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高榕,雌雄同株,与其共生的形态高度相似的传粉小蜂Eupristina altissima与非传粉小蜂Eupristina sp.均为果内产卵。利用Y型嗅觉仪生物测定法研究E.altissima和Eupristina sp.对不同发育期高榕榕果挥发物以及合成信息素混合物的行为反应差异。结果表明:E.altissima和Eupristina sp.对高榕雌花期榕果挥发物具极显著趋向行为,对高榕雄花期榕果挥发物具极显著驱避行为,表明E.altissima与Eupristina sp.雌蜂能够敏锐辨别高榕雌花期和雄花期榕果的挥发物,快速远离雄花期榕果,并实现对宿主雌花期榕果的定位。但是,E.altissima与Eupristina sp.对其它发育时期榕果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具有差异性,前者对雌前期榕果和传粉或产卵后榕果释放的挥发物存在显著的趋避反应,而后者无明显的行为偏向性,表明E.altissima能够识别雌前期榕果和传粉或产卵后榕果,可避免误入其中而无法繁殖后代,Eupristina sp.则不具备这种识别能力。E.altissima和Eupristina sp.小蜂对合成信息素的行为反应也高度相似,表现为芳樟醇、苯乙烯,以及苯乙烯和金合欢醇的交互作用对两种小蜂选择行为影响显著,组合A_1B_2C_2(0.5%Linalool+1%Benzyl ethylene+1%Farnesol)的混合信息素对两种小蜂具有极显著的驱避作用,而组合A_2B_1C_1(1%Linalool+0.5%Benzyl ethylene+0.5%Farnesol),A_2B_1C_2(1%Linalool+0.5%Benzyl ethylene+1%Farnesol),A2B2C1(1%Linalool+1%Benzyl ethylene+0.5%Farnesol)的混合信息素对其具有极显著的吸引作用,但两种小蜂对组合A_1B_1C_1(0.5%Linalool+0.5%Benzyl ethylene+0.5%Farnesol)的行为反应存在差异。两种小蜂对榕果挥发物和合成信息素的反应异同,可能与其触角结构的差异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探究榕-蜂共生体系的化学信号传导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
仝川  罗敏  陈鹭真  黄佳芳 《生态学报》2023,43(17):6937-6950
滨海盐沼、红树林和海草床蓝碳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高效的固碳-储碳能力,准确测定滨海蓝碳湿地生态系统碳汇速率,对于评估滨海湿地碳中和能力、生态恢复新增碳汇规模及碳贸易至关重要。深入思考滨海蓝碳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定义的内涵,提出狭义碳汇和广义碳汇的概念,介绍沉积物碳累积+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法以及生态系统碳通量收支法2个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多的滨海蓝碳湿地碳汇速率测定方法,特别是深入分析作为开放系统的滨海盐沼生态系统和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速率测定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梳理中国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速率的测定结果及国家尺度滨海蓝碳湿地生态系统碳汇规模,最后提出中国在滨海蓝碳湿地碳汇速率测定实践中急需加强的基础研究领域,以期为科学地计量中国滨海蓝碳湿地生态系统碳汇速率与碳汇规模提供方法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3.
病毒与肿瘤     
1、肿瘤病毒从1908年Ellerman与Bang用鸡的白血病病毒感染成功以来,经过了70多年。在此期间,开始从Rous肉瘤病毒起,以后在实验动物与家畜中又发现了许多肿瘤病毒。但就人来说,Burkitt淋巴瘤的病因是EB病毒,再加上该病毒是鼻咽癌的  相似文献   
94.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分属10个类群、30个种的80株链霉菌的孢子形态。其表面结构可分为光滑、刺状、毛发和鳞片状类型。孢子的表面结构类型与孢子丝形态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直形孢子丝所形成的孢子,其表面结构多为光滑型。螺旋形的孢子丝所形成的抱子,其表面结构,除光滑型外,尚有其他几种类型。气生菌丝体的颜色与孢子表面结构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气生菌丝体呈灰色者,孢子表面结构的类型比较多。气生菌丝体呈其他颜色者,其孢子表面结构的类型则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95.
用电镜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ase)细胞化学方法,在半薄切片上(厚1.5~2.0μm)观察到小鼠肝细胞、胰腺外分泌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内含有ACPase反应阳性的线状溶酶体(nematolysosome),脾脏的淋巴细胞和胸腺细胞中类似的结构则没有观察到。本文描述了线状溶酶体的形态、分布等特点。  相似文献   
96.
