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53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溪流鱼类群落的时空格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确定溪流鱼类群落的时空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是开展鱼类物种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科学基础。该文于2012年5月和10月两次对秋浦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境内的24个可涉水河段取样,共采集鱼类29种,隶属10科4目。研究了溪流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时空格局,并解析了局域栖息地条件与支流空间位置变量对鱼类群落的影响。鱼类多样性的时空变化显著,鱼类多样性总体上为二级溪流高于一级溪流,10月份高于5月份。流量量级、底质粗糙度及异质性、水温和水深等对鱼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影响显著。鱼类群落结构符合嵌套格局,季节动态不显著,上游鱼类群落呈现为下游群落的嵌套子集。一、二级溪流间的群落结构尽管存在部分重叠但差异显著,且这种差异主要源于稀有花鳅(Cobitis rarus)、吻虾虎鱼(Ctenogobius spp.)、宽鳍鱲(Zacco platypus)、尖头鱥(Phoxinus oxycephalus)、高体鰟鲏(Rhodeus ocellatus)和原缨口鳅(Vanmanenia stenosoma)等鱼类相对多度的空间变化,其中,除尖头鱥的多度在一级溪流中更高外,其他5种鱼类均在在二级溪流更高。  相似文献   
992.
基因治疗领域的新药开发和投资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活跃起来。出于对安全性的担心,一度曾经低沉的活动再次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993.
以基因治疗为主的极其罕见病的医药品领域,开发、合作、获得批准等活动正在加速进行。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跑台运动和17β-雌二醇(E2)对去卵巢大鼠血清E2水平和后肢骨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按体重将120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假手术运动、去卵巢、去卵巢运动、雌激素、雌激素加运动6个组。假手术运动、去卵巢运动和雌激素加运动组每周进行5次60min、18m/min的平坡跑台运动训练,雌激素和雌激素加运动组每周按体重颈部皮下注射3次E2,每次50μg/kg体重。分别在运动和给药正式处理7和14周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2水平;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右侧胫骨和股骨BMD的变化。结果:运动和给药正式处理7周时,去卵巢组胫骨近端、股骨近端和远端BMD以及血清E2水平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去卵巢运动加E2组股骨近端和远端BMD显著高于去卵巢组,E2组和去卵巢运动加E2组大鼠血清E2水平显著高于去卵巢组。运动和给药正式处理14周时,去卵巢组大鼠胫骨近端、股骨近端和远端BMD以及血清E2水平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假手术运动组股骨近端BMD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去卵巢运动组、E2组和去卵巢运动加E2组大鼠血清E2水平显著高于去卵巢组,去卵巢运动组股骨远端BMD显著高于去卵巢组,E2组和去卵巢运动加E2组胫骨近端、股骨近端和远端BMD均显著高于去卵巢组;去卵巢运动组大鼠胫骨近端BMD和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去卵巢运动加E2组,E2组胫骨近端BMD显著高于去卵巢运动加E2组。结论:E2和较高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股骨和胫骨松质骨骨量减缓的效应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18β-甘草次酸对Wistar大鼠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的影响,为寻求强效和可逆的缝隙连接阻断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去除脑微动脉段外层结缔组织后,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种类的缝隙连接阻断剂对Wistar大鼠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膜电容(Cinput)、膜电导(Ginput)和膜电阻(Rinput)的影响。结果:(1)Wistar大鼠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Cinput高于消化分离的单个平滑肌细胞。(2)18β-甘草次酸(18pGA)能浓度依赖性的抑制Wistar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的缝隙连接,IC50分别为2.0μM。当18βGA100μM时,Wistar大鼠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的Cinput、Ginput或Rinput与单个平滑肌细胞十分接近。结论:1813GA可以浓度依赖性的抑制Wistar大鼠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雌激素受体α(ERα)作为雌激素调节骨效应的主要受体在雌激素对骨量和骨代谢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比较了17β-雌二醇(E2)和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和子宫ERα蛋白表达影响的异同。方法:将40只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雌激素和运动四个组。手术1周后,雌激素组大鼠每周按体重颈部皮下注射三次17β-雌二醇,每次25μg/kg体重。运动组每周进行4次45min、速度18m/min、坡度5°的跑台训练。连续给药或运动处理14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血清E2水平以及胫骨和子宫ER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去卵巢后,子宫重量、子宫重量指数和血清E2水平显著下降,补充外源性17β-雌二醇后,三项指标均显著增加;但运动处理只能增加血清E2水平,对子宫重量和子宫重量指数均无显著影响。子宫EIh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Rα在去卵巢组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及基质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在雌激素组中的表达高于去卵巢组,运动组各部位ERα表达虽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程度远低于雌激素组。胫骨近端ERα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去卵巢后,胫骨近端骨骺端软骨细胞的细胞核内ERα表达减少,运动和雌激素干预后,胫骨近端ERα表达增加。结论:运动和雌激素处理均能刺激去卵巢大鼠子宫和骨组织ERα蛋白的表达,但运动处理无雌激素处理增加子宫重量的副作用。可见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中,运动处理可能要优于雌激素处理。  相似文献   
997.
