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促进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形成的机制。方法:人源性THP-1细胞的培养,经ox-LDL诱导形成泡沫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鉴定泡沫细胞的形成,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活性,观察自噬作用对泡沫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结果:①经形态学观察,脂多糖可以促进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的形成。②脂多糖可以激活自噬作用,并且自噬活性在16h达到最强。③脂多糖可以增强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的促自噬作用(P0.05),并且削弱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的作用。④Rap单独作用不能影响泡沫细胞中脂质的累积,然而脂多糖能够增强Rap的作用,显著促进脂滴在泡沫细胞中的累积(P0.05);3-MA可以抑制基础水平和脂多糖诱导后泡沫细胞中脂滴的积累。结论:脂多糖通过增强自噬作用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mycin)对小鼠原代肝细胞脂滴形态和脂滴表面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方法分离和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采用100μM油酸诱导肝细胞内脂肪的合成。采用0、10、20、50μM的雷帕霉素处理肝细胞12 hr后,利用中性脂肪染料Bodipy493/503对肝细胞内的脂滴进行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脂滴形态和数量。定量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的含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处理的小鼠原代肝细胞脂滴表面蛋白ADRP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和培养了小鼠原代肝细胞,使用油酸处理能够明显增加原代肝细胞内脂滴的数量。随着体外雷帕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加,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原代肝细胞内脂滴的数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甘油三酯的含量也呈见明确的下降趋势,在20μM浓度下就表现出显著性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雷帕霉素能够在抑制肝细胞内脂肪储积的同时降低脂滴表面蛋白ADRP的表达水平,并且随着雷帕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加,其对ADRP表达的抑制越明显。结论:雷帕霉素能够抑制肝细胞内中性脂肪的储积,同时降低脂滴表面蛋白ADRP的表达水平。也间接说明了mTOR信号通路能够影响肝细胞内脂肪的储积,也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新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3.
目的:调查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基本状况.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问卷对618名1-4年级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首先看重的是心理因素,其次是生理因素,最后是社会因素;男生在生理因素(比如外表、健康等)分值高于女生(P<0.01);文科生在能力、经历和帮助上分值高于理科生(P<0.05);不同年级、不同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价值观上也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受性别、学科、年级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李青  宋晓玲  杨毓琴 《生物磁学》2011,(24):4999-5000,4995
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早期诊断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对早期EOC的检测敏感性高,有助于对EOC高危患者的筛选,与CA125可互补,增加盆腔包块患者中EOC早期诊断力度。HE4与CA125联合检测及结合绝经状态预测盆腔包块患者中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模型(Risk of Ovarian Malignancy Algorithm,ROMA),能成功预测盆腔包块患者中EOC高风险个体,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预测更为准确且更易被接受,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薛玲  李航  张静  王净  吴雅岚  姬秋和  叶菁 《生物磁学》2011,(6):1083-1086
目的:利用AdEasy腺病毒表达系统构建含有小鼠脂肪储存小滴蛋白5(LSDP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从小鼠肝脏cDNA克隆出LSDP5基因全长,克隆至pMD18-T载体中,酶切测序。回收酶切产物,连接到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CMV,构建pShuttle-CMV-LSDP5重组质粒,经PmeI酶切线性化后转化至含有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BJ5183中。筛选阳性克隆,提取重组质粒,PacI酶切线性化并转染AD293细胞进行包装,提取病毒DNA,鉴定重组病毒并检测病毒滴度。结果:LSDP5基因克隆经测序证实与Genebank公布一致,双酶切重组pMD18-T载体得到1400 bp左右的片段。重组穿梭载体经Kpn I和Sal I双酶切后得到预期片段。PacI酶切得到30 Kb大片段和4.5 Kb小片段。转染AD293细胞后收集病毒,经PCR鉴定,获得理想的目的片段。取病毒上清反复感染AD293细胞以扩增病毒,最后所得病毒滴度为2.5×109p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脂肪储存小滴蛋白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LSDP5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为足癣治疗提供较理想的方案.方法 盐酸特比萘芬250 mg,口服1次/d;1%联苯苄唑乳膏,外用1次/d.250例足癣患者随机入组.A组口服1周加外用1周,B组口服1周加外用2周,C组口服2周加外用1周,D组口服2周加外用2周,E组单独外用4周.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4周、24周、40周、56周、72周时对各组的疗效、复发率进行评价.结果 在停药后第24周时,A、B、C、D组与E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停药后第40周、56周、72周时,D组与A、B组疗效比较差异也出现统计学意义.在停药后24周、40周时,A、B、C、D组真菌学疗效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停药56周、72周时,D组与A、B组真菌学疗效比较差异也出现统计学意义.在停药40周时,A、B、C、D组与E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停药56周、72周时,D组与A、B组复发率比较差异也出现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特比萘芬2周联合外用1%联苯苄唑乳膏2周治疗足癣的有效率和真菌学疗效最高,复发率最低.  相似文献   
47.
