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色曲霉素(ST)是一种致癌致畸的真菌毒素,已报道的检测ST的技术有TLC、HPLC、ELISA以及毒素基因的PCR检测技术。初步探索了酶生物传感器三电极系统对ST的电化学分析。在实验中,应用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分子识别元件ADTZ的固定化基质和传感器的电子传递体构建了Au工作电极,对ST进行CV和DPV分析,结果表明:ST在-600mV位置有一明显的特征还原峰电位,线性检测范围是8.32×10-5~6656×10-5mg/mL,检测下限为8.32×10-5mg/mL,响应时间10s,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165) 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高纯度的VEGF165对于抗肿瘤药物和生物标志物研发检测试剂必不可少。目前关于VEGF165的异源表达方法,纯化步骤多且产物纯度不高。以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为基础,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165) 多拷贝的表达载体。按照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 (vegf165) 的密码子,在毕赤酵母BBPB表达载体基础上,用Biobrick生物积块的方法,构建以Pgap为启动子的五拷贝rhVEGF165表达载体,同时添加组氨酸标签。利用His标签和VEGF165自身的肝素结合结构域,仅用两步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纯度高于98%的rhVEGF165蛋白。rhVEGF165纯化后浓度为0.45 mg/mL,且具有生物学活性。该异源表达策略简化了rhVEGF165的纯化步骤,rhVEGF165具有天然VEGF165的生物学活性,且纯度达到目前文献报道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3.
以魔芋精粉为唯一碳源, 对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 EJLY2098进行培养, 诱导其产生β-甘露聚糖酶。经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后, 分离纯化出β-甘露聚糖酶atMAN47。酶学性质分析: 该酶分子量约为47 kD,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C, 在pH 5.0~6.5之间该酶的稳定性较好; Na+ 和Ba2+ 对该酶有激活作用, 用TLC对酶产物分析, 表明该酶为内切β-甘露聚糖酶。该酶为偏酸性的内切甘露聚糖酶, 适合发展为饲料的酶制剂,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蓝藻抗病毒蛋白-N( Cyanovirin-N,CVN)能特异性与病毒表面糖蛋白结合,抑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及抑制病毒感染细胞与未感染细胞的融合.通过分子设计及优化,在CVN的N-末端连接了5个氨基酸的柔性多肽(GGGGS),构建了SUMO-L5-CVN融合表达系统.SUMO-L5-CVN在大肠杆菌BL21中呈可溶性表达;通过表达条件优化,以0.5 mmol/L IPTG在20℃诱导24h 是最佳的诱导表达条件;SUMO-L5-CVN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经Ni-NTA亲和层析获得融合蛋白SUMO-L5-CVN,SUMO蛋白酶酶切,以及进一步从Ni-NTA亲和层析获得的目的蛋白L5-CVN蛋白纯度>98%.结果表明,低浓度的L5-CVN与流感病毒表面糖蛋白gp120就有较高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利用易错PCR技术突变假密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 MAN47β-甘露聚糖酶野生型基因,PCR产物与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穿梭表达载体pYCα上连接,在大肠杆菌DH5α中扩增后电转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构建了库容为10_4的初级突变体库,筛选得到耐高温最佳突变株M262.DNS法测得80℃处理30 min后最大酶活力为25 U/mL,较之野生型最适条件酶活力提高了4.3倍.序列分析表明,突变体有3个碱基发生了突变:T343A/C827T/T1139C,相应的氨基酸改变为Ser115Thr/Thr276Met/Val380Ala,利用SWISS-MODEL数据库同源建模显示,这3个突变氨基酸分别位于第4个13折叠的第6个氨基酸、第6个α螺旋的第1个氨基酸、第10个α螺旋和第11个β折叠之间的转角.  相似文献   
26.
一种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酶生物传感器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以开管的多壁纳米碳管固定化黄曲霉毒素氧化还原酶制作传感电极检测黄曲霉毒素B1,其线性范围达到0.16μM-3.2μM,当把特异性的黄曲霉毒素B1抗体与黄曲霉毒素氧化还原酶通过多壁纳米碳管共固定化制作修饰电极,传感器的检测限提高到16nM,灵敏度提高了10倍。用这种方法制作黄曲霉毒素酶生物传感器,使黄曲霉毒素酶生物传感器向实用化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27.
用SMART技术构建了载体为λTriplEx2的假密环菌的表达型cDNA文库。文库滴度为1.0×106pfu/ml,重组率约为98.3%,扩增后滴度为3.1×108pfu/ml,容量约为4.2×1010。从文库中随机挑选176个克隆进行5’端测序,得到147条表达序列标签(EST),并将测序结果提交到EMBL数据库。随机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片段长度均在200-800之间。测序结果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有43条序列与已知序列有明显同源性,其中序列AJ620046与多形拟杆菌的阿拉伯糖苷酶序列有很高的序列一致性。用SMART-RACE技术成功获得了AJ620046的全长cDNA,克隆了AJ620046的开放阅读框AF,并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HIL-S1-AF,在毕赤酵母菌中进行了初步表达。  相似文献   
28.
该文旨在研究雌激素相关受体α(estrogen-related receptor α, ERRα或ESRRA)拮抗剂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 AP)对小肠脂质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探究AP对ERRα及其共激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coactivator 1α, PGC1α)转录活性的影响。运用启动子报告基因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研究AP对ERRα下游靶基因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和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 Mttp)表达的抑制作用。通过脂滴荧光染色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定量实验分别检测AP处理后胞内的脂滴含量和胞内外TG含量。餐后甘油三酯应答实验、小肠油红O染色和TG定量分析研究AP对小鼠小肠脂质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 AP下调ERRα/PGC1α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latoxin-oxidase,AFO)来源于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的细胞内提取物,具有转化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特性。为更进一步了解该酶的性质,我们克隆了AFO的基因,并进行了重组AFO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酶学性质分析。【方法】本研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获得的AFO短肽序列设计简并引物进行逆转录,再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获得了AFO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afo,在毕赤酵母中进行重组AFO(rAFO)的融合分泌表达,用Ni离子螯合层析进行rAFO的纯化,获得有活性的rAFO后,对其进行肽质量指纹(peptide mass fingerprinting,PMF)鉴定和酶学性质分析。【结果】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O)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2088 bp,编码695个氨基酸;肽质量指纹鉴定结果显示重组AFO的肽片段序列覆盖率为63.2%。活性测定表明纯化后的重组AFO(rAFO)比活力为234 U/mg;对rAFO进行酶学性质分析表明,对于底物黄曲霉毒素B1,rAFO的Km值为3.93±0.20×10-6 mol/L;反应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6.0;30℃放置90 min后酶活力下降50%;rAFO在pH5.5-7.0之间酶活力较稳定,相对活力维持在51%-65%之间。【结论】本文第一次成功克隆并重组表达了一种具有黄曲霉毒素B1转化功能的酶——黄曲霉毒素氧化酶(aflatoxin-oxidase,AFO),纯化后的重组AFO(rAFO)具有较好的黄曲霉毒素B1转化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