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8篇
  免费   951篇
  国内免费   3867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401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471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97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242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26篇
  1992年   247篇
  1991年   274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206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83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67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6篇
  1965年   19篇
  196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启德  李金玲 《生理学报》1992,44(3):229-236
本工作在离体与整体条件下比较易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SHRSP)大鼠与WKY大鼠血管中α_1受体的两种亚型。在离体灌流的主动脉、肾动脉与肠系膜动脉,50μmol/L氯甲基可乐定(CEC)预温育30min可使α_1受体激动时引起的最大收缩张力在SHRSP与WKY大鼠分别降为对照时的31.4±8.3%与35.2±2.9%,68.4±8.2%与80.1±7.3%,68.4±6.3%与55.4±7.0%,两者间均无显著性差别。但10μmol/L硝苯吡啶对α_1受体收缩效应的阻断作用则在SHRSP大鼠大大超过WKY大鼠,最大收缩张力分别降为对照时的3.1±1.5%与56.5±4.8%(P<0.01),9.0±4.1%与23.6±3.5%(P<0.05),5.9±2.5%与28.0±0.8%(P<0.01)。整体动物实验也显示硝苯吡啶的降血压作用及对苯肾上腺素升血压效应的阻断作用在SHRSP大鼠都较WKY大鼠显著增强。离体主动脉a_1受体激动时的快速相与持续相收缩均主要由α_(1B)亚型激动引起,硝苯吡啶对快速相收缩的阻断作用在SHRSP与WKY大鼠无显著性差别,但对持续相收缩的阻断作用则在SHRSP大鼠显著强于WKY大鼠。上述结果提示SHRSP大鼠血管α_1受体两种亚型的分布没有显著改变,但α_(1B)受体激动时继发性细胞外Ca~(2+)进入的途径由非双氢吡啶敏感性钙通道转变为双氢吡啶敏感性钙通道。  相似文献   
62.
63.
陈博尧  杨润卿 《昆虫学报》1992,35(4):438-442
囟土白蚁Odontotermes fontanellus Kemner是安徽为害林木、水库堤坝的主要蚁种.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巢龄范围内,随着蚁后身体增长,卵巢管数量增多,一侧的卵巢管最多可达3726条.2.蚁后体长与工蚁数、兵蚁数、幼蚁数、整巢蚁数之间成幂函数关系.3.卵巢管数与蚁后体长、工蚁数、兵蚁数、幼蚁数、整巢蚁数之间成幂函数关系,4,蚁巢体积(y)与蚁后体长(X2)、兵蚁数(X4)、的关系式为:y=6.687e0.0566X2+0.6741X4  相似文献   
64.
两种品系油菜植株成分与蚜虫种群消长及成蚜翅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运鼎  杨义和 《昆虫学报》1992,35(2):178-186
本文研究两种品系油菜植株成分与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的种群消长及成蚜翅型的关系.经分析得出如下结果:1.桃蚜种群消长与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丙氨酸、硬脂酸等含量有关;桃蚜成蚜无翅率与精氨酸、谷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等含量有关.2.萝卜蚜种群消长与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含水量有关;萝卜蚜成蚜无翅率与含水量.亚麻酸.苏氨酸、油酸,天门冬氨酸、丝氯酸、亚油酸等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5.
66.
登山者和患低氧症的病人遭受不同程度的睡眠失调。最近,匈牙利两位学者J.Laszy和A.Safkadi提出,适度的低氧抑制异相睡眠,而严重的低氧有时会减少慢波睡眠。他们检测了低氧对大鼠睡眠/清醒的效应、观察了两种据说可防止中枢神经系统低氧效应的药物(piracetam和hydergine)的影响。让受试大鼠分别吸  相似文献   
67.
关于阳离子在心脏电生理学的离子机制已有广泛报道。然而,最近日本Kyushu大学的两位学者T.Ehara和K.Ishhihara证明,心脏中的Cl~-通道可被肾上腺素激活,阴离子通道在交感活动控制中扮演一个特殊的角色。他们用电压钳技术记录到心肌细胞有一种外向的Cl~-通道整流电流。与心肌细胞中其它的儿茶酚胺依  相似文献   
68.
69.
广西大瑶山的银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新礼  钟业聪  李法炎  谭海明   《广西植物》1992,12(3):254-268
银杉自1955年首次在广西花坪林区发现之后,时隔30多年,而于1986年在大瑶山土县,即北纬24°9′—24°24′发现了银杉的新分布,从而把我国银杉的分布区向南推移了约1°30′,成为目前已知银杉地理分布的最南界。大瑶山的银杉不但植株高大,树干圆满通直,而且在水平、垂直分布、生境条件和所处林带等方面均与各地的分布点有明显的不同。 大瑶山银杉的上层林木以松科为主,中下层以壳斗科、樟科和山茶科占优势。按照Raunkia生活型分类系统的分类结果,常绿成分和革质叶占绝对优势(分别占98.1%和90.4%)。革质叶和细型叶常绿针叶大高位芽植物是群落的主要成分;单叶、革质、小型叶和中型叶的常绿阔叶中高位芽和小商位芽植物在中下层发育最好。根据样地内幼苗幼树少,和缺乏中下层林木的事实表明,它在群落中的稳定已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样地外和其他林地上,虽可见到少量中下层林木和幼苗幼树,但从群落的发展趋势来看,这里的银杉混交林最终要由常绿阔叶林所更替。 本文亦根据树干解析论述了银杉的生长情况。 1981—1982年大瑶山综考后,金秀瑶族自治县林业局和国营金秀林场,在进行杯区树种资源调查时,在县城东北方约15公里,地名为土县一带天然林中,首先发现了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从1986年开始  相似文献   
70.
材料与方法 4尾健康大鲵[Megalobatrachus davidianus (Blanchard)]取自湖北宣恩县。体长34—38cm,体重800—1300g。采用心脏取血法,一部分收入以肝素钠为抗凝剂的试管中,用于测定红细胞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