为了考察辐照剂量对名贵中药成分的影响,本研究用红外光谱法对经剂量为0、1. 5、3、4. 5、6、9、12、15、18、19. 5和21 kGy辐照的三斑海马粉进行了研究。蛋白质是三斑海马粉的主要成分,其含量高达70%以上。结果表明,经1. 5、3、4. 5和6 kGy剂量辐照,样品的红外光谱中代表蛋白质与脂类吸收带的峰形与峰位几乎没有变化,而高于9 kGy的剂量辐照后,样品的红外光谱代表蛋白质与脂类吸收带的峰形与峰位变化较大。由此可说明,辐照剂量不超过9 kGy,辐照对样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影响较小;剂量高于9 kGy辐照后,辐照对样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影响较大。此研究结果可为核辐照企业对三斑海马粉辐照剂量的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病过程及病原菌的核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有害疣孢霉的传播途径,明确双孢蘑菇受有害疣孢霉侵染后发病症状和微观形态变化,以及有害疣孢霉的核相。【方法】将有害疣孢霉喷施于培养料及覆土材料的不同深度,观察记录双孢蘑菇的发病情况;将有害疣孢霉接种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双孢蘑菇子实体,观察记录其发病情况;使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双孢蘑菇子实体受有害疣孢霉侵染前后的形态变化;通过DAPI(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染色的方法对有害疣孢霉核相进行观察。【结果】将有害疣孢霉接种于培养料及覆土层的不同深度得到双孢蘑菇发病率如下:覆土层表面覆土层中间覆土与培养料交界处培养料中间层;有害疣孢霉可以侵染双孢蘑菇的任意阶段,将其接种于原基直径小于3 mm子实体表面时,得到不能正常分化的"马勃状"组织;对有害疣孢霉的侵染过程进行观察得到:其孢子可粘附于双孢蘑菇表面,并萌发长出芽管,接种处双孢蘑菇表面产生褐色病斑,双孢蘑菇菌丝体发生质壁分离,最后菌丝体膨大,细胞壁变薄甚至溢裂,菌丝体内部中空;有害疣孢霉产生两种类型的分生孢子,Ⅰ类无隔膜含1个细胞核;Ⅱ类具1隔膜含2个细胞核,2个细胞核被隔膜分开;细胞核的第1次有丝分裂发生于分生孢子母细胞中;厚垣孢子由上下2个细胞构成,上胞中含有2个细胞核。下胞含1–2个细胞核。有害疣孢霉的厚垣孢子萌发可产生1–2个芽管,芽管中细胞核的数目不断变化,一般0–2个细胞核。【结论】双孢蘑菇受其侵染后发生显著的细胞学变化;我们对有害疣孢霉做遗传分析时,进行单孢分离需挑取无隔膜的分生孢子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98.
美洲大蠊对多种化合物的触角嗅觉电位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多种化合物的气味制激美洲大蠊(Periplaneza americana)触角,诱导、记录触角电位(EAG)反应.试验了各类化合物154种,其中53%能诱发出明显的EAG反应.绝大多数EAG反应是负相慢波,波幅多数为0.5—2mV,时程1.5—3秒.苯等少数化合物能诱发正相EAG反应.剂量-反应曲线大致呈“S”形,还可见适应现象.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性植物油类诱发EAG反应的作用最强,其次是酮、醇、酯、胺类化合物.化合物的含氧功能基团和空间构型与EAG反应的诱发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同一种化合物对不同种的感受器都可能诱发EAG反应.一般性化合物诱发雌、雄、成、幼虫EAG反应的差异不大,但雌虫类提取物仅对雄性成虫触角诱发较强的EAG反应.一些已知的驱、诱、杀虫剂也能诱发EAG反应,但仅表现为对一般化合物的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99.
惟真 《生命世界》2009,(12):34-37
在我们印象里,一把钥匙一把锁,丢了钥匙,就只能站在门外等开锁公司的到来了。加上每天都咣咣当当地携带一串钥匙真是麻烦,而且由于各种先进的开锁工具层出不穷,开锁技术也更出神入化,使得窃贼出入如同无人之地。与其相比,电子密码锁就简便多了。简单地按几下按钮,随着“嘀呖呖”一声轻快的电子音,门就自动开了。在经典的科幻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  相似文献   
100.
夏日炎炎,不要烦躁,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那首美妙的昆虫变奏曲,在人们不经意间演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