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本文回顾性调查了919例外科住院胆道手术病人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表明有24例出现医院感染计25例次。感染部位以伤口和下呼吸道最常见,并因医院感染使术后住院日延长、医疗费用增加。提出应积极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56例绝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n=102例)和非高血压组(n=354例),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血清25(OH)D水平分为四组:即25(OH)D≥30 ng/m L组(n=50例)、21~29 ng/m L组(n=110例)、10~20 ng/m L组(n=240例)、25(OH)D10 ng/m L组(n=56例);比较各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血清25(OH)D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在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SDP)、雌激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血清25(OH)D[14.56±3.21(ng/ml)]低于非高血压组[19.89±4.75(ng/ml)](t=10.649,P0.001);在血清25(OH)D10 ng/m L组中,SBP和SDP值、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25(OH)D≥30 ng/m L组、21~29ng/m L组(n=110例)、10~20 ng/m L组(P0.05);血清25(OH)D水平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高血压呈现负相关(P0.05)。在血清25(OH)D不同分组中,从25(OH)D≥30 ng/m L组到25(OH)D10 ng/m L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值依次增加。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绝经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血清25(OH)D水平的逐渐降低,高血压发生的风险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3.
为开发中华猕猴桃的新用途,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在厦门大学生化教研室、青岛啤酒厂等单位协作下,开展了中华猕猴桃蛋白酶制剂的研制及综合开发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84.
辜睿  蒲磊  李军亚  赵平  雷泞菲 《广西植物》2021,41(8):1354-1362
外来入侵植物分泌的化感物质能够影响本地植物的生长生理特性,养分水平对入侵植物的化感潜力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将番茄植株分别与同种番茄、南美蟛蜞菊、蟛蜞菊植株相邻原位种植,以15%、25%、50%、75%的Hoagland培养液模拟不同养分水平开展温室控制实验,探究在不同养分水平下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及其亲缘植物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对本地植物番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番茄在75%养分水平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物量显著优于其余3个养分水平。(2)随着养分水平降低,番茄叶片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及植株的总生物量显著减少,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植株根系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增加。(3)在25% Hoagland培养液处理下,与南美蟛蜞菊混植番茄的F_v/F_m、Y(Ⅱ)、qp和总生物量显著低于与蟛蜞菊混植番茄,NPQ和根系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显著高于与蟛蜞菊混植番茄。综上结果说明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可能通过根系分泌化感物质抑制番茄的生长发育,且南美蟛蜞菊的化感作用强于蟛蜞菊,而增加栽培基质中的养分水平可以显著降低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对番茄的化感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和评估发光管芯在感染手术患者麻醉常规气管内插管和预测困难气管内插管的适用性与安全性,并比较改变光棒前端弯曲角度的临床实用效果。方法:选择136例ASA I~Ⅲ级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其中正常气道120例,可顺利气管插管,120例患者按照插管时弯曲光棒角度不同随机分为A组(60°)和B组(90°);困难气道插管患者分为C组(90°)。分别记录各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插管的成功率、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同时测量医生与患者呼吸道之间的距离。结果:A、B和C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100%、96.6%和81.2%,时间分别为(12.3±3.8)s、(13.2±4.1)s和(18.2±5.5)s,三组各自的插管总成功率均为100%。而且改变光棒前端角度的A组插管时间均较B、C组短,发现光棒插管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医生与患者呼吸道之间的距离为(34±4)cm。结论:在感染手术患者气管插管过程中使用发光管芯引导插管成功率高、对患者的循环影响低且术后并发症少,更为重要的是降低了医务人员与传染性患者近距离接触的机率。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Ridaifen-G(RID-G)诱导造血细胞U937、Raji、THP-1和IM-9死亡是否需要Z-VAD-fmk(一种细胞凋亡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发现RID-G以细胞凋亡蛋白酶非依存性的方式诱导细胞死亡,并伴随有线粒体功能紊乱。Z-VAD-fmk对U937细胞的死亡没有影响,但抑制etoposide诱导的细胞凋亡;DNA片段化结果表明,RID-G可破坏Raji和THP-1细胞的DNA,经RID-G处理后的U937细胞的DNA条带没有经etoposide处理的清晰。此外,Z-VAD-fmk对U937、THP-1和Raji细胞DNA的片段化程度有不同的影响,抑制细胞死亡。这些结果表明,RID-G诱导的非典型细胞死亡不依赖于caspase,且伴随有线粒体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7.
枣及酸枣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形态与解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枣(赞皇大枣、骏枣、苹果枣和梨枣)和酸枣为试材,对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形态与解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单核晚期花蕾为黄绿色,花药为淡黄色,赞皇大枣花蕾横径为2.7mm左右,纵径为1.6mm左右;骏枣、苹果枣和梨枣花蕾横径范围为2.0mm左右,纵径范围为1.1~1.8mm;酸枣花蕾横径为1.9mm左右,纵径为1.0mm左右.在单倍体育种中,可依据花器官形态判别小孢子的发育时期,从而判别花药培养或小孢子培养的最佳取材时间.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对蔷薇植物组织培养的亲身实验,记录了无菌操作下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成功的将茎尖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成了完整的植株,验证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相似文献   
89.
秦岭太白山不同林带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森林土壤微生物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在太白山选取典型的4个不同海拔的林带(锐齿栎林、辽东栎林、红桦林、牛皮桦林)的0-10 cm表层土壤为对象,分别在15、25、35℃下进行控温培养实验并测量其土壤呼吸速率、微生物量和胞外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1)在1-20 d与20-72 d时的微生物呼吸速率分别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与缓慢下降趋势,相比于其初始速率平均下降了68%与90%;表明高温在短期内促进土壤呼吸;2)太白山地区土壤温度敏感系数(Q10)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在培养过程中,出现15℃和25℃下微生物量先增多后减少,35℃下微生物量一直减少的现象,并且胞外酶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呼吸的重要因素,其中BG(β-葡萄糖苷酶)是胞外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子;4)培养72 d以后,BG已无法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充足的碳,在25℃和35℃下,由BX(β-木糖苷酶)提供的碳已成为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重要碳源之一。在15℃和25℃下,N是培养前期限制土壤呼吸的因素,C是后期限制因素;在35℃下,N一直是限制土壤呼吸的因素。在15℃和35℃下,土壤呼吸不存在P限制;在25℃的培养前期,P是限制土壤呼吸的因子,而在培养后期不存在P限制。本研究结果阐明抑制土壤碳排放的关键在于抑制土壤微生物呼吸,揭示了在胞外酶驱动下的土壤碳循环特征,为准确预测全球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该研究通过样方调查法对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卡山自然保护区)水源地植物种类及数量进行统计,利用TWINSPAN和DCA进行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并对保护区典型水源地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相关关系进行CCA分析。结果表明:(1)卡山自然保护区32个典型水源地调查共记录到15科41属53种植物。(2)群落分类共分为7个群落,分别为:铃铛刺群落、沙拐枣-麻黄群落、白刺+柽柳-蛇麻黄+羽毛三芒草群落、芨芨草+白茎绢蒿群落、盐爪爪群落、白刺群落、柽柳+盐爪爪-芨芨草群落。(3)有机质、总氮对植物群落的分布影响较大。研究认为,典型水源地作为重要的功能区域,对其进行保护是维持卡山保护区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