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生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波罗栎(Q.Dentata)上的齿裂菌属一新种,即异襄齿裂菌(Coccomycesdimorphus)。该种因子囊同时以两种状态存在而明显区别于齿裂菌属其它成员。主、副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相似文献   
52.
利用磷饥饿的方法,在一株慢生大豆根瘤菌中发现可作为胞周蛋白标记酶的高活性碱性磷酸酶。该酶属诱导型,当磷酸盐浓度降至55μM时诱导已相当充分。培养物上清液中没有酶活。使用溶菌酶——EDTA和冷渗冲击的方法均没有提取出该酶。推测该酶可能与胞周空间外侧、外膜内侧的脂多糖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