,其中学生组72人,公众组64人。调查结果表明,(1)城市森林景观的美景度可以通过基于照片媒介的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而获得;(2)学生组和公众组的最终评判结果均呈正态分布,两组人群对于城市森林景观美学评价具有普遍的一致性;(3)从学生组和公众组评价最好的样本A28、A29和评价最差的样本A34、A16来看,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植物本身的形态特征,遮荫效果,空间感等。本研究可为城市森林规划设计、管理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外来入侵植物牛膝菊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齐淑艳  徐文铎  文言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2283-2286
牛膝菊原产南美洲,为沈阳地区爆发式入侵种.本文从构件水平研究了牛膝菊种群各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和各构件生物量间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牛膝菊种群各构件生物量之间关系为茎〉叶〉花序〉根.各构件生物量在个体生物量中所占比率表现为茎〉叶〉根〉花序.牛膝菊种群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与植株高度、根生物量、花序生物量之间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可用幂函数模型较好地表达.  相似文献   
83.
巨噬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在正常成人真皮内分布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常成人真皮内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分布、形态学和密度。方法正常人8例,取面部、躯干、四肢近端、四肢远端、手掌和足跖6个部位皮肤,进行纵行与水平切片。CD1a、CD68、OKM5单克隆抗体和FⅩⅢa多克隆抗体染色。结果CD1a和FXⅢa阳性细胞多位于皮肤附属器和血管周围。CD68阳性细胞在真皮浅层呈网状分布,真皮深层密度明显降低。各个部位的OKM5阳性细胞数较少。真皮内各个部位CD68阳性细胞高于相同部位CD1a、FⅩⅢa和OKM5阳性细胞(P<0·0001)。结论在真皮内存在大量的呈网状分布的CD68阳性的单核-巨噬细胞;同时在真皮,特别是浅层,有较多的树突状细胞,如郎格汉斯细胞和真皮树突状细胞,但其数量远低于CD68阳性的单核-巨噬细胞。CD68阳性的单核-巨噬细胞和真皮内的树突状细胞,是真皮内的主要防御细胞。  相似文献   
84.
<正>东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立命馆大学生物科学与应用生物学、名古屋大学生物科学研究院以及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阐述了光独立的原叶绿素酸脂还原酶(Pchlide)X射线晶体结构,揭示了植物在黑暗中变绿之谜。该文章4月18日发表于《Nature》网络版,5月6日刊登在《Nature》杂志上。  相似文献   
85.
沙地云杉种内、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5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调查资料,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CI=∑Nj=1(Dj/Di)1Lij对内蒙古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的沙地云杉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沙地云杉种内竞争强度随着林木径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的强度顺序为:山杨>沙地云杉种内>白桦>家榆。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高直径服从幂函数关系CI=AD-B,当沙地云杉胸高直径达到40cm以上时,竞争强度变化很小。利用模型预测了沙地云杉种内、种间的竞争强度。说明Hegyi的单木竞争模型可为种内、种间竞争指数的研究提供可适用的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86.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能广泛杀伤自身肿瘤、同种异体肿瘤。LAK细胞用于恶性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是近年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系统、防御功能及造血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已有文献报道,IL—6可诱导IL—2受体表达,提高PHA刺激的细胞毒T细胞(CTL) 的杀瘤活性。本实验观察了IL—6和IL—2合用对人LAK细胞诱导及其杀瘤活性的影响。(1)在诱导LAK细胞克隆的含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静脉给予利多卡因在ERCP手术中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观察该方法对静脉麻醉药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行ERCP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先给予1μg/kg的芬太尼随后再以2~3mg/sec的速度注入丙泊酚;B组患者先给予1.5mg/kg利多卡因随后再以2~3mg/sec的速度注入丙泊酚。待患者达到Ramsay 5级时开始进行ERCP检查。记录诱导前、诱导后、进镜、术中、退镜及苏醒时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脉搏氧饱和度,并记录术中丙泊酚维持剂量及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暂停、呛咳、呃逆、体动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A组、B组患者在诱导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诱导前。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诱导后、进镜、术中、退镜时显著低于B组;A组呼吸频率在诱导后低于B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B组苏醒时间短于A组。结论: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患者,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丙泊酚用量少,术后苏醒迅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8.
89.
2003 年,圈养大熊猫“梅梅”首例哺育成活一胎二仔,通过对其近半年的育幼行为观察,结果发现:1) 母兽主要以同时衔2 仔、同时衔和抱2 仔二种方式将幼仔抱入怀中哺育;60 d 内, 育幼姿势以坐位为主,倦卧其次, 其它姿势更少, 其中坐位随日龄增加逐渐减少, 倦卧变化不大。2) 母兽活动时间在产仔当天最多, 之后显著下降并维持在35.2 ± 0.6% 的低水平, 47 d 后再缓慢上升到108 d 后的54.8 ± 0.9% 。3) 双胞胎幼仔间哺乳的日均次数和时间无显著差异。4) 7 d 内2 幼仔“仔在母身上” 的时间占100%, 21 ~ 23 d 后显著减少, 而“母体盖仔”、“仔在母身边”和“母仔自然分离”的时间显著增加, 但“母体盖仔” 的时间在32 d 左右后又显著减少;双胞胎分别在与母兽的此四种位置变化的时间上无显著差异。5) 母兽的活动、幼仔哺乳日均次数、“母仔自然分离”在全天的日均时间分布有峰、谷变化。6) 随幼仔活动能力的逐渐增强,幼仔离“育幼窝”的距离也逐渐增加,双胞胎幼仔离“育幼窝”的远近也有差别。7)母兽分别与其雄性双胞胎幼仔玩耍的时间有显著差异,而两幼仔自玩的时间无差异,此两双胞胎自玩和一起玩耍所用时间远大于分别与母兽玩耍的时间。该研究丰富了大熊猫育幼行为内容,并为以后的大熊猫双胞胎育幼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行为资料。  相似文献   
90.
苏云金芽胞杆菌YBT1520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属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Southern杂交发现高毒力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TBT-1520菌株含有两个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片段,其5’=末端所在HindⅢ片段分别为6.8kb和4.6kb,它们对应的基因分别命名为cry218和cry4.6。经PCR鉴定,该菌含有cry1Aa、cry1Ab和cry1Ac基因,以及cry2基因,其中cry218属于cry1Ac。分析了cry1Ac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