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家蝠的染色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内外对不同属种蝙蝠的染色体研究已有报道,但迄今对我国常见种家蝠Pipistrellus abramus Temminck的染色体组型尚缺了解。本文对其组型及G带型作了初步分析,现简报如下: 本实验所用材料采集浙江省肖山县家蝠8只,其中雄性成体和幼体各2只,雌性成体1只,参照蔡有余(1981)、陈宜峰(1981)、Levan A(1964)的方法,制作血细胞、骨髓细胞及精原细咆中期染色体标  相似文献   
62.
狼蛛科(Lycosidae)是一类游猎性蜘蛛,极大多数种类不结网,在地表、植株间及水面上活动,有的还可顺着稻秆潜入水中,行动敏捷。有的种类,如拟环狼蛛,在农田中数量很多,个体较大,捕食量大,是一类重要的害虫天敌。这一科蜘蛛的主要特征是八个眼排列成三行(4,2,2):第一行眼较小;后两行眼为后眼列强烈后凹而成,前一对为后中眼,后一对为后侧眼,这两对眼较第一行眼(前列眼)大得多。卵产在卵囊内,卵囊由两个半球形或表面皿形的膜瓣缝合而成,系在母蛛腹部的后端。幼蛛孵出后,爬伏于母蛛腹背或整个腹部的周围,几天后始陆续离开母蛛而营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63.
Parthanatos是发生在中风、帕金森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疾病中的一种细胞死亡。该死亡是由兴奋性中毒引起的DNA损伤,进一步导致PARP-1激活而引发的细胞死亡,又称为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目前关于Parthanatos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对其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说法还不统一。文章就Parthanatos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4.
采用多重PCR技术, 结合ABI PRISMTM 377 DNA Sequencer四色荧光标记进行基因扫描分型, 对中国贵州三都水族群体进行7个Y-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析, 计算其基因频率、遗传多样性及单倍型多样性, 获取相应的遗传多态信息.结果显示: 在94个无关男性样本中, DYS19、DYS389Ⅰ、DYS389Ⅱ、DYS390、DYS391、DYS392、DYS393等基因座分别检出6, 4, 6, 2, 3, 5, 4种等位基因, 遗传多样性在0.124(DYS389Ⅰ)~0.630(DYS19)之间; 由此组成的单倍型为27种, 单倍型多样性0.868.此7个Y-STR基因座在贵州三都水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多态性, 单倍型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  相似文献   
65.
东北酸菜发酵中几株乳酸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北酸菜汁液出发,有目的地筛选到3株菌株,通过对其形态特征、菌落特征及生化特征进行分析可知,3株菌株均为乳杆菌属。对筛选到的乳杆菌属进行酸菜发酵性能研究发现,其中菌株L2在发酵24 h后,产酸量达到2.5%,酸度达到1.73 g乳酸/100 mL,且发酵无异味,口味自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6.
胚胎着床是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既需要胚胎具有着床能力,又需要子宫处于接受态。在围着床期,很多转录因子的表达发生变化。一个转录因子可以调控多个靶基因,一个基因也可同时受到多个转录因子的调控,从而形成复杂的基因表达网络调控机制,这对胚胎着床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对在围着床期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7.
铰链结构,又称铰链区或转角,是部分抗菌肽序列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结构。但目前抗菌肽结构的研究多集中于标准的α-螺旋和β-折叠二级结构,对于铰链结构及其作用总结较少。铰链结构对抗菌肽生物活性有重要影响,主要原因是铰链结构能够提高抗菌肽的结构灵活性,促进其对细菌细胞膜的破坏作用或与胞内作用靶点的结合效率,进而提高抗菌肽的抗菌活性。同时,降低的抗菌肽结构刚性,消减了抗菌肽对真核细胞的毒性。文中结合了笔者课题组相关工作,就铰链结构特点、对抗菌肽生物活性的影响以及在抗菌肽分子设计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新型抗菌肽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多拷贝策略在小肽表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在大分子多肽表达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小分子多肽不稳定且易降解,使其表达后很难检测和纯化。多拷贝策略是将目的基因或是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盒首尾串联,而串联构建多拷贝表达载体是目前解决小分子多肽表达量少的有效方法。总结和比较非对称粘性末端互补法、接头连接法、同尾酶法和表达盒串联法在多肽表达方面的应用情况,为小分子多肽的体外表达提供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9.
根据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线粒体全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产物双向测序法,克隆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I)基因部分序列(761 bp),并筛选、分析了拟穴青蟹的SNPs位点.共分析了采自福建省宁德市的16只拟穴青蟹,另外,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了31条前人提交的拟穴青蟹COI基因序列(长度在425-522 bp之间).利用MEGA 4.0软件对所有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碱基T、C、A和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6%、17.8%、28.9%和15.7%,G+C的含量平均为33.5%.分析结果表明,在所克隆的761bp的COI基因序列中共发现29个SNPs位点,其出现频率为3.8%.在这29个SNPs位点中,13个为C/T转换(占44.8%),12个为A/G转换(占41.4%),2个为A/T颠换(占6.90%),1个为G/C颠换(占3.45%),另有一个位点(201 bp处)发生了A/C颠换和C/T转换两种类型的碱基替换.氨基酸分析表明,在29个SNPs位点中,有9个位点属于非同义突变,引起了氨基酸的变化;其他20个位点属于同义突变,未引起氨基酸的变化.这将为拟穴青蟹遗传背景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0.
凋亡诱导因子(AIF)是一种具有氧化还原酶活性的黄素蛋白,在参与线粒体组成和能量代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AIF是一种不依赖caspase的凋亡因子,在凋亡刺激影响下,AIF经蛋白酶水解形成57 kD的成熟AIF,释放到胞质中,通过自身的NLS及CypA的辅助作用转位入核,引起染色质凝集和DNA的大片段化,导致细胞凋亡。AIF的这种双功能性是由其结构决定的,特有的插入序列构像的改变可影响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活性。本文主要对AIF的结构及其功能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