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332.
目的了解儿童感染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萄萄球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年龄为1个月~12岁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鼻咽分泌物或痰进行培养,分离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萄萄球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及E-test法对分离株进行常用的10种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从2 250例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痰液分离出肺炎链球菌共1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51株。120株肺炎链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41.7%(50/120)、苯唑西林26.7%(32/120)、头孢曲松9.2%(11/120)、红霉素95.8%(115/120)、克林霉素90.0%(108/120)、四环素70.8%(85/120)、氯霉素6.7%(8/120)、利福平0.8%(1/120)和氧氟沙星0.8%(1/120),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株对β-内酰胺酶类耐药率明显高于青霉素敏感株。15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青霉素97.4%(147/151)、苯唑西林9.9%(15/151)、头孢曲松9.3%(14/151),对红霉素52.3%(79/151)、四环素31.8%(48/151)、克林霉素24.5%(37/151)、氯霉素9.9%(15/151)、氧氟沙星3.3%(5/151)和利福平2.0%(3/151)。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高度耐药;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高度耐药,临床应尽量减少此类药物的经验性用药,依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33.
利用原位分解袋法研究了华西雨屏区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和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ilis × Dendrocala mopsi)人工林几种凋落物组分在模拟氮沉降下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状态,试验周期为2 a。氮沉降水平分别为对照(CK, 0 g · m-2 · a-1)、低氮(5 g · m-2 · a-1)、中氮(15 g · m-2 · a-1)和高氮(30 g · m-2 · a-1),每月下旬定量地对各处理施氮(NH4NO3)。结果表明,苦竹林和杂交竹林凋落物主要由凋落叶、凋落箨和凋落枝组成,其中凋落叶约占80%;两个竹种凋落物在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释放的种间差异主要与初始养分元素含量有关;凋落物养分元素初始含量对元素释放模式和最终净释放率的大小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目前,这两种竹林生态系统土壤氮输入主要以大气氮沉降(8.24 g · m-2 · a-1)为主,同时凋落物氮输入(苦竹和杂交竹林分别为1.93,5.07 g · m-2 · a-1)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模拟氮沉降对苦竹凋落物碳、磷、钾、钙元素和杂交竹凋落物碳、氮、磷、钾、钙、镁元素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弱,处理与对照之间元素总释放率差异一般小于10%;氮沉降显著抑制了苦竹林凋落物氮元素释放,减小幅度为19.0%-27.2%,但由于氮沉降增加对土壤肥力的直接改良作用,氮沉降的增加并不会因为凋落物分解速率的降低造成植物生长所需养分供应的减少;从短期来看,在氮沉降继续增加的情况下,该地区这类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吸存能力仍可能会因为N沉降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而增加。  相似文献   
334.
摘要 目的:观察凉血地黄汤对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肛门功能和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9月间接收的15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n=75)和研究组(n=7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处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凉血地黄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创面愈合、肛门功能、新生血管形成情况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7%(71/75),高于对照组的74.67%(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创面缩小率大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瘙痒症状消失时间、出血消失时间、排便疼痛消失时间、肛门分泌物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F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wexner便秘评分、肛管收缩压、肛管静息压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后直肠最大容量阀值、直肠感觉阀值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地黄汤用于湿热下注证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机体肛门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能与调节机体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35.
目的:调查强直性脊柱炎(AS)延迟诊断的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以及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西京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AS患者376例,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分类标准,采用当面询问并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人口参数和临床特征等方面调查AS患者延迟诊断的原因,并分析不同延迟诊断时间对疾病预后的影响。结果:376例AS患者的平均延迟诊断时间为(72.52±70.80)月。幼年发病AS(JOAS)患者的延迟诊断时间(90.48±77.17月)明显长于成年发病患者(AOAS)(63.45±58.85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具有关节外表现的AS患者的延迟诊断时间(93.04±67.25月)显著长于无关节外表现患者(62.09±66.1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误诊组延迟诊断时间(92.09±74.95月)明显长于非误诊组(46.09±55.4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早期诊断组相比,晚期诊断组患者的AS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2的患者比例、Bath AS活动指数(BASDI)、Bath AS功能指数(BASFI)、Bath AS测量指数(BASMI)以及骶髂关节放射学分级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幼年发病和具有关节外表现的AS患者,减少误诊,这将有助于缩短AS患者延迟诊断的时间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36.