大穗型小麦叶片性状、养分含量及氮素分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芳  王德轩  上官周平 《生态学报》2013,33(17):5219-5227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8个大穗型小麦新品系和西农979不同生育期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养分含量的差异性,并对其不同器官氮素积累和分配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穗型小麦的SLA和LDMC平均值小于西农979;小麦叶片养分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全氮(N)、全钾(K)和全磷(P);成熟期大穗型小麦品系各器官平均氮素积累能力都高于对照,氮素积累量及分配比例的大小顺序为籽粒>茎+鞘>穗草(穗轴+颖壳)>旗叶>倒二叶>余叶;大穗型小麦平均转移率和贡献率较西农979低;抽穗期旗叶SLA和LDMC呈负相关关系,SLA和N含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和P、K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小麦叶片结构性状与养分含量影响体内有机物质的积累与转运,通过水肥调控措施来提高大穗型小麦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尼氟灭酸(NFA)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方法:在新鲜分离的大鼠DRG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NFA和GABA激活电流。结果:部分DRG神经元(21/48,43.75%)外加NFA(0.1~100μmol/L)能引起浓度依赖性的外向电流,而大多数DRG神经元(150/159,94.32%)外加GABA(0.1~100μmol/L)则引起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的内相电流。NFA-(100μmol/L)和GABA-(100μmol/L)激活电流的幅值分别是(0.27±0.06)nA(n=12)和(1.29±0.72)nA(n=53)。然而,预使用NFA(0.1~100μmol/L)能明显的抑制GABAA受体介导的内向电流。NFA的这一抑制作用也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但NFA没有改变GABA激活内向电流的EC50(大约30μmol/L)和翻转电位(大约-10mV)(P>0.05)。结论:预加NFA对GABA激活电流的峰值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克隆甘丙肽重构基因GAL(intronⅡ),构建小鼠神经系统特异性表达甘丙肽(galanin,GAL)的转基因载体pUC18/PDGF-β-promoter/GAL(intronⅡ),为制备GAL转基因小鼠做准备。方法通过常规PCR、RT-PCR及重叠延伸PCR(overlap extension PCR,OE-PCR)扩增出插入GAL第二内含子的GAL全长cDNA的重构基因GAL(intronⅡ),将GAL(intronⅡ)克隆入T载体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同时从psisCAT6α中切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链(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beta polypeptide,PDGF-β)启动子片段连接到空载体pUC18上构建出重组载体pUC18/PDGF-β-promoter;然后将GAL(intronⅡ)定向克隆于pUC18/PDGF-β-promoter下游,构建转基因载体pUC18/PDGF-β-promoter/GAL(intronⅡ)。结果 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鉴定,表明获得转基因载体pUC18/PDGF-β-promoter/GAL(intronⅡ)。通过对重构基因GAL(intronⅡ)的GALcDNA和第二内含子序列测序证实其与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一致,GAL(intronⅡ)中第二内含子插入的位置准确,且无移码。结论使用重叠延伸PCR扩增重构基因GAL(intronⅡ)并成功构建转基因载体pUC18/PDGF-β-promoter/GAL(intronⅡ),为转基因小鼠制备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开顶式气室盆栽培养小麦,设计2个大气CO2浓度、2个光照强度和2个氮水平的组合处理,通过测定小麦叶片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来测算小麦叶片光化学速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以及叶绿体磷酸丙糖利用效率(TPU)等参数,研究施氮量和光强对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旗叶光合能量传递与分配的影响,以阐明全球气候变化下植物光合能量分配对光合作用适应性下调的作用机制及其氮素调控。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后小麦叶片的光呼吸电子传递速率(J0)和Rubisco氧化速率(V0)显著下降;光合电子流的光化学传递速率(JC)、Rubisco羧化速率(VC)和TPU则明显升高,而且施氮后变化幅度加大;小麦叶片JC/JF(PSⅡ反应中心总电子流速率)和TPU/VC显著增加,经过PSⅡ反应中心的电子流更多地进入碳同化过程,表现较高的光合速率(Pn)。遮荫提高了叶片光化学速率和PSⅡ反应中心总电子流速率(JF),这一作用在低氮叶片尤为突出,但使得J0V0明显升高,并显著降低JC/JF,所以Pn明显下降。正常光照条件下,增施氮素可提高小麦叶片的JFJCVCTPU,并使高大气CO2浓度下J0V0较正常大气CO2浓度处理显著降低,有效地提高了植物叶片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遮荫后高大气CO2浓度下小麦叶片JCVCTPUJC/JFTPU/VC显著高于正常大气CO2浓度处理,而且这一变化不受氮素水平的显著调节。因此,氮素在高大气CO2浓度下对小麦叶片光合能量利用的调节因光强而异,正常光照下可显著改善小麦叶片对光合能量的利用状况,而遮荫后这一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