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 毫秒
401.
利用大孔树脂同时制备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以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分离富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并配以HPLC进行同步监控.结果表明,穿心莲中这2种主要有效成分分别得到了富集.40%乙醇水溶液洗去目标物以外的杂质后,45%乙醇洗脱液中富含穿心莲内酯,含量为46.99%,55%乙醇洗脱液中富含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为79.74%.  相似文献   
402.
403.
国产贝母属的新分类群(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续篇记载了新种15个,新变种10个,新组合1个,新变型2个,新记录组1个,新组4个,新系6个。喜马拉雅贝母新种图1  相似文献   
404.
以同核相关二维谱(COSY),双共振技术,去(B_(23)-B_(30))一胰岛素(DOI)测定为基础,分析确定去锌猪胰岛素的三个重要的苯丙氨酸残基B_1 ,B_(24),B_(25)的400 MHz ~1H NMR共振峰及其在不同pH值时的侧链构象.发现在高pH值时,处于单体一单体聚合界面的苯丙氨酸B_(24)侧链构象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405.
用猪血清代替小牛血清作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进行染色体分析及淋巴细胞转化的研究。在94例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的培养中,培养液分别加入小牛血清与猎血清,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分别为3.91%和3.78%;21例常规法培养中,分裂指数分别为9.10%和9.21%;5例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小牛血清和猪血清培养的转化率分别为69.52%和69.59%;16例阉割后公、母猪血清加入培养基中,细胞分裂指数(SCD法)分别为2.96%和3.14%。以上各项对照试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证实,猪血清可用于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  相似文献   
406.
白唇鹿食性与繁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郑生武  吴家炎 《兽类学报》1989,9(2):123-129
1986年,中、日合作在青海玉树、果洛和四川甘孜等地区对白唇鹿的食性与繁殖作了初步观察。发现白唇鹿取食62种植物,隶属24科,其中有24种为最喜食植物。白唇鹿每年9—11月发情交配,怀孕期8个月,翌年5—6月产仔。  相似文献   
407.
视前区、下丘脑外侧区对外侧缰核“痛”单位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工作表明,刺激或损毁缰核可改变动物的痛阈(王绍、李淑捷等,1980),并从外侧缰核发现了与痛有关的神经元(王绍、江岩等,1980)。在痛觉调制的机能联系中,缰核可以调节中缝核(王绍、江岩等1980;Wang等,1977)、蓝斑核(王绍等,1981)的放电活动。而缰核是边缘——中脑环路中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它可以会聚许多边缘前脑结构的传入纤维(Miles等,1977)。其中,视前区、下丘脑外侧区的传出纤维直接分布于外侧缰核(Hamilton,1976)。而且电针信号可到达这两个区域(天津医学院针麻研究室,1977;孙文颖等,1979),刺激或损毁它们也可加强或削弱针刺镇痛(唐仲良等,1978;张家驹等,  相似文献   
408.
秦岭太白山区羚牛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前言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Hodgson)俗名金毛扭角羚或白羊,隶属于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Antilopinae)。国内计有三个亚种:模式亚种(B.t.taxicolor)产于云南西北部;西南亚种(B.t.tibetana)产于青海、四川;秦岭亚种(B.t.bedfordi)产于陕西、甘肃之秦岭山脉(王宗禕、汪松等,1963)。 1961年5月我们在陕西周至县捕获秦岭亚种幼兽1只。1964年4—11月间又在秦岭太白山区羚牛  相似文献   
409.
1979年9月,我们在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4,100米高度的邦宗沟采获羚牛标本4只(皮2张、头骨4只),经鉴定系羚牛不丹亚种(Budorcas taxicolor whitei Lydekker 1907),为我国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410.
用~1H 核磁共振(简称NMR)卷积差谱和温度差谱技术对胰岛素与去八肽胰岛素(简称DOI)局部溶液构象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二者NMR 谱的比较发现胰岛素和DOI 谱的CH_3峰区存在明显差异。DOI 三维结构的屏蔽效应明显降低;以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CH_3组成的峰区变尖、变窄、接近自由蜷曲状态蛋白质谱。高场区0.42ppm 的峰肩为A_2-异亮氨酸在三维结构中受邻近A_(19)-酪氨酸屏蔽影响的高场位移峰,该峰在DOI 谱中消失。因此暗示着A 链头尾密切联系着的三维结构遭到破坏。用温度差谱简化NMR 谱。比较了胰岛素与DOI 二者随温度上升构象变化的过程以及各自对热的不稳定性,表明DOI 分子在溶液中还保存一定的特定构象;但结构相当松散,热不稳定性增加。胰岛素经去B 链羧端八肽后局部构象将有明显变化,可能导致胰岛素某种特定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这也可能是DOI 分子生物活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