卵巢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是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诊断卵巢上皮性癌的肿瘤标记物,然而其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标志物来提高卵巢癌的诊断。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是近年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其在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中含量极低,但在卵巢癌中高表达。本文就HE4在卵巢癌中的诊断,动态监测等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检测微管相关蛋白tau和Ser396/404位点磷酸化tau在胚胎期大鼠和出生后直至成熟期大鼠海马内的表达及变化规律,浅析与神经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显示孕18d、出生后1d、1w、2w、2m的大鼠脑冠状切面总tau(R134d)、Ser396/404位点磷酸化tau(PHF-1)的表达.结果 ①胚胎期大鼠海马CA区的锥体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出生后,随着脑的发育,锥体细胞层的神经细胞数量逐渐下降;②孕18d大鼠海马内有丰富的总tau和PHF-1 tau的表达,并且海马内各区的阳性物质表达均匀,生后1d和1w两种物质表达仍然很强,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海马CA1和CA2区以锥体细胞轴突为主要成分的始层,在锥体细胞树突集中的分子层和胞核内也有少量分布,而在生后2w和2m大鼠海马内各区均未见密集的阳性产物表达.结论 不同年龄大鼠海马内总tau和PHF-1 tau的表达和分布变化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49.
生物炭对猪粪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堆肥过程,生物炭影响细菌的生长,但生物炭对猪粪堆肥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目的】根据细菌群落结构和堆肥温度的变化规律,添加适量的生物炭到猪粪堆肥,以提高堆肥主要细菌的占比和堆肥效率,为推广生物炭和猪粪堆肥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设计0%、3%、6%和9%的生物炭添加量,在堆肥的高温期和温度稳定期分别取样,总共8个样品。根据IlluminaMiSeq对细菌16S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生物炭添加量和堆肥温度对猪粪堆肥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在细菌门水平上,猪粪堆肥主要的细菌有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Chloroflexi、Gemmatimonadetes、Firmicutes、Acidobacteria和Deinococcus-Thermus;在细菌属水平上,猪粪堆肥主要的细菌有Chryseolinea、Subgroup_6_norank、Steroidobacter、Anaerolineaceae、Nonomuraea、Longispora、Bacillus、Sporacetigenium、Luteimonas、Phyllobacteriaceae、Truepera、Rhodothermacea和Aquamicrobium。生物炭添加量对猪粪堆肥主要细菌的生长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Bacillus、Streptomyces、Rhodothermaceae和Firmicutes的丰度随之增加,而Chryseolinea、Longispora和Steroidobacter的丰度却随之减少。Firmicutes、Bacillus和Streptomyces的丰度在堆肥高温期要大于堆肥温度稳定期,而Chloroflexi、Anaerolineaceae和Longispora则相反。猪粪堆肥高温期的细菌多样性要明显大于堆肥温度稳定期。堆肥高温期的细菌群落达到70个,远多于堆肥温度稳定期的15个;其中对猪粪堆肥起主要作用的细菌,堆肥高温期时达到7个(Rhizobiales、Incertae_Sedis、Prote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Xanthomonadales、Gammaproteobacteria和Steroidobacter),而堆肥温度稳定期只有3个(Micromonosporales、Longispora和Micromonosporaceae)。猪粪堆肥添加生物碳后,环境因子(电导率、含水量、温度和pH)对堆肥主要的细菌不能产生显著的影响。β-Proteobacteria、Rhodothermaceae、Phyllobacteriaceae和Bacterium是含水量、温度和pH影响最大的细菌。【结论】生物碳添加量和堆肥温度能改变猪粪堆肥的细菌群落结构,在猪粪堆肥高温期能显著增加细菌的数量和多样性。猪粪堆肥的电导率、含水率、温度和pH能影响堆肥细菌的生长,但对堆肥主要细菌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