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9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78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蓝粒单体小麦研究(一)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本文分析了中国春单体小麦繁殖中存在的困难,指出了建立具有标记基因的新的蓝粒单体小麦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利用蓝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4D-蓝单体小麦的过程及其繁殖原理与技术;通过繁殖蓝单体获得大量缺体植株,并经连续自交与选择育成了自花结实的4D-缺体小麦。最近,又用4D-缺体小麦与黑麦杂交得到具有27个染色体的F_1杂种。  相似文献   
153.
沼气发酵     
沼气发酵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由于有机物的厌氧分解,在沼泽、湖泊、河渠的污泥中以及动物的消化道内,都有沼气的生成。沼气是一种能再生的生物能源。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在沼泽里发现了沼气,故而得名,但作为能源加以利用,还是近几年来的事。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利用厌氧消化器(沼气池)分解各种有机物来获得能源,并使各种有机废物得到净化处理,将成为获得新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4.
巢鼠(Micromys minutus)是一种善于攀爬并能在植物枝杆上筑巢的小型鼠类。分布在欧亚二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见于东北、内蒙、冀、陕、川、苏、皖、鄂、滇、黔、两广、闽及台湾等省和自治区。过去对东北的巢鼠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5.
本试验采用薄层层析分离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南京地区黄花石蒜和红花石蒜不同生长时期中三种生物碱的含量,黄花石蒜鳞茎中石蒜碱的含量:叶子出土期>开花初期>生长旺盛期>叶子变黄期。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含量:开花初期>叶子出土期,生长旺盛期>叶子变黄期。开花初期的红花石蒜鳞茎中石蒜碱的含量多于黄花石蒜,而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则相反。黄花石蒜叶子变黄期的叶子中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含量多于生长旺盛期,而在这两个时期的叶子中加兰他敏均多于力可拉敏。试验结果表明,南京地区两种石蒜在12月叶子出土期和8月开花初期的石蒜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含量较高。此段期间采集药材似较适宜。黄花石蒜(Lycoris aurea Herb)和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 Herb)均属于石蒜科(Amaryllidaceae)石蒜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上尾等曾系统地从红花石蒜中先后分出石蒜碱(Lycorine)、多花水仙碱(Tazettine)、伪石蒜碱(Pseudolycorien)、加兰他敏(Galanthamine)和力可拉敏(Lycoramine)等十多种生物碱。Boit等从黄花石蒜中分出石蒜碱和加兰他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洪山海等从紫花石蒜(Lycoris squamigera Maxim)鳞茎中分得19种结晶性生物碱。从石蒜属分出的多种生物碱,其中已知可供药用的有石蒜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等。在一系列的药理研究中,已经证实,石蒜碱具有抗炎,解热和催吐等作用。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对胆碱酯酶具有抑制作用,力可拉敏季铵化后对外周胆碱能效应器的作用增强。石蒜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在国内已进行生产,据有关单位称,得率不稳。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南京地区两种石蒜不同生长时期中不同部位的石蒜碱、加兰他敏和力可拉敏的含量,这将为药材采集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6.
1974到1975年,我们用人原发性肝癌细胞的线粒体内膜进行ATP酶活力测定,结果证明人肝癌线粒体ATP酶活力极低(0.04~0.1微克分子/分/毫克蛋白)只相当于正常大鼠线粒体的1/10~1/25(0.49~1.07微克分子/分/毫克蛋白)。Walker肉瘤和人肝硬变组织的线粒体与人肝癌的酶活力相近。电镜负染标本观察证明肝癌线粒体内膜大部分失去特征性的直径为90(?)的ATP酶颗粒,表现为光滑膜。ANS萤光探针的发射萤光光谱测定和2,4-二硝基酚的激活试验均证明人肝癌细胞线粒体内膜的ATP酶大量消失是肝癌细胞的特征之一。用提取的大鼠肝线粒体ATP酶(F_1)与人肝癌线粒体内膜进行人工杂交重组,结果证明,重组后的杂交膜的ATP酶活力比人肝癌线粒体内膜高6~11倍;寡霉素敏感性也显著提高。电镜负染标本观察表明杂交膜出现了典型的直径为90(?)的ATP酶的颗粒形态;ANS萤光增强效应测定证明杂交膜的萤光强度比肝癌膜高276%(相对单位);0℃低温处理2小时,ANS萤光强度不变;酶活力在0℃2小时后,仍相当于原来活力的90%。此项试验结果证明杂交重组获得成功。鼠肝线粒体ATP酶与人肝癌线粒体内膜杂交后的特性表现了与天然线粒体内膜的ATP酶的一系列相似的特性。讨论了ATP酶复合体杂交重组试验在探索肝癌发生与细胞中两个遗传系统控制的可能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57.
