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对少数民族林区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通过运用AHP分析法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少数民族林区可持续发展指数和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林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可能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22.
建立钐(Sm3+)标记检测C肽(C-peptide)及铕(Eu3+)标记检测胰岛素(insulin)的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并初步尝试检测人血C肽以及胰岛素含量.将抗C肽单克隆抗体(Biodesign No.E54094M)与抗insulin单克隆抗体(BiodesignNo.E86306M)混合包被96孔板,然后用Sm3+标记抗C肽单克隆抗体(Medix No.9103),Eu3+标记抗insulin单克隆抗体(Biodesign No.E86802M),运用双抗体夹心一步法建立C肽/胰岛素双标记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结果显示:C肽分析灵敏度为0.2μg/L,线性范围为0.5~22μg/L,平均回收率达到99.6%,分析内和分析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6%~6.0%和5.1%~7.6%.胰岛素分析灵敏度为0.8 mU/L,线性范围为3.6~180 mU/L,平均回收率为99.4%,分析内和分析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7%~6.0%和5.1%~8.0%.C肽/胰岛素双标记检测试剂与PerkinElmer公司对应的单标记进口试剂盒分别同时测定血清样本200份,检测结果高度相关,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与0.99.总之,自建C肽/胰岛素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的性能均可以达到临床检测要求,有望替代现有国内外较为昂贵的单标记试剂,可用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糖尿病诊断及糖尿病的大规模普查筛选.  相似文献   
23.
2010年4~5月,在甘肃马鬃山采用样线法对北山羊Capra ibex春季卧息地的选择性进行了研究,共测定了63个卧息地样方,63个对照样方.经过分析表明,北山羊卧息地选择偏好利用阳坡、上坡位、膜果麻黄与裸岩(P<0.05),同时具有海拔高、坡度大、远离道路、远离居民点、距水源较近、接近隐蔽物、隐蔽级高等特征(P<0....  相似文献   
24.
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从建立开放式实验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平时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以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促进了遗传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胶原膜作为生长因子缓释材料治疗颌骨骨折的应用前景。方法:将100μg的rhBMP-2用1ml的bFGF溶液完全溶解;用移液器移出40μl的该溶液,滴加到面积为0.5cm×1cm的胶原膜组织块中,冻干后制成生长因子缓释系统;在12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制成人工下颌骨骨折模型,左侧置放bFGF/BMP/胶原膜;右侧均为空白对照;术后2、4、12周行临床大体观察及X线片观察。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术后2周,X线结果显示bFGF/BMP/胶原膜组骨折断端边缘模糊。对照组骨折线明显。术后4周,X线结果显示bFGF/BMP/胶原膜骨折线基本不可见,骨折对位良好,断端边缘基本消失,骨折无错位。对照组骨折下缘可见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折线模糊。术后12周,各组X线结果无差异,骨折部位接近正常骨组织。结论:bFGF/BMP/胶原膜能加速骨折愈合,提高骨折愈合效果。  相似文献   
26.
本文试图从生理生化的角度对假苍耳(Iva xanthifolia)生活史进程中可溶性糖类、赤霉素、单宁以及黄酮的变化进行探讨。通过对假苍耳在生长发育期间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结果表明, 在假苍耳生活史进程的不同阶段, 其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基本都在种子或芽阶段具有最高含量。此外, 不同发育阶段可溶性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 芽>花序>苗>成株>种子。除在花序和苗阶段没有测到海藻糖, 其他各阶段海藻糖的含量变化如下: 芽>成株>种子。另外, 只有在种子阶段检测到棉子糖, 其含量为15.43 mg.g-1。赤霉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如下: 种子>芽≈苗≈花序>成株。单宁含量的变化趋势: 种子>成株>苗>芽>花序。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 种子>芽>成株≈花序>苗。值得注意的是, 当单宁/黄酮的比值接近1时, 植物体内需要的单宁和黄酮的含量则相对较低; 相反, 当单宁/黄酮的比值接近0时, 植物体内需要的单宁和黄酮的含量则较高。  相似文献   
27.
乌鲁木齐市区越冬期长耳鸮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间,利用食团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市越冬长耳鸮(Asio otus)的食性进行分析。3年累计收集长耳鸮食团683份,辨认出1 132只猎物。分析结果表明,长耳鸮在冬季共捕食小型哺乳类6种,鸟类2种。小家鼠(Mus musculus)是最常见的食物,占总捕食量的53.45%。小型哺乳类是长耳鸮的主要食物,它在食物组成中出现的总频率为88.16%,以生物量计,小型哺乳类占食物构成的95.13%。长耳鸮的食物组成年度间差异显著,与当地猎物资源多样性和可获得性密切相关,表明长耳鸮可能采用机会主义者的捕食策略。  相似文献   
28.
从天然土壤中筛选出产胞外中性植酸酶的细菌20余株,通过钼蓝法对菌种进行复筛,确定phy7为研究菌。通过16SrDNA测序分析方法鉴定该菌株属于绿脓假单胞菌属。结果表明:该菌株分泌中性植酸酶,其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37℃时以植酸钠为底物的Km为0.26mmol/L,max为0.0506nmol/min。金属离子zn2+、Al3+、Cu2+和Mn2+等对该酶有抑制作用,而Fe2+等则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鉴于生长素结合蛋白(Auxin Binding Protein,ABP)能与生长素特异性结合,因而探讨研究其直接用于生长素信号转导机理和生物传感器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方法:通过RT-PCR获得拟南芥生长素结合蛋白1(Auxin bing protein 1,ABP1)的全长CDS,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成功构建pGEX4T-1-ABP1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PCR及DNA测序鉴定后,将阳性质粒转化表达受体菌BL21(DE3)。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后,取样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成功表达出一个分子量约为43 kD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并利用GST亲和柱纯化方式得到了ABPl。结论:通过原核表达并经GST柱纯化后获得ABP1,为生长素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开辟新的途径。同时为进一步研究ABP1与生长素的信号转导机制和生长素在生物传感测定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0.
选用16头平均体重420 kg,年龄2.5岁中国西门塔尔牛阉牛,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以混合精料和风干玉米秸秆为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富铜酵母0 mg/kg、80 mg/kg、160 mg/kg和240 mg/kg研究富铜酵母对西门塔尔牛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干物质、有机物质、粗蛋白质、无氮浸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以80 mg/kg和160 mg/kg组较高(P<0.05);粗脂肪消化率以80 mg/kg组较高(P<0.05);80 mg/kg和160 mg/kg组沉积氮和沉积氮/消化氮显著高于对照和240 mg/kg组(P<0.05);160 mg/kg组Ca、P、Fe、Mn、Cu、S、Zn和Mo的存留率显著提高(P<0.05);80 mg/kg和160 mg/kg组血清甘油三酯显著提高(P<0.05);血糖、总胆固醇、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增加(P<0.05);160 mg/kg和240mg/kg组尿素氮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无显著差异(P>0.05).160 mg/kg组血浆铜蓝蛋白显著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升高(P<0.05);80 mg/kg和160 mg/kg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显著提高;240 mg/kg组则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呈明显下降趋势.血清Cu含量逐渐增加,160 mg/kg和240 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和80 mg/kg组(P<0.05).根据试验结果,富铜酵母添加量以80 mg/kg~160 ms/kg干物质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