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91.
刘畅  胡尚春  唐立娜 《生态学报》2021,41(15):6227-623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的首要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探究城市绿地中的植物群落是否能够消减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及其变化特征成为公众和学者广泛关注的焦点。选取位于寒地城市哈尔滨的东北林业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校园PM2.5浓度进行测定和校园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定量地分析不同植物群落对PM2.5浓度的消减作用、PM2.5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PM2.5浓度与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PM2.5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单谷"型,早晚偏高;季节变化是夏季PM2.5浓度最低,秋季PM2.5浓度最高。(2)不同结构的植物群落对大气细颗粒物的削减效果略有差异,乔灌草配置型绿地的PM2.5消减率为30.30%,消减效果最佳;乔草和灌草的PM2.5消减率分别为14.30%和7.77%,消减效果较差。(3)PM2.5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2.
目的:比较不同亚低温治疗时间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探讨亚低温治疗的最优时间,并且观察此治疗对新生儿有无不良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亚低温治疗48 h组、72 h组、96 h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20例患儿。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患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在出生后6 h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四组患儿生后28 d时进行神经测定(NBNA)评分,出生18月时进行Bayley评分。患儿接受治疗7天后统计血小板减少、电解质紊乱以及血糖紊乱的发生例数。结果:72 h组和96 h组患儿生后NBNA评分、Bayley评分比48 h组和常规治疗组高(P0.05),有统计学差异;72 h组和96 h组的NBNA评分、Bayley评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8 h组和常规组的评分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低温治疗96 h组患儿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电解质紊乱及血糖紊乱等不良反应的比例较48 h组和72 h组明显增多(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比48 h组和72 h组不良反应的患儿比例,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72 h对HIE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48 h,产生的副作用小于治疗96 h,建议临床亚低温治疗时间采用72 h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产生最小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3.
对阴阳离子复配型表面活性剂联合微波辅助提取无花果叶中有效活性物质的实验条件进行了设计和工艺参数的优化,最终的结果如下:1%(w/v)阴阳离子复配型表面活性剂,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10 min,液固比30:1 mL·g-1。在上述优化的条件下补骨脂素及佛手柑内酯的平均提取率分别为15.37和3.59 mg·g-1。通过将利用表面活性剂辅助提取与常规水溶液提取获得的无花果叶粗提物进行对比发现,加入了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抗氧化能力有明显增强,同时无花果叶主要物质的降解也得到显著的抑制,对植物中天然有效目标产物的绿色高效提取以及功能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