目的研究lncRNA MAGI2-AS3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根据转染载体不同将A549细胞分为pcDNA3.1组(转染pcDNA3.1)、pcDNA3.1-MAGI2-AS3组(转染pcDNA3.1-MAGI2-AS3)、anti-miR-NC组(转染anti-miR-NC)、anti-miR-31-5p组(转染anti-miR-31-5p)、pcDNA3.1-MAGI2-AS3+miR-NC组(共转染pcDNA3.1-MAGI2-AS3和miR-NC)、pcDNA3.1-MAGI2-AS3+miR-31-5p组(共转染pcDNA3.1-MAGI2-AS3和miR-31-5p mimics)。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31-5p和MAGI2-AS3 RNA的表达,四氮唑蓝(MTT)法测定A549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AGI2-AS3与miR-31-5p的调控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与周期。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与人正常肺细胞HBE相比,肺癌细胞A549中的MAGI2-AS3表达量(0.48±0.03比1.29±0.06)降低,miR-31-5p表达量(1.01±0.05比0.25±0.02)升高;与pcDNA3.1组比较,pcDNA3.1-MAGI2-AS3组A549细胞活力(0.48±0.04比0.77±0.06)、迁移[(81.33±2.87)个比(124.33±3.09)个]和侵袭[(32.00±2.83)个比(53.00±3.27)个]细胞数、S期细胞所占比例(23.01﹪±1.00﹪比32.95﹪±1.06﹪)均降低,凋亡率(19.95﹪±1.25﹪比7.23﹪±0.51﹪)、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43.58﹪±2.15﹪比33.56﹪±1.23﹪)均升高;与anti-miR-NC组比较,anti-miR-31-5p组A549细胞活力(0.53±0.04比0.78±0.06)、迁移[(76.00±3.74)个比(108.33±2.87)个]和侵袭[(30.00±1.63)个比(42.33±2.05)个]细胞数、S期细胞所占比例(24.43﹪±1.13﹪比32.91﹪±1.08﹪)降低,凋亡率(18.21﹪±1.24﹪比7.29﹪±0.51﹪)、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41.56﹪±2.19﹪比33.53﹪±1.27﹪)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结果显示,MAGI2-AS3靶向负调控miR-31-5p的表达。与pcDNA3.1-MAGI2-AS3+miR-NC组比较,pcDNA3.1-MAGI2-AS3+miR-31-5p组A549细胞活力(0.68±0.06比0.50±0.04)、迁移[(91.00±1.63)个比(52.67±2.62)个]和侵袭[(62.67±2.49)个比(31.67±4.03个)]细胞数升高,凋亡率(10.59﹪±1.0﹪比21.11﹪±1.14﹪)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ncRNA MAGI2-AS3通过靶向miR-31-5p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lncRNA MAGI2-AS3是肺癌潜在分子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37.
哺乳动物肝细胞中cyp2e1基因所编码的蛋白CYP2E1在代谢异型有机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转cyp2e1基因植物可以代谢多种小分子有机污染物;但cyp2e1基因在植物体内的表达调控和代谢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文中将含有cyp2e1基因的质粒pSLD50-6和对照gus基因的质粒pKH200转入根癌农杆菌GV3101,利用根癌农杆菌转基因技术将cyp2e1基因和对照gus基因成功转入烟草,分别获得了转cyp2e1和gus基因再生植株。选取PCR鉴定的再生植株进行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转录水平上,转cyp2e1基因烟草中,乙醇处理后cyp2e1基因的表达明显下降,苯和甲苯处理后cyp2e1基因的表达量稍有下降;而丙酮、甲醛处理和缺氧条件下cyp2e1基因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此外,苯处理后,转cyp2e1基因烟草中NADPH-P450氧化还原酶和细胞色素b5酶的基因活性显著提高,说明烟草中NADPH-P450氧化还原酶和细胞色素b5酶与CYP2E1酶的解毒过程有关,可能起到哺乳动物体内的NADPH-P450氧化还原酶和细胞色素b5的功能,参与CYP2E1酶催化过程的电子传递链。  相似文献   
338.
目的:探讨左半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经内镜介入治疗后再限期行肿瘤根治切除及一期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87例左半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7例中,71例经内镜置入支架或肠梗阻导管介入减压治疗成功并完成了肿瘤根治性切除及一期肠吻合术.16例介入治疗失败行了急诊手术治疗,其中支架或导管置入失败7例,堵塞5例,减压效果差4例,无穿孔、出血并发症,介入治疗有效率81.6%.限期手术后切口感染5例(7.0%);急诊手术后切口感染4例(25.0%);吻合口漏2例(2.8%);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左半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经内镜介入治疗后,限期行肿瘤根治性切除及一期肠吻合术,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漏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9.
探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对激光视网膜损伤的治疗作用。建立氦氖激光的大鼠眼损伤模型,通过病理染色、免疫组化以及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照后即刻肌注MK-801(2 mg/kg)对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视网膜的形态结构均较对照组更完整,感光细胞层的厚度也多于对照组,同时,照后给予MK-801还可明显地减少视网膜损伤区域内NMDAR的表达。该实验结果对低能量激光视网膜损伤后的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40.
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和降雨试验,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分析系统(LI-COR Inc.,USA)测定了对照(CK)、氮沉降(N)、减雨(R)、增雨(W)、氮沉降+减雨(NR)、氮沉降+增雨(NW)6个处理水平的土壤呼吸速率,并通过回归方程分析了温度和湿度与土壤呼吸速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氮沉降和增雨抑制了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减雨促进了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速率。(2)减雨使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年通量增加了258 g/m~2,而模拟氮沉降和增雨使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年通量分别减少了321g/m~2和406g/m~2。(3)减雨增加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模拟氮沉降和增雨降低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4)模拟温度和湿度与土壤呼吸速率间回归方程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较小。(5)模拟氮沉降和增雨处理减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减雨处理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6)模拟氮沉降和降雨对华西雨屏区土壤CO_2释放的影响未表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