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1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白羽扇豆(Lupinus albus L.)对磷和生长素表现出高度的根系形态和生理可塑性反应, 然而磷和生长素如何调节根形态和生理特性以及它们对根形态和生理的交互效应尚不清楚. 本研究通过水培实验旨在评价磷(0或250 μmol/L)和生长素(10-8 mol/L NAA)对白羽扇豆根特性的影响及其交互效应. 结果表明, 缺少磷和生长素施用均明显改变了白羽扇豆的根形态(主根长度减少、一级侧根数目增加和排根大量形成)和生理特性(质子释放、柠檬酸分泌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 外源生长素的施用增加了缺磷白羽扇豆根系的响应度和敏感性. 磷和生长素对白羽扇豆根系形态和生理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主成分分析表明, 磷解释了根特性64.8%的信息, 而生长素解释了21.3%的信息, 表明磷供应对白羽扇豆根特性的影响比外源生长素施用更为重要. 白羽扇豆能够通过协调根系形态和生理对外部刺激(如缺磷和施用生长素)作出应答, 以及优化根形态和生理之间的关系从而最大化获取磷素资源.  相似文献   
72.
放线菌中亮氨酸应答调控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线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产生氨基酸等初级代谢产物和抗生素等次级代谢产物,其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添加剂及化妆品行业。此外,还有少数放线菌,如分枝杆菌等,是可以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的病原菌。亮氨酸应答调控蛋白(Leucine-responsive regulatory protein,Lrp)是一类在氨基酸代谢及其相关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转录调控子,能够应答各种氨基酸,参与调控微生物细胞的多个生理过程,例如氨基酸代谢和转运、中心代谢、细菌的持久性和毒力等。本文总结了放线菌Lrp的生物学功能,并综述了放线菌中不同种属Lrp以及天蓝色链霉菌和红色糖多孢菌Lrp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alpha(TNF-alpha)、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掌跖脓疱病患者63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用钙泊三醇 倍他米松软膏联合NB-UVB 治疗,对照组单纯照射NB-UVB,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 周,治疗4 周及8 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测 定血清中TNF-琢、IL-17 的浓度。结果:治疗4周和8 周后,治疗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和8 周时,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2.58 %和45.16 %,治疗组为53.13 %和78.13 %,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停 药后3 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35.48 %,治疗组复发率为12.50 %,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TNF-alpha、IL-17 的浓度均较前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辅助治疗可以更 有效提高掌跖脓疱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这可能与其降低患者外周血中TNF-琢和IL-17 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舒巴坦与莫西沙星联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呼吸科病区住院的9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A组(31例)对照B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粉针3.75 g,bid,联合莫西沙星0.4 g,静脉注射,qd,对照A组患者则单用哌拉西林舒巴坦粉针3.75 g,静脉滴注,bid,对照B组患者采用单用莫西沙星0.4 g,静脉注射,qd,三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10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0天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部浸润性阴影、肺部啰音、胃肠道情况及体温等均显著好转,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情况显著高于对照A组(100%vs 87.09%,P0.05),对照B组的有效率也较A组提高(96.77%vs 87.09%,P0.05)。观察组总体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A组(92.86%vs 51.61%),对照B组的总体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A组(70.97%vs 51.61%),但观察组和对照B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A组、对照B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86%、74.19%、90.32%,观察组和对照B组的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A组;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的效果,稍优于单用莫西沙星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微创椎板间开窗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LSS)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40例LSS患者(研究组)前瞻性实施微创椎板间开窗椎管扩大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实施常规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的40例LSS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24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有效率、轴性症状发生率、椎间隙高度、腰椎曲度、滑脱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伤椎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微创椎板间开窗椎管扩大术治疗LSS,与常规术式疗效相当,但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6.
棉花花铃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90份国内棉花为材料,在大田采用花铃期胁迫,考察6个农艺性状和单株产量(Y值)指标,采用综合抗旱系数、因子分析、隶属性函数值、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和广义遗传力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性划分和评价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基于D值相关性状指标对干旱胁迫关联度位次依次为:单株产量、有效铃数、有效果枝数、株高、单铃重、衣分、第一果枝节位。因子分析表明,3个公因子可代表棉花抗旱性72.45%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D值和加权抗旱系数(WDC值)的各品种抗旱性排序相近,位居前10位的抗旱品种基本相同。各品种D值与综合抗旱系数(CDC值)、WDC值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广义遗传率分析表明D值的遗传率为55.4%,为最高,其次为CDC值、WDC值。各品种Y值与CDC、WDC值间极显著正相关;根据D值将试验材料划分为5个抗旱级别,可较好地反映品种的选育条件及适应地区。试验结果说明基于遗传力大小的综合抗旱指标中用D值为主要参数,WDC为辅助评价参数,评价以单株产量为主要考量目标的棉花抗旱性是适宜且必须的;以抗旱性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棉花抗旱性综合评价、抗旱性划分和评价指标筛选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77.
环果寡糖果糖基转移酶(CFT酶)是一种多功能型酶,能催化三种转糖基反应(环化、歧化和耦合)以及水解反应,而其中能将菊糖水解为环果寡糖的环化反应是其特征性反应。环果寡糖的独特结构使其在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简要论述了环果寡糖的结构和应用,重点论述了环果寡糖果糖基转移酶的酶学性质、基因克隆和表达,以及功能和催化机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8.
以地黄为材料,通过分析地黄转录组数据,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了地黄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GGPPS)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RgGGPPS1,GenBank登录号为KU258808。同时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原核表达、纯化以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1)RgGGPPS1基因开放阅读框为987 bp,编码328个氨基酸。(2)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gGGPPS1蛋白含有2个富含天冬氨酸的基序(DDXXXXDD和DDXXD),与芝麻等双子叶植物中的GGPPS蛋白相似性较高。(3)利用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 32a RgGGPPS1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成功表达RgGGPPS1重组蛋白,采用Ni2+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化的RgGGPPS1重组蛋白。(4)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RgGGPPS1基因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叶、茎中表达量较低。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RgGGPPS1基因在地黄环烯醚萜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继发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其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继发哮喘发作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抗生素、维持酸碱度、电解质平衡及相应症状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结合沙丁胺醇进行雾化治疗,观察组采用3%高渗盐水结合沙丁胺醇进行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发热、咳嗽、肺内啰音、咽部肿痒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IFN-γ及IL-4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肺内啰音、咽部肿痒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CD3~+、CD4~+、CD8~+、CD4~+/CD8~+、IFN-γ及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CD4~+、CD4~+/CD8~+及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CD8~+及IL-4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及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能够显著改善支原体肺炎继发哮喘发作患儿临床症状,提高CD3~+、CD4~+、CD4~+/CD8~+及Th1水平,抑制CD8~+及Th2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随着合成生物学各项技术的日益完善和遗传元件的逐渐丰富,合成生物学在环境污染物处理领域已崭露头角。如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地对污染物进行原位动态监测和分析,同时避免重组工程菌可能造成的社会风险和与之相伴的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合成生物学面临的新的重要挑战。结合目前全细胞微生物传感器和生物控制系统取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环境有害物监测和生物控制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