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分析比格犬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雌二醇β受体剪切异构体的存在情况。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上的比格犬雌二醇受体的基因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以比格犬的卵巢、子宫、下丘脑和垂体的总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并利用两对特异性引物扩增比格犬雌二醇受体的基因,对其中的主要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获得了比格犬雌二醇受体的全长cDNA序列,对主要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的结果表明,该序列是一种比格犬雌二醇受体的剪切异构体。结论比格犬雌二醇β受体剪切异构体与小鼠和人的组成有较大的不同,需要进一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快速评价短序与阔叶十大功劳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本研究运用FTIR采集短序和阔叶十大功劳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并比较短序与阔叶十大功劳不同部位盐酸小檗碱含量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生物碱、黄酮和丁香酯等化学成分,短序十大功劳根、茎及叶片中均较阔叶十大功劳丰富,但是,多糖和苷类含量在两种十大功劳根中相当,在茎和叶片中均以阔叶十大功劳含量高,尤其是叶片中这种差异更明显.最后,与盐酸小檗碱标准品比较发现,2种十大功劳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均以茎中最高,叶片中含量最低;2种十大功劳比较各部位盐酸小檗碱含量均以短序十大功劳中高.故运用FTIR技术可以快速找出2种十大功劳化学成分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将为十大功劳属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开花对两种杓兰光合作用和同化产物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同一生境下黄花杓兰(Cypripedium flavum)和西藏杓兰(Cypripedium tibeticum)开花株与非开花株的气体交换、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14C分配进行了测定,目的在于了解开花对杓兰光合作用以及同化产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杓兰开花均能通过提高电子传递速率来提升植株的光合作用。相对于黄花杓兰,西藏杓兰开花显著提高植株的呼吸速率,以致其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的提升不显著。两种杓兰的花和地下部分(包括根状茎和芽)在同化产物分配上存在竞争关系,因而开花减少了同化产物向植株地下部分的分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猕猴直肠脱治疗方法,为猕猴常见外科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普通注射针头十字交叉固定法,对8例病例作直肠脱截除手术。结果仅有一例因原发重症肠炎死亡外,其余均获得治愈。结论本法取材方便,固定确实可靠,容易操作。为猕猴养殖企业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利度胺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给予雷利度胺单药治疗,雷利度胺50mg/d,口服给药,连续给药21天,28天为一个疗程。结果:应用雷利度胺4(2~6)个疗程,5例有效,2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因疾病迅速进展死亡退出试验。不良反应主要为疲乏4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3例,中粒细胞减少4例,血小板减少1例,贫血1例。结论:应用雷利度胺治疗难治复发白血病有效,不良反应轻微且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地枫皮的结构特征及其在石灰岩山顶和山腰疏林间两种环境下生长的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和半薄切片对地枫皮营养器官进行解剖观察并评价了叶片结构对不同生态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地枫皮根中次生维管组织发达,木射线和韧皮射线明显。老茎的次生构造中,皮层贮藏物质丰富,内有大的石细胞群,韧皮射线和木射线明显;而髓细胞内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在叶片横切面观上,叶为异面叶,表皮细胞一层,上表皮无气孔分布,主脉中薄壁细胞中分散有石细胞。叶片解剖结构显示,随海拔高度上升,地枫皮趋向于旱生植物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叶片表皮细胞外壁角质层加厚,栅海比增加、海绵组织排列由紧密变疏松。另外,根皮、茎皮和叶肉中都分布有大量油细胞。  相似文献   
17.
有机肥对石灰性土壤肥力属性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常规化学分析和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有机肥对土壤生态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厩肥、高秸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其水散性G0复合体减少;水稳性G1、G2复合体增加,3种胶散复合体的有机碳含量提高,重组复合体中活性强的松结合态腐殖质较多。施入有机肥不仅可提高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总能量水平,而且也能提高复合体中松结态、稳结态、紧结态腐殖质的能态。高秸、厩肥处理的原土、重组、稳紧态复合体、紧结态复合体和3种胶散复合体焓变值较高,具有较高能态。施用有机肥的土壤全氮、全磷、重组磷及C/N比均呈提高趋势,pH值降低,其原土和重组复合体的阳离子交换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是一种体内天然存在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特异性抑制物。缺失突变体TFPI1-161包括TFPI的N末端、K1和K2结构域,是一种研究TFPi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想对照分子。以克隆质粒pGEM-3Zf(-)-TFPi为模板,用PCR方法获得TFPI1-161基因,构建表达质粒pPIC9K-TFPi1-161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通过筛选多拷贝转化子及优化发酵培养条件,首次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了TFPI1-161经纯化后最终产量高于酿酒酵母20倍以上。由于糖基化程度不同,TFPI1-161表达为TFPI1-161(24kD)和TFPI1-161(27kD)两种分子形式,其等电点分别为4、8和4.9。根据等电点差异,二可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得到分离,其活性无显性差异。经分子筛和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后,从4L发酵培养液中可分别获得1.4g TFPI1-161(24kD)和1.8gTFPI1-161(27kD),其比活性分别达12880u/mg和12400u/mg,回收率达55%。经稀释的凝血酶原时间及发色底物法检测,重组TFPI1-161具有良好的抗凝及抑制FXa活性的作用。为获得大量TFPI1-161提供了一种廉价高效的蛋白表达纯化方式,为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是一种体内天然存在的外源性凝血途径特异性抑制物。缺失突变体TFPI1-161仅包括TFPI的N末端、K1和K2结构域 ,是一种研究TFPI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想对照分子。以克隆质粒Pgem 3Zf(-) TFPI为模板 ,用PCR方法获得TFPI1-161 基因 ,构建表达质粒Ppic9k TFPI1-161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通过筛选多拷贝转化子及优化发酵培养条件 ,首次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了TFPI1-161,经纯化后最终产量高于酿酒酵母 20倍以上。由于糖基化程度不同 ,TFPI1-161 表达为TFPI11-161 (2 4kD)和TFPI1-161 (27kD)两种分子形式 ,其等电点分别为 4.8和 4.9。根据等电点差异 ,二者可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得到分离 ,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经分子筛和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后 ,从 4L发酵培养液中可分别获得 1.4gTFPI1-161(2.4kD)和1.8gTFPI1-161 (2.7kD) ,其比活性分别达12880u/mg和12400u/mg.回收率达55%.经稀释的凝血酶原时间及发色底物法检测,重组FTPI1-161具有良好的抗凝及抑制Fxa活性的作用。为获得大量TFPI1-161提供了一种廉价高效的的蛋白表达纯化方式。为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可溶性TRAIL蛋白的高密度培养及补料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批补料的方法高密度培养重组大肠杆菌C600/PbvTRAIL制备人可溶性TRAIL蛋白,优化发酵工艺,探索简单高效的分离纯化方法并测定蛋白生物活性。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补料策略:间歇流加、Dostat、pHstat,摸索了一种流加策略,即DOstatpHstat组合流加,有效的避免了发酵过程中,尤其是诱导表达阶段乙酸积累的增加,使TRAIL蛋白在高密度培养条件下,得到高效表达。菌体密度最终达到300g/L(WCW)以上,可溶性TRAIL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4.2%,含量为1.1g/L。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乙酸浓度接近于0,且未使用任何特殊手段,如纯氧、加压等,简化了发酵工艺,降低了发酵成本,为TRAIL的工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