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71.
豆科植物蛋白中含硫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含量低,影响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为开发出更高甲硫氨酸含量蛋白质基因资源,采用酸水解法,对我国亚热带常见的119种森林植物种子的蛋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93%以上植物种子的蛋氨酸含量较低,只有八仙花、榕叶冬青、山苍子、锌树、龙葵、栾树、商陆和盐肤木的蛋氨酸含量在10.00mg/g以上,其中盐肤木的蛋氨酸含量为119种植物中最高,达36.89mg/g,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的新型高蛋氨酸蛋白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27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对高良姜等10味山姜属药物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了解亲缘关系、辛温药性与挥发油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0种挥发油中有9种含有桉叶油醇。此外,γ-杜松烯、γ-萜品烯、芳樟醇、莰烯、石竹素、4-萜烯醇、4,7,10-Cycloundecatriene,1,1,4,8-tetramethyl-,cis,cis,cis-也是它们的主要成分。这说明山姜属药物辛温性味与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73.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茅苍术叶柄、叶片和根茎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在各自的最佳培养条件下,叶柄、叶片和根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为99.0%、83.5%和71.5%,以叶柄的培养效果最好,其中2,4-D对茅苍术愈伤组织的诱导具有极显著的效果,在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中,诱导叶柄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组合为0.4mg·L-1NAA、4.0mg·L-12,4-D和0.4mg·L-1KT,培养20d左右,诱导率达到99.0%。此外,将茅苍术叶柄细胞悬浮培养至18d时,细胞量、多糖和苍术素的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07g·L-1、15.68mg·L-1和19.62ug·L-1。  相似文献   
274.
栲树叶片下表皮覆盖着一层密集的薄壁盾状毛影响了对其叶表面特征的观察。经FAA固定→二甲苯和丙酮的混合液(1∶1)浸泡→恒温金属浴加温→超声波(50~60Hz,90W)振荡器→系列酒精浓度脱水处理后,叶表面薄壁盾状毛脱落,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叶表皮形态结构(气孔器,细胞排列及近圆形的毛基)。此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并且安全和无污染。  相似文献   
275.
苦玄参苷类成分的积累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不同生长期的苦玄参样品进行分析,以揭示苦玄参苷类成分的积累动态规律。在对苦玄参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收集不同生长期的苦玄参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仪测定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并进行色谱图比较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苦玄参总苷、苷IA和IB的含量随着生长周期的变化基本上呈现一致性,苦玄参苷IA和IB的含量均在75d达到整个生理期的最高峰,随后缓慢下降,但在果期前期(即120d)两者含量再次出现次高峰,此时的生物量达到最大。由此可以确定苦玄参药材最佳采收期应在果期前期进行采收。  相似文献   
276.
白花油麻藤的地理分布及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花油麻藤是豆科黧豆属大型木质藤本植物。运用Diva-Gis软件,结合海拔高度图层和植被图层绘制了白花油麻藤的地理分布图,分析了白花油麻藤的分布规律和生境特性;以Maxent模型作为物种适生性预测模型,温度和降水作为预测的环境因子,预测了白花油麻藤在中国的适生区。结果表明:白花油麻藤在中国27.5°N以南中低海拔10~1200m有分布,如山坡、路旁、沟谷、溪边及林下灌丛;喜温暖湿润气候,广东为白花油麻藤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白花油麻藤的分布与植被类型和海拔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布区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随着植被分布密度的降低和海拔的升高白花油麻藤的分布范围和分布密度呈逐渐缩小的趋势。白花油麻藤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为粤、桂、闽、港、澳、滇、琼、赣、川、黔、藏、湘、浙等省区及交界处,其种质资源的保存及其利用应考虑其潜在分布区。  相似文献   
277.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5个品种红花的花粉微形态特征和营养器官解剖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红花花粉外壁突起为刺突和乳突两种,花粉表面均具有皱波和网状雕纹;不同品种红花的叶片角质层厚度、叶脉厚、叶厚、VPD指数、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根木射线条数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茎中机械组织发达,维管束环状排列、维管束的排列数目上表现种间特异性。这说明5个品种红花孢粉及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可能具有一定的耐盐、耐旱的基本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278.
中国石竹离体快繁与试管苗玻璃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培养基组成成分对中国石竹品种Diana F1 White组培程序中种子萌发、诱芽增殖、试管苗玻璃化及生根等重要环节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子适宜的萌发培养基为1/2MS,在此培养基中种子萌发率为83.33%,播种后30d时无菌苗高度达6.99cm,叶片数达26.7。(2)在芽诱导阶段玻璃化苗发生率最高可达53.85%。将光照强度提高至2000lx后,采用培养基MS+6-BA3.0mg/L+NAA0.3mg/L+琼脂8.0g/L+蔗糖8.0g/L进行诱芽培养,玻璃化苗发生率降至3.33%,外植体出芽率达到90%,单个外植体出芽数达到7.2个。(3)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IBA+琼脂8g/L+蔗糖40g/L,培养30d时生根率为100%,平均根条数达到24.7条,平均根长度达到4.7cm。试管苗在消毒后的腐殖土中移栽,成活率达95%。该研究结果为DianaF1试管苗的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9.
昆虫与植被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维持机理。本文通过对集中种植和分块种植下两种不同种植方式龙葵叶片虫食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龙葵的栽培和养护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龙葵叶片中共识别出11种虫食状类型,其中,集中种植方式有10种,分块种植方式有11种,各种虫食状类型出现频率在0.4%-24.7%;集中种植样地的龙葵叶片虫食状种类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低于分块种植;分块种植的龙葵叶片受到植食性昆虫的伤害频率较高,但是集中种植的龙葵叶片受到的伤害程度却明显高于分块种植方式。因此,种植龙葵应尽量避免大规模集中种植方式,不同生态系统边界之间边缘效应的尺度和强弱的关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80.
根据西伯利亚蓼茎抑制消减文库(SSH)中获得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olygalacturonase inhibiting proteins,PGIP) 的EST序列,采用RACE技术在西伯利亚蓼消减库(SSH)成功克隆了PGIP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该基因开放读码框为1 020 bp,编码339个氨基酸, 具有1段24个残基的保守亮氨酸结构域.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具有N端信号肽,具有PGIPs家族共有的典型保守区域,属PGIPs家族基因,命名为PsPGIP,GenBank登录号为ACD01043.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PsPGIP在西伯利亚蓼叶、茎、地下茎等器官中均有分布.在3% NaHCO3诱导表达中,该基因在叶中表达明显受盐胁迫的诱导.推测该基因在抵御盐胁迫伤害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