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九州镰孢菌Fusarium kyushuense、厚垣镰孢菌F. chlamydosporum 和拟枝孢镰孢菌F. sporotrichioides在气生菌丝上产生的孢子进行了比较。九州镰孢菌在气生菌丝上产生多隔孢子(即中型分生孢子);厚垣镰孢菌在气生菌丝上产生的主要是0隔针叶状分生孢子;拟枝孢镰孢菌在气生菌丝上产生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芜菁形、单胞分生孢子以及椭圆形、0-1隔的分生孢子。多隔的气生孢子(中型分生孢子)在厚垣镰孢菌和拟枝孢镰孢菌这两个种中偶尔可以观察到,但是不应作为对这两个种进行鉴定的主要  相似文献   
32.
作者在1987-1991年间从东北地区收集和采集Septoria真菌标本221份,鉴定出Septoria 84种,其中2个新种:Septoria dioscorical Lu Guo-zhong et Bai Jin-kai和Septoria saposhinikoviae Lu Guo-zhong et Bai Jin-kai,以及13个国内新记录种. Septoria属真菌的产孢方式为全壁芽生合轴式(holoblastic sympodial)。  相似文献   
33.
叉丝壳属一新种和一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庆轩  吕国忠 《真菌学报》1995,14(3):172-174
本文描述了寄生于齿叶白绢梅上的叉丝壳属一新种和寄生于北五味子上的叉丝壳属一中国新记录种,分别是Microsphaera exochordae Q.X.Lu et G.Z.LU和M.schizadrae Sawada。  相似文献   
34.
人工培养条件下,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球壳孢目(Splnaerosidales)的Ascochyta, Phyllosticta, Phomopsis, Septoria四属进行个体发育研究,明确了其产孢方式:AscochytaPhyllosticta为内壁芽生瓶梗式;Phomopsis 为全壁芽生瓶梗式;Septoria为全壁芽生合轴式,这一结果为属级分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产孢方式是属内共同具有的稳定特征,分生孢子的形成方式类型、产孢细胞及分生孢子的形态是划分属的首要标准。以寄主植物属为基础确定的同属大多数种在个体发育上无明显差别,分生孢子的形态及大小是分种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5.
利用热变性温度法测得球壳孢目5属14种19个菌株DNA G+C mol%的变化范围为48.08~53.7,平均值为51.12,与文献报道的丝孢茵类的平均值接近,也与子囊菌的平均值相差不大,提示该类群的种类及其与大多数丝孢菌间在系统演化上似具一定的同源性,与形态分类对半知菌的处理相吻合,也为其有性阶段大多属子囊菌这一事实提供了佐证;各属、种Gc值接近,且相互间有交叉,种内菌株间差异小于2%,方差分析显示属间差异不显著,故认为GC含量分析不宜用于球壳孢目属、种级分类单位的划分,但可作为排除性指标辅助某些种类的否定性判定。  相似文献   
36.
孙军德  吕国忠 《真菌学报》1995,14(2):107-115
本文报告了壳二孢属新种4个:忽木壳二孢,朝鲜槐壳二孢,假酸浆壳二孢和花椒壳二孢。建立了新组合1个,即淡竹壳二孢。此外,报告了国内新记录种19个。新种有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及图。标本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SAU)。  相似文献   
37.
More than 260 samples of greenhouse soil were collected from about 30 sites in Liaoning, Heilongjiang and Jilin Provinces. Most of these samples were rhizosphere soil in vegetable farm. Soil from nearby normal crop fields was also collected as a check. Sp…  相似文献   
38.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及荧光染色技术,对苍耳柄锈菌三裂叶豚草专化型Puccinia xanthii sp.ambrosiae-trifidae冬孢子的萌发过程和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孢子堆成熟时突破寄主表皮外露;在寄主上冬孢子萌发时由上细胞顶部出现皱褶和帽状物,由帽状物下伸出担子。冬孢子的上细胞和下细胞都可萌发;冬孢子在水中于25℃2h即可萌发,24h后达到萌发高峰,萌发率为12%;温度20-25℃、相对湿度97%以上、pH5-7的条件利于冬孢子萌发,光照对冬孢子萌发没有影响,木糖和乳糖对冬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无机氮源营养对冬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肌醇、烟酸、核黄素及三裂叶豚草叶汁对冬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9.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整个欧亚大陆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自然环境复杂多变,该保护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资源。本研究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森林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茎点霉属(Phoma)真菌,经形态观察鉴定为淡黄茎点霉(P.flavescens),为我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0.
【背景】自20世纪50年代三裂叶豚草传入我国以来,迅速蔓延,已给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近年来发现的豚草锈菌对三裂叶豚草有一定的致病性,具备生物防治潜力。【方法】本文利用植物生理学技术研究了豚草锈菌对三裂叶豚草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锈菌侵染后,三裂叶豚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随病级的增高和侵染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说明锈菌破坏了豚草叶片的细胞膜,导致其电解质外渗。同时,发病初期叶片内的丙二醛(MDA)与超氧自由基(O2.-)含量逐渐上升;当发病程度为3级时,O2.-含量达到最高;4级时,MDA含量达到最高。此外,锈菌侵染后,三裂叶豚草叶片抗坏血酸(AsA)含量持续上升,而脯氨酸(Pro)含量在发病后期下降,说明在三裂叶豚草与锈菌互作时,AsA含量虽然增加,但抗性并不明显,而Pro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结论与意义】豚草锈菌的侵入干扰了三裂叶豚草的生理生化反应,这将为深入研究豚草锈菌的致病机理、发挥其生物防治潜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