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1.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血清代谢组学及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究二至丸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效机制。将6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6组,每组10只,即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大鼠给与D-半乳糖腹腔注射和双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模型制备第6周后,给药组每天给与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其他组给与相同体积生理盐水(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tau蛋白表达。利用高通量血清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寻找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究二至丸的潜在活性成分、关键靶点,进一步将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技术整合聚焦关键靶标及成分,最终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靶向验证。通过水迷宫实验及大鼠海马tau蛋白程度,证明模型制备成功。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代谢轮廓发生明显分离,给药组处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间,证明模型组大鼠的整体代谢发生显著变化,给与二至丸后呈现回调趋势。代谢组学结果发现16个生物标记物,主要涉及10个代谢通路。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二至丸内主要有β-谷甾醇、山柰酚、紫杉醇等13个潜在有效成分、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直接作用靶标有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等11个蛋白成分。基于以上可知,二至丸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有很好的干预作用,其可能通过槲皮素对组织蛋白酶D直接调控作用达到干预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12.
黄炎根  李丽  戴兴安 《生态学杂志》2023,(10):2469-2476
林下植物多样性的海拔分异格局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是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面。以砂岩峰林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海拔(400~600、600~800、800~1000、1000~1220 m)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性质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灌草层重要值最高的物种不同,1000~1220 m海拔林下植物组成最丰富,400~600 m海拔最贫乏;(2)不同海拔灌草层的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优势度指数H′、均匀度指数Jsw无显著差异(P>0.05);(3)不同海拔土壤全磷、全镁和全钙具有显著差异(P<0.05),土壤pH值、全钾、氮磷比、全氮、碳磷比、全碳和碳氮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4)海拔和土壤含碳量是影响草本多样性分异特征的主要环境因子,而灌木多样性受环境因子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林下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砂岩峰林区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13.
李丽  吴立玲 《生理通讯》2005,24(6):154-154
此荣获“第五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青年优秀论二等奖。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吴立玲教授的在职博士生。[编按]  相似文献   
314.
岩溶区传统的耕作方式不仅让百姓心疼手中被石头磨坏的耕犁,更严峻的后果是加剧耕地土壤流失,使土层变薄。岩溶区人口密度还在不断增加,有限的宝贵土壤资源却在不断减少,抢救土壤资源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除在土层厚的洼地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不流失于地下,在有一定土壤覆盖的缓坡上也要采取保水措施,以维持基本的农田面积。  相似文献   
315.
316.
骨膜素(periostin)和骨膜素样因子(periostin like factor,PLF)皆属于维生素K依赖性γ羧酸盐蛋白,它们在病理情况下发挥的调节心室重塑、抑癌和致纤维化等多种作用已得到研究者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17.
报道了近期在四川地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与植被考察过程中发现的兰科植物8种,包括华西羊耳蒜(Liparis pygmaea King&Pantl.)——100多年后再次在中国西部发现的物种;4个四川省新记录种,冷兰[Herminium humidicola (K. Y. Lang&D. S. Deng) X. H. Jin, Schuit., Raskoti&L. Q. Huang]、套叶兰[Oberonia sinica (S. C. Chen&K. Y.Lang) Ormerod]、台湾吻兰(Collabium formosanum Hayata)和河边绶草(Spiranthes sunii Boufford&Wen H. Zhang);另补充了近年发表的3个四川省兰科新记录种兜蕊兰(Androcorys ophioglossoides Schltr.)、翘距虾脊兰(Calanthe aristulifera Rchb. f.)和卡氏对叶兰(Neottia karoana Szlach.)的新分布地点。凭证标本均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标...  相似文献   
318.
为了提高石斛碱的水溶性,用环糊精衍生物制备石斛碱包合物,并探讨其包合行为。采用显微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薄层色谱法(TLC)对所制备的包合物进行表征,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模拟包合行为,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包合物的水溶性。各项表征分析均表明石斛碱可以被成功包合,分子模拟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能完全包埋石斛碱,且其构象稳定,溶解度试验表明石斛碱被包合后在水中的溶解度提升了约277倍。石斛碱环糊精包合物能提高石斛碱的水溶性,拓展石斛碱在外用剂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