大多数物种的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都要经历长时间停滞,其中cAMP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停滞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关注c AMP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通过将卵母细胞与cAMP预孵育,再用胰岛素刺激研究胰岛素诱导的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接着本研究通过显微注射和Zeiss 100TV显微镜分析cAMP对PKA在卵母细胞中定位的影响,并且本研究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研究cAMP/PKA对mos蛋白的表达和MAPK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研究通过亲和层析得到了高纯度的PKA蛋白,且cAMP/PKA能够抑制卵母细胞的成熟,而PKA的热稳定抑制剂PKI能够解除PKA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抑制,cAMP/PKA也能够影响mos的积累以及MAPK的磷酸化。cAMP能够影响PKA在卵母细胞中的定位,cAMP/PKA能够通过影响mos积累抑制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这可能与cAMP能够抑制MAPK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8.
2020年,《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原刊名《生物化学杂志》,以下简称《学报》)将迎来创刊35周年纪念日。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学报》承载着诸位生化前辈的期待与信任、智慧与思考,记录着无数生化人的探索与追求、成果与经验,也见证着青年学者的兴奋与喜悦、收获与成长。时至今日,《学报》也已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口碑的优秀中文学术期刊。 记得我回国后不久,时任《学报》主编的贾弘禔教授和两位前主编张昌颖先生、张廼蘅先生都分别向我讲述了《学报》所承载的生化前辈的愿望,表达了他们对《学报》发展的期待。2006年,在探望生化前辈郑集先生时,96岁高龄的老先生告诉我们,他一直都在关注《学报》的发展,他注意到《学报》的改版等一系列变化,也为我们提出了“坚持《学报》创刊初衷”的要求。也正是秉承着“为广大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服务,为中国科技工作者建立科学与技术交流平台”这样的初衷,历经35年的发展,《学报》由双月刊改为单月刊,除综述和研究论文栏目外,扩展了特约综述、要文聚焦、青年论坛、术语商榷等栏目,增加了网刊,开通了微信服务号,成为国家生物学类/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 为响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的“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指示和任务,作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刊登研究论文的核心学术期刊,《学报》目前正在为双语双向、增强出版、扩大影响努力工作,争取为作者、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与体验。“牢记初心、不忘使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我们深知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但我们也有信心迎接挑战,走向未来! 至此《学报》创刊35周年之际,谨向为《学报》创建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生化界前辈致敬,向所有关爱、支持《学报》建设和发展的作者、读者,以及历届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59.
160.
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是第三纪孑遗植物, 存在严重的幼苗更新限制。为验证生活史早期(种子萌发)限制中国分布区北缘连香树种群幼苗更新, 并探讨其主要成因, 本研究在秦岭和太行山脉采集不同种源地的种子, 测定其形态性状、营养元素含量和质量、不同贮存时间的活力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萌发性状, 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种源地的种子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在中国分布区北缘, 其种子长度(P < 0.001)、萌发率(P < 0.001)、平均萌发时间(P < 0.001)、氮(P < 0.05)和磷含量(P < 0.001)在不同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 而在区域尺度上(秦岭与太行山), 仅种子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 < 0.01)。天水种群的种子萌发率最高(21.77%), 平均萌发时间最长(11.12 d); 栾川的萌发率最低(1.38%), 平均萌发时间最短(3.47 d)。在25℃条件下, 济源种群的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10℃、15℃和20℃条件下(P < 0.05), 而其他种源地的萌发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无显著差异。在4个温度条件下, 栾川种群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无显著差异, 而其他4个种源地的初始萌发时间都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种子萌发率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 而种子活力与种子质量、种子的氮和磷含量显著相关。在中国分布区北缘, 连香树种子的自身属性(质量、氮和磷含量)通过影响种子活力间接影响萌发率; 且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主要表现在萌发时间上。本研究证实种子萌发是限制连香树种群幼苗更新的关键阶段, 主要原因如下: (1)连香树种子在9月成熟后, 10月的温度仍适宜种子萌发, 但较短生长期的幼苗在冬季低温下不能存活; (2)连香树种子萌发率低(14.4%); (3)第二年春天种子活力骤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