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一种常见的反射性晕厥。其病理生理学机制非常复杂,病因仍存在争议,可能涉及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而血管迷走性晕厥所带来的二次伤害及心理变化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病情的迁延反复。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防治重点应是避免诱发,此外还可进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及起搏器治疗,这些治疗方案可降低患者发作频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2.
沙蚕移植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及生态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刺沙蚕属广盐性种 ,在我国 3~ 4月生殖 ,生殖时亲体群浮 ;其幼虫在 6刚节之前营浮游生活 ,以后随海流漂至河口低盐区开始下沉营底栖生活。对虾养殖可利用这一生活习性选择有利的海区和潮汐时间纳苗或移植亲体 ,使沙蚕在虾池中大量栖居 ,既为对虾提供动物性活饵 ,带动对虾生产过程 ;又可以净化底质 ,保持虾池良好的物质循环和水质  相似文献   
153.
目的: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高度保守的负责维持染色体稳定的特殊结构,其DNA序列长度即端粒长度,会随着年龄增长或疾病发生发展而逐渐缩短,检测端粒长度可以为评估机体衰老和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但目前缺乏测定微量牛DNA样本绝对端粒长度的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实现微量牛DNA样本绝对端粒长度的测定并评估DNA提取方法对牛绝对端粒长度测定结果的影响,为进行端粒长度研究时选择合适的DNA提取方法和端粒长度分析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标准曲线对检测样本的端粒和内参Ct值进行转换,通过qPCR测定牛端粒长度绝对值;采用膜吸附法、苯酚-氯仿法和磁珠法3种方法分别提取相同样本的DNA,分别用端粒末端限制性片段(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TRF)分析法和qPCR法分析端粒长度,比较不同DNA提取方法对牛绝对端粒长度测定的影响。结果:(1)qPCR可以测定纳克级别DNA样本的绝对端粒长度,检测结果重复性良好,并且和“金标准”TRF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良好。(2)不同方法提取的DNA用TRF分析法和...  相似文献   
154.
大型担子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它们是重要的食药用资源的宝库。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包括倍半萜、二萜和三萜等,这些化合物具有预防、缓解或治疗癌症、抑郁症、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的功效。目前,从担子菌中分离出的二萜类化合物基本骨架结构特征主要为鸟巢烷(cyathanes)型、截短侧耳素(pleuromutilins)型、guanacastanes型、海松烷(pimaranes)型、松香烷(abietanes)型和毛皮伞烷(crinipellins)型6大类型。本文综述了担子菌中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生物活性和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对参与担子菌中二萜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二萜合成酶进行了分类,对两种重要的二萜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论述。本文将为未知二萜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功能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5.
共舞形人坨(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结识了丁文宁教授。牵线的不是人,而是一种鸟。它叫黑颈鹤,别名藏鹤,是一种我国的特有种,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了拍摄一部关于黑颈鹤的动物片,我们如约前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拜会丁教授。 昏暗的走廊,摆满一排排陈旧的柜子,留出的空间刚好可以行走一人。刺  相似文献   
156.
157.
观察用的小屋遭到人为的破坏;预先埋放在黑脸琵鹭经常出没地方的录音话筒被人扔到了悬崖边,这个话筒只有很少几个人知道;有人向摄制组提供了一个更为惊人的线索:昨天半夜11:30左右,听到有机帆船驶过,随后看到形人坨上有手电筒的光亮在闪动。种种迹象表明,有人趁着漆黑的夜色,摸黑上山,哄走了黑脸琵鹭。这是明目张胆的犯罪!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当动物重复某种行为以逃避危险或获取奖励而无法成功时,会产生放弃。放弃是一种常见且基本的行为,在小鼠等模式动物中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其部分神经机制仍未被阐明。幼年斑马鱼适合进行全脑光学成像,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模式生物。已经有研究者通过持续电击等消极刺激诱发斑马鱼放弃行为,然而奖励刺激能否引起斑马鱼放弃尚无报道。本文对奖励刺激引起的斑马鱼放弃行为进行了探究。方法 通过给予斑马鱼虚拟的食物视觉刺激,检验斑马鱼对虚拟食物的捕食情况,比较斑马鱼捕食频率和单次捕食时长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虚拟的食物视觉刺激可以引起斑马鱼的捕食行为,接受25 min虚拟刺激后,8日龄以上斑马鱼的捕食频率和单次捕食时长均出现显著下降。结论 此研究丰富了斑马鱼放弃行为的研究范式,实验结果表明,缺失真实奖励的虚拟食物刺激可以诱导斑马鱼放弃捕食行为,这将进一步加深对动物放弃行为的理解,推动对其神经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9.
用1例Ewing氏肉瘤(ES)患者(例3)的瘤组织mRNA构建了cDNA文库,从中筛选出含有与人γ-烯醇化酶(γ-cnolase,γENO)基因同源的cDNA克隆,根据其中同源性>70%的第1216和1534号核背酸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人γENO基因特异性引物,用PCR从例3瘤组织DNA中分离出1个181bp片段。用其作DNA探针与EcoRI、BamHI及HindⅢ酶切的例1和例2患者配对的正常组织(N)和瘤组织(T)以及例3的TDNA杂交,在患者的NDNA中识别出2-6个等位片段,在例3TDNA中识别出1-4个等位片段,在例2 TDNA中识别出多个等位片段的丢失,在EcoRI酶切的例1 TDNA中识别出1个17.5kb新片段,在BamHI酶切的例1 TDNA中识别出丢失1个2.8kb片段。此外,用DIS57、D2S44、D2S3、D13S30、D17S5 5个DNA标识探针与例1和例2配对的N和TDNA杂交表明,两例患者的TDNA丢失1个D2S44等位片段,例1 TDNA有D13S30基因的部分扩增,例2 TDNA有D2S3,D13S30及D17S5基因的部分缺失,3例ES瘤细胞均存在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其中例2和例3有t(11;22)(q24;q12)异常。  相似文献   
160.
多毛蚤属—新种记述(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