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王四宝  刘润进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1):3777-3779
2020年9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5》(GBO-5)报告,助力世界实现协商一致的愿景——到2050年“与自然和谐相处”。其实,原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相互依存、互惠共生于地球村的,尽管存在少数“坏分子”。但由于人类的贪婪,过度扩张才导致地球“千疮百孔”的面貌,严重威胁到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通过最近20年的研究,互惠共生微生物(mutualistic symbiotic microbes,MSM)从其丰富的群落多样性到种质新资源、从多种多样的生理生态功能到作用机制、从基础探究到新技术研发,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新挑战。令人可喜的是,中国在MSM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微生物学通报》于2020年11期特别推出了“互惠共生微生物专栏”,旨在展现中国MSM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促进生物共生学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2.
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l,AM)真菌是土壤中重要的生物成员之一,对植物具有多种有益效应。AM真菌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今天尤其重要。本文总结了AM真菌降低温度胁迫、水分胁迫、盐胁迫、重金属胁迫、病虫害、以及杂草对植物造成的危害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效应;阐述了AM真菌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当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难题及今后的展望。旨在为探讨提高植物抗逆性策略与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菌根真菌的生理生态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根真菌是土壤中重要生物成员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其功能也是丰富多样,主要体现在:1)影响陆生植物起源、进化、演化与分布;2)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3)提高植物的抗逆性;4)修复污染与退化土壤、改善土壤质量与健康状况;5)促进农林牧业的生产;6)保持生态平衡、稳定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生产力.随着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菌根真菌新功能将会不断被发现.  相似文献   
104.
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植物共生放线菌(PSA)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抑菌、抗逆和防病等作用.然而,AMF与PSA之间是否能协同发挥促生防病作用值得探究.本试验旨在评价AMF和PSA对茄科蔬菜的促生防病效应,获得高效AMF+PSA组合.温室盆栽试验采用辣椒(羊角椒)和茄子(黑冠长茄子),分别接种和不接种AMF摩西斗管囊霉(Fm)、变形球囊霉(Gv)、PSA浑圆链霉菌(H6-1)、娄彻氏链霉菌(S2-2)、珊瑚链霉菌(D11-4)和病原真菌灰葡萄孢,共48个处理,测定各处理植株生长、发病和根系共生体发育状况等.结果表明: Fm与PSA能相互促进侵染定殖,而Gv与PSA相互抑制.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PSA和AMF+PSA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辣椒和茄子植株的光合性能、根系活力和生长量.接种病原真菌条件下,接种AMF和PSA处理均显著促进植株生长,降低植株的病情指数,其中,PSA的促生防病效应大于AMF,Fm+H6-1组合对辣椒的促生防病效果最好,对灰霉病的防效达69.1%;Fm+D11-4对茄子的促生防病效果最佳,对灰霉病的防效达75.5%.在本试验条件下,Fm+H6-1和Fm+D11-4分别是辣椒和茄子促生防病的高效组合,有待进一步开展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05.
AM真菌生活史、遗传特性与纯培养的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丛枝菌根(AM)真菌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通过无性繁殖后代的多核生物,属于单元类群。基于AM真菌分子特征的研究进展,Schü?ler等在真菌界(Fungi)建立一个新门——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并提出了AM真菌最新分类系统:包括1个纲,4个目,7个科,9个属,200余种。虽然该类真菌的分类地位越来越高,但对其生活史和遗传特性了解甚微,而且目前尚未获得纯培养。  相似文献   
106.
豆科植物的根瘤和根瘤菌已为人们所了解,但菌根对很多人尚很陌生。其实它们两家还是亲戚呢。豆科植物的根瘤是根瘤(细)菌与豆科植物根系建立的一种共生体;而菌根则是真菌与植物根系构成的互惠共生体。前者家族成员比较少,而后者家族庞大。菌根有外生菌  相似文献   
107.
从盆钵培养、双相培养和纯培养3个层次讨论了当前探索丛枝菌根(AM)真菌培养特性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当前培养AM真菌的动向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8.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AM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淼焱  刁志凯  梁美霞  刘润进 《生态学报》2005,25(10):2744-2749
农业生态系统复杂庞大,是由如麦田生态系统、水稻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地生态系统等组成的一个复合生态系统。重点介绍农业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AM)和AM真菌多样性,探讨农业生态系统中调控AM真菌多样性的途径以及今后研究的动向。  相似文献   
109.
菌根食用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超  陈应龙  刘润进 《菌物学报》2011,30(3):367-378
与植物根系共生的菌根食用菌(edible mycorrhizal fungi,EMF),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总结了菌根食用菌(EMF)种质资源分布与利用、生理与生态学研究、驯化与栽培技术研究最新进展,分析了我国EMF开发利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了EMF研究动向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0.
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和棉花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s,AM)真菌:Gigaspora rosea Nicol.& Schenck、Glomus mosseae(Nicol.& Gerd.)Gerdemann & Trappe和Glomus versiforme (Karsten)Berch对玉米和棉花植株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在正常供水和干旱条件下均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