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91.
中国神农架的酵母类群及中国克鲁佛醇母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2.
由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承办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地理学教学及学术研论会”于1991年9月6日至17日在成都市召开。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教学、科研和新闻出版等部门的代表共70余名。大会共收到学术交流论文20余篇。与会代表中40岁以下的占52%,展现了植物地理学后继有人的可喜景象。  相似文献   
93.
研究黑茶提取物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本实验采用腹腔注射高浓度40 mg/kg脂多糖(LPS)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两种不同的方式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考察黑茶提取物对脓毒症小鼠7 d存活率的影响;利用LPS诱导巨噬细胞程序性坏死实验研究黑茶提取物对小鼠脓毒症治疗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黑茶水提物可提高LPS和CLP诱导的脓毒症小鼠的7 d存活率,提高幅度达40%;黑茶多糖可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程序性坏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LPS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提示黑茶提取物对脓毒症模型小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黑茶多糖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程序性坏死有关,更深入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4.
利用微生物混合培养物生产沙棘果渣单细胞蛋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沙棘果渣作为唯一碳源进行了单细胞蛋白发酵研究。经过筛选,从40多株霉菌、酵母菌和细菌中选育出My-931霉菌-酵母混合培养物能迅速地将沙棘果渣转变为单细胞蛋白。在最佳条件下,沙棘果渣经发酵后,其发酵产品粗蛋白含量达44.1%。动物饲喂试验证明此发酵产品安全无毒,能部分替代鱼粉用作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95.
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ELISA方法的建立张东海,孙辉,高峰(山东省淄博第二卫生学校,淄博255015)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循坏免疫复合物,特异性,ELISA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机理有多种学说,其中在体液免疫学说中...  相似文献   
96.
沙坡头地区人工生态系统的建立与生物类群的繁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沙坡头格状沙丘上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始于1956年。经过30余年的植物引种和筛选实践,当地少浆植物[1]——油蒿 (Artemsia ordosic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是我们人工生态系统里的主要建群植物。该系统在初建的10年内,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10年以后覆盖度由30%下降至20%,再往后的约20年间又下降至10%以下。但由于兰藻类、藓类和草本等植物及微生物的出现并繁衍,形成了生物结皮。随之,动物种类出现和丰富起来了。相对稳定的生物类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传递模式等都在形成和发展之中,它为荒漠地区的草场重建提供了经验,也为研究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动态过程提供了场所。  相似文献   
97.
目的总结中国大陆1964年至2013年报道的李斯特菌病(LD)病例,分析其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计算机结合手工检索我国1964年至2013年来报道李斯特菌病的文献资料,统计各李斯特菌病例的临床与流行病学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总结中国大陆1964年至2013年报道的LD相关文献121篇,LD病例256例,其中非围生期病例122例,新生儿86例,围生期孕妇48例;局灶感染39例,血液系统感染10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03例,11例未提供感染部位信息。多为散发(252例),仅1起爆发引起4例患者感染。青霉素耐药率18.9%,总体死亡率30.8%,新生儿组死亡率52.6%,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死亡率39.1%。结论李斯特菌病特别是新生儿感染者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应加强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时机选择。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先行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治疗的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情得到控制后,按照拔管时间的长短分为A、B、C 3组,各40例,其中A组在进行自主呼吸30 min后拔管,B组在进行自主呼吸2 h后拔管,C组在进行自主呼吸24 h后拔管,拔管后全部患者均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及脱机成功率。结果:13组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氧合指数、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ph值均无明显差异(t1=1.402,t2=1.338,t1=0.738,t2=1.201,t1=0.969,t1=0.857,均P0.05);2A组患者的脱机成功率为7.50%,显著低于B组的77.50%与C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再插管率为92.50%,显著高于B组的22.50%与C组的1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45.00%,显著高于B组的12.50%与C组的1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自主呼吸超过2 h后拔管,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可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去甲斑蝥素(NCTD)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Jurkat细胞,用0、5、10、20、40 mg/LNCTD作用6、12、24、48、72 h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密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确定其最佳作用浓度及时间。然后将细胞分为NCTD组、长春新碱组、NCTD+长春新碱组,作用24、48、72 h后观察细胞形态、密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倒置显微镜显示:随NCTD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形态不规则,胀大、固缩,分布稀疏,大量死亡;MTT法显示:随NCTD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抑制率渐升高,20 mg/L作用72 h时最高(59.24%)。NCTD组与长春新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TD+长春新碱组抑制率(77.40%)明显高于NC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TD可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Jurkat细胞的增殖,与长春新碱联合后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alpha(HIF-1alph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稽留流产患者血清和绒毛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 分析。方法:选择2014 年8 月至2015 年8 月我院妇产科76 例稽留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及行人工流产的60 例正常早产孕妇为对 照组;根据患者稽留流产时间将稽留流产患者分为稽留时间<2 周组(12 例),2~4周组(33 例),>4周组(31 例);采用酶联免疫吸 附(ELISA)和免疫组化SP 法检测并分析患者血清与绒毛中HIF-1琢与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中HIF-1alpha与VEGF 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绒毛VEGF 和HIF-1-alpha均表达,其中VEGF 主要表达 于滋养层细胞细胞质和细胞间质,HIF-1琢主要表达于滋养层细胞的细胞核与细胞质,且观察组患者绒毛HIF-1-alpha与VEGF 表达水 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稽留时间患者绒毛HIF--alpha与VEGF表达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IF-1alpha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r=0.601;P<0.05);且绒毛HIF-1琢与VEGF的表达水平 也呈现正相关关系(r=0.401;P<0.05)。结论:HIF-1琢和VEGF在血清和绒毛中的低表达可能是稽留流产的发生的重要原因,临床 上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和绒毛组织中HIF-1琢和VEGF的水平,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监护和治疗,预防稽留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