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其α、β亚单位抗体的抗生育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研究结果证明给小白鼠子宫分别注射特异的抗hCG及其α、β亚单位血清后,唯有抗hCG及β亚单位血清能表现出显著的抗生育作用。这一结果在经纯化过的hCG及卢亚单位免疫球蛋白G的相同实验中也得到了验证。从而证实着床前的小白鼠胚泡中存在hCG样糖蛋白物质。 特别使人感兴趣的是这类抗体只对妊娠第三天的小白鼠胚泡的着床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这是一个前所未曾遇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3.
明晰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80年生的珍稀濒危植物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tchekiangensis)的种群特征,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对南方铁杉种群的就地保护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分析保护区内6.4 hm~2动态监测固定样地的南方铁杉种群数据,编制了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采用了时间序列模型对种群数量特征进行未来预测;同时,运用点格局分析Ripley′s K函数中的成对相关函数g(r)判断不同生长阶段的南方铁杉种群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南方铁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属于衰退型种群;各龄级间的数量变化动态关系显示该种群在当前阶段呈增长型,但是种群的天然更新能力较差;(2)南方铁杉种群的存活曲线表现为Deevey-I型,种群个体在进入生理死亡阶段后产生一定的波动;(3)南方铁杉种群的生存率随龄级增加而逐渐下降,累积死亡率逐渐递增;死亡密度整体偏低,在第1—2龄级较高,总体波动幅度较小;危险率曲线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4)在经过不同龄级的时间后,南方铁杉幼龄树数量降低,中龄树和老龄树数量持平...  相似文献   
154.
沙芥属(十字花科)的起源、分类与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芥属(PugioniumGaertn.)最初是从匙荠属(Bunias)中分出来单独建立的属,ndhF系统树表明,该属和高河菜属(Megacarpaea)、Farsetia、香雪球属(Lobularia)、屈曲花属(Iberis)和Ionopsidium亲缘关系较近,且和高河菜属构成姐妹关系。自从沙芥属确立以来,先后发表过沙芥[P.cornutum(L.)Gaertn]、斧形沙芥(P.dolabratum Maxim.)、距果沙芥(P.calcaratum Kom.)、鸡冠沙芥(P.cristatum Kom.)、翅果沙芥(P.pterocarpum Kom.)等5个种和宽翅沙芥(P.dolabratumvar.platypterum H.L.Yang)1个变种,但形态统计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证据表明,沙芥属应该仅包含沙芥(P.cornutum)和斧形沙芥(P.dolabratum)2个形态学物种。基于不同遗传背景的DNA分子标记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沙芥和斧形沙芥这2个形态学物种间的遗传分化明显,但种间分化的时间并不久远,它们很可能是更新世以来随中亚和中国西北沙漠发展扩张而形成的2个近期分化的姐妹种。该文对沙芥属的系统起源、属下分类和遗传进化方面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5.
活细胞量是与细胞生长、代谢、生产力相关的重要生理参数。在线活细胞测定仪能够利用电容的原理检测发酵液中的活细胞量。本文详细介绍了国产在线活细胞测定仪的检测原理,并说明了其在毕赤酵母发酵过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在线活细胞测定仪能够直接、实时、在线获得发酵过程中可靠的活细胞量,且有效避免采样操作的干扰。这一技术符合过程分析技术(PAT)的要求,并可以与其他参数相结合进行分析,作为发酵过程开发、控制和优化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56.
目的:比较分析放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行传统放化疗)55例和介入组(行介入性动脉化疗)42例。观察治疗后肿瘤大小、近期疗效、根治性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对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评分,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常规组,而根治性手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日常生活、健康、总体情况以及总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介入组并发症较少。结论:放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近期临床疗效均较好,但介入性动脉化疗具有较高的根治性手术率以及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7.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离体培养条件下卡德丽亚兰原球茎产生及形态建成进行了系统的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离体培养条件下卡德丽亚兰原球茎起源于母原球茎表皮、亚表皮或中央薄壁细胞,这些细胞形成胚性细胞后,通过不断的细胞分裂形成胚性细胞团,胚性细胞团保持细胞分裂的同时伴随着胚性细胞的液泡化过程,形成了由上百个薄壁细胞组成的原球茎;原球茎通过芽端分生组织区形成,进一步分化成芽,其下方有输导组织形成。这一过程几乎重演了其合子胚发育及分化的过程。原球茎生长过程中其薄壁细胞通过叶绿体储存大量淀粉粒,而在以后的形态建成中淀粉粒逐渐降解。  相似文献   
15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白马骨中提取其挥发性成分,再通过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所提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测定了其中的43种成分.已成功鉴定的成分占样品总量的88.87%,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52.12%,其次为烯烃化合物12.66%,醇类化合物8.97%,酮类化合物5.90%,酯类化合物3.84%,烷烃化合物3.28%,醛类化合物2.10%.  相似文献   
159.
[背景]噬菌体具有特定的杀菌能力,对生态和细菌的进化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由于多重耐药细菌的全球出现,噬菌体疗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的]对一株新型裂解K63荚膜型肺炎克雷伯菌的噬菌体vB_KpnP_IME308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的分析。[方法]以一株从临床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菌为宿主菌分离噬菌体,应用双层平板法进行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optimal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一步生长曲线(one-step growth curve)、温度以及pH敏感性实验测定,纯化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应用标准的苯酚-氯仿提取方案提取噬菌体全基因组,使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测序后对噬菌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组装、注释、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分离到一株新型的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命名为vB_KpnP_IME308;其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其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约为20 min,裂解期约为80 min,平均裂解量330PFU/cell;噬菌体vB_KpnP_IME308在4-50℃和pH 5.0-10.0范围内稳定;电镜观察该噬菌体属于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噬菌体基因组全长为43 091bp,(G+C)mol%含量为53.9%,(A+T)mol%含量为46.1%。BLASTn比对结果表明,该噬菌体与目前已知噬菌体基因组仅84%区域有相似性。噬菌体进化树结果表明该噬菌体属于Autographivirinae亚科的Drulisvirus属的成员。[结论]从医院污水中分离鉴定了一株新型的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表征并分析了噬菌体全基因组序列,这些结果均表明该噬菌体具有开发为抗肺炎克雷伯菌制剂的潜力,为噬菌体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0.
探索三叶青黄酮对荷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及肿瘤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三叶青黄酮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mL)各10只。连续干预14天后,检测各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移植瘤组织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检测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三叶青黄酮高中剂量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移植瘤组织凋亡率升高(P<0.05),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升高(P<0.05),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所占比例降低(P<0.05)。综上,三叶青黄酮可降低荷Lewis肺癌小鼠Treg细胞比例,提高免疫功能,诱导移植瘤组织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