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52.
53.
植物生理学作为现代科学的一个领域,在我国已有五十多年的研究历史,它在促进与指导农业生产中正日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农业生产实践充分证明植物生理学同农业关系非常密切。植物生理学和农业是基础理论同应用技术的关系。一、植物生理学可以引起农业的巨大变革十九世纪中期,李比西从植物生理角度创立学说,提出以矿质肥料施入土壤中来代替植物每年从土壤里摄取并消耗掉的营养元素,拟定“归还定律”,提出“最低限度定律”。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导致了化肥工业的建立,化肥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作物产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近二十年世  相似文献   
54.
55.
56.
肠道菌群是人体微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宿主的营养吸收、肠道与免疫系统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这些共生微生物排除肠道病原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同时这些脂肪酸在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转化为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对维持健康稳定的肠道菌群至关重要。此外,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宿主防御和免疫中发挥了多重关键作用,包括抗癌、抗炎、抗氧化活性,以及降低肠道致病菌的竞争能力等。主要对肠道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及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以及肠道微生物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转化衍生机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肠道微生物是特殊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衍生物生产菌株潜在的种子及基因库,以扩展功能油脂生产菌株的来源。  相似文献   
57.
微藻生产油脂培养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利用微藻开发绿色、清洁的生物能源已成为了研究热点。但是微藻油脂的低合成速率和高成本限制了微藻油脂的大规模生产。为了有效开发利用微藻资源,双阶段及共培养技术被发展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此外,除了改变培养条件,更为简单的添加生长代谢调节因子的策略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微藻油脂的技术。对各种新发展的微藻培养技术及其技术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初步展望了微藻产油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8.
本文综述了被子植物多胚苗的研究进展。在被子植物中多胚苗材料的种类很多,而只有特定起源的多胚苗材料在作物杂种优势固定中才具有比较大的实用价值。关于被子植物多胚苗的发生机理目前还没形成统一的定论。单倍性、二倍性和多倍性多胚苗在作物育种上具有各自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研究核酸结构和功能相互关系的各种规律,这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目标。对分子生物学家来说,这意味着去弄清核酸序列中所包含的信息。这就是说要去分析和介绍这些序列的真正含义。由于大部分DNA分子实在太长,长期以来严重地妨害了我们对DNA分子进一步研究的种种努力。幸而,人们发现了限制性内切酶,这种酶可以把DNA大分  相似文献   
60.
香叶树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GC-MS技术确定了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果挥发油18种成分的化 学结构和相对含量,这些化合物多为倍半萜烯类或其含氧衍生物,优势成分为双(2-羟乙 基)月桂酰胺(43.5%)和正癸酸(35.82%)。体外对12种真菌和细菌的药敏实验表明,该 挥发油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对致病真菌的 MIC为 0. 03~0. 5 μl/ml,对污染霉菌 的 MIC为 1. 0~2. 0 μl/ml,对细菌的 MIC为 0. 02~0. 03 μl/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