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目的了解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蛇类多样性现状,探讨保护区蛇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对策。方法采用访问调查和野外样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该保护区现已纪录蛇类有5科45种,占中国已纪录蛇类物种数的22.0%,占广东省已纪录蛇类物种数的46.4%,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为主,占82.2%。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蚺双带亚种(蟒蛇)(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以及舟山眼镜蛇(Najaatra)、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灰鼠蛇(Ptyas korros)和滑鼠蛇(Ptyas mucosus)等15种重要经济蛇类。结论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蛇类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但长期过度猎捕和栖息地遭破坏导致保护区一些蛇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需加强保护。本文针对保护区蛇类保护问题提出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小叶栒子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有关模式和产地标本的研究,结合野外调查、叶表皮微形态观察结果,对小叶栒子(Cotoneaster microphyllus Wall.ex Lindl.)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将分属 3系(Series Procumbens Klotz; Series Alpigeni和Series Marginati Klotz)的15个名称归并作小叶栒子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13.
矮生栒子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有关模式和产地标本研究基础上,结合叶表皮微形态和细胞学资料,对矮生Xun子(Cotoneaster dammeri Schneid.)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结果将C.dammeri Schneid.var.radicans Schneid.(即C.radicans(Schneider)Klotz)归并作该种的同物异名;并描述了矮生Xun子的1个新亚种,C.dammeri ssp.songmingen  相似文献   
14.
周丽华  吴征镒 《云南植物研究》2001,23(2):162-168,T001
据有关模式和产地标本的研究,结合野外调查、叶表皮微形态观察结果,对小叶Xun子(Cotoneaster microphyllus Wall.ex Lindl.)。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将分属3系(Series Procumbens Klotz;Series Alpingei和Series Marginati Klotz)的15个名称归并作小叶Xun子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模式和产地标本的研究,结合野外调查、叶表皮微形态观察结果,对小叶子(Cotoneaster microphyllus Wall.ex Lindl.)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将分属3系(Series Procumbens Klotz;Series Alpigeni和Series Marginati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阴道微生态与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患者炎性因子、 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0例宫颈感染HPV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95例同期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阴道菌群情况、T细胞亚群水平(CD4+、CD8+、CD4+/CD8+)、IFN-γ和IL-4等炎性因子水平。观察组根据患者阴道微生态情况又分为阴道微生态失衡组和阴道微生态正常组,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水平;ROC曲线评估T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预测阴道微生态失调的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阴道菌群失调与HPV感染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阴道微生态失衡率明显46.7%高于对照组6.3%(P<0.05);观察组CD4+T细胞、CD4+/CD8+、IFN-γ水平均较对照组低,CD8+T细胞、IL-4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阴道微生态失衡者CD4+T细胞、CD4+/CD8+和IFN-γ水平低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而CD8+T细胞、IL-4水平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者(P<0.05);血清IFN-γ、IL-4、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联合预测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的AUC为0.97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7%、98.4%;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PV感染患者血清IFN-γ、IL-4、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水平与阴道菌群失调呈正相关(P<0.05)。结论 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出现免疫功能紊乱和炎症反应,血清T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与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有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HPV感染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国产蔷薇科绣线菊亚科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报道了国产蔷薇科绣线菊亚科(Spiraeoideae)8属9种植物花粉形态。该亚科花粉近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花粉通常较小,最小花粉见于Spiraeapurpurea,为1487(1275~1658)μm×1517(1275~1734)μm,其中Physocarpusamurensis的花粉比较大,为2797(1989~3825)μm×3091(2677~3366)μm。三孔沟,内孔为长方形,部分种内孔明显外突。沟较长,两端较窄,在Physocarpusamurensis观察到合沟现象。合沟出现时通常三沟在一极汇合,在另一极常不汇合。花粉外壁具穴状、条纹-穴状、条纹-网状、条纹状等数种纹饰。迄今为止,在Rosaceae观察到的所有花粉外壁纹饰中,除较为特化的刺状纹外,其余纹饰在该亚科均存在。在Rosaceae所有的花粉外壁纹饰中,穴状纹饰可能是较为原始的类型,条纹状-网状和条纹状依次是较为进化的,而刺状是最进化的纹饰。在Spiraea中,外壁纹饰有相对进化的条纹-网状和条纹状,然而未观察到穴状这一最原始类型,这表明该属及其属下种的分化程度可能较高。但因Spiraea所含种数较大,这一推论有待进一步深入论证。此外,花粉形态特征支持Takhtajan(1997)关于Spiraeoideae亚科下族与属的排序。  相似文献   
18.
There are species of Macromitrium in Guizhou province China. Among them, 2 species are endemic species, M.cavalerier Card &; Ther. and M.fortu natii Card &; Ther. During a recent re-examination of some Macromitrium specime ns from this region. A taxon closely related to species of the M. ferriei Card &; Ther. was found to be different from any known species of Macromitrium and is described here as a new species.......  相似文献   
19.
从发育的角度研究了中国特有单种属DichotomanthesKurz及与其系统学研究有关的外类群Prinsepiautilis的花粉形态 ,扫描电镜观察显示Dichotomanthes花粉粒自脱离四分体胼胝质膜开始至成熟二核花粉粒不同发育时期 ,花粉形态和外壁纹饰未见变化 ,仅花粉体积随成熟度增加而有所增大。而Prinsepiautilis ,其花粉粒刚脱离四分体时形状和成熟花粉明显不同 ,成熟花粉极面观为三裂圆形 ,赤道面观为圆形 ,外壁具清晰的平行条纹 ,但幼嫩花粉粒的形状很特别 ,极面观为深三裂圆形 ,赤道面观亦见花粉在两条沟之间下陷而沟部外突 ,明显为角萌发孔花粉 ,且花粉体积较成熟者小 ,而外壁纹饰同成熟者相比无根本性差异。前述两种植物花粉在不同成熟期体积有明显差异 ,而外壁纹饰在不同成熟期不存在质的变化并相对稳定 ,说明花粉外壁纹饰这一性状在蔷薇科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分类学意义。DichotomanthesKurz具典型Rosaceae花粉的三孔沟结构 ,外壁具条纹 -穴状纹饰。将其孢粉学特征同Rosaceae 4个亚科有关类群的同类资料相比较 ,并结合其它形态解剖与细胞学等研究结果 ,支持将Dichotoman thes置入Maloideae下而不赞同将其另立亚科或置于Prunoideae之下。此外 ,由于Prinsepiautilis的花粉在其发育初期具角萌发孔花粉 ,与Cunoniacea  相似文献   
20.
国产蔷薇科苹果亚科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国产蔷薇科(Rosaceae)苹果亚科(Maloideae)16属18种及1变型进行了植物花粉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本亚科花粉呈单粒存在,花粉近球形至长球形,极面观常呈三裂圆形,赤道面观椭圆形至圆形。本亚科的花粉在全科中是最大的,极轴为18.62~45.65μm,赤道轴为18.36~40.8μm。最大花粉见于Crataegus pinnatifida,为(28.85~45.65)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