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目的:探讨HMGB1在a2A-肾上腺素受体介导脓毒血症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方法:64大鼠建立盲肠结扎穿孔法(CLP)脓毒症模型,随机均分为以下两组:CLP组及CLP+马来酸钠组。各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2(T1)、6(T2)、12(T3)、24 h(T4)时检测大鼠血清TNF-、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IL-10含量。CLP24 h后检测肺组织干湿重比(W/D)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及HMGB1表达;并采用HE法进行肺组织学评分。结果:CLP+马来酸钠组T2时的TNF-水平明显低于CLP组(P<0.05);而HMGB1在T2、T3及T4均明显低于CLP组(P<0.05);IL-10在各个时间点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P+马来酸钠组肺组织W/D、MPO活性、肺组织损伤评分均明显低于CLP组(P<0.05)。CLP+马来酸钠组肺组织HMGB1表达明显低于CLP组(P<0.05)。结论:HMGB1参与了ALI的病理过程,a2A-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可以通过抑制HMGB1从而改善ALI时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2.
广西主要人工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其对淋溶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人工林各组分凋落物分解过程特征及其释放物质对淋溶水质的影响,恒温(28 ℃)培养条件下,在室内人工定期淋水模拟自然环境中凋落物的淋溶过程,对1年生和4年生尾巨桉、7年生杂交相思、13年生马尾松以及软阔林5种人工林的凋落叶、凋落枝、凋落皮进行255 d的模拟淋溶.结果表明:1年生和4年生尾巨桉各组分凋落物分解0~105 d的淋溶液色度和化学需氧量(COD)、总N和总P含量显著高于杂交相思、马尾松、软阔林,淋溶液pH值显著低于其他3种林分人工林;至255 d,1年生和4年生尾巨桉凋落叶淋溶液的COD累积量(193.9和212.8 g·kg-1)分别是杂交相思、马尾松、软阔林的4.2、4.0、4.3倍和5.3、4.4、4.7倍;1年生尾巨桉凋落叶质量损失率、N和P淋失率显著大于杂交相思、马尾松和软阔林,凋落皮显著大于马尾松,而凋落枝与后三者基本相当.1年生尾巨桉凋落叶和凋落皮比4年生尾巨桉更易被分解淋溶,但凋落枝差异不显著.5种林分凋落物不同组分间,凋落叶最易被分解淋溶,凋落枝难于被分解淋溶.尾巨桉凋落物淋溶液pH值与色度、CO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COD与色度、总N和总P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3.
红腹锦鸡肾的组织结构及EGFR、TGF-β、AQP-2在肾脏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红腹锦鸡肾脏的结构特征,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通道蛋白-2(AQP-2)在肾脏中的表达情况,应用组织学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5只红腹锦鸡肾脏的组织结构,检测了EGFR、TGF-β(TGF-β1,TGF-β2,TGF-β3)、AQP-2在肾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红腹锦鸡肾脏主要由许多肾单位、集合管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肾单位是肾脏功能结构的基本单位,它由一个肾小体和一个与其连接的上皮性肾小管构成。血管球由一团迂回盘曲的毛细血管丛构成,结构简单;肾小囊足细胞的突起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膜紧密相贴,三者构成肾小体的滤过屏障;近端小管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上皮细胞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细胞界限不明显,侧面有许多指状突起彼此交错,质膜内褶较少;远端小管上皮细胞基底面有丰富的质膜内褶;集合管上皮细胞有明细胞和暗细胞两种类型;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呈EGFR、TGF-β免疫反应阳性,集合管上皮细胞呈AQP-2免疫反应阳性。EGFR、TGF-β、AQP-2可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对肾单位的构筑、肾小管和集合管结构的稳定以及肾脏水的平衡等可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4.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 OTC)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模拟增温对川西亚高 山林线交错带绵穗柳生长和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OTC内日平均气温(地上12 m)在植物生长季中增加2.9 ℃,而5 cm土壤温度仅增加0.4 ℃;温度升高使绵穗柳芽开放时间明显提前、落叶时间明显推迟,叶寿命延长;OTC内绵穗柳叶面积和侧枝生长速率明显加快,比叶面积明显增加,而叶氮浓度却显著下降;OTC内绵穗柳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光呼吸速率和暗呼吸速率总体上呈增加趋势.综上所述,绵穗柳适应增温效应的能力较强,在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其分布的海拔高度有可能上升.  相似文献   
125.
楸树嫩枝扦插生根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插条的不同取材部位、不同激素组合以及不同扦插时间对4个类型(品种)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嫩枝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显示,取楸树嫩枝的梢部与中部作为插条,扦插生根效果较好;用1.0g·L^-1 IBA和0.5g·L^-1 NAA混合溶液处理的插条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45.43%;6月中旬是楸树嫩枝扦插的最适时期。4个楸树类型(品种)中,‘圆基长果楸’和‘豫楸1号’插条的生根能力较高,而‘金丝楸’的生根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26.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top chamber, OTC)模拟增温对植被影响的研究方法,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糙皮桦(Betula utilis) 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幼苗物候及生长特性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使岷江冷杉幼苗芽开放时间显著提前(15.2 d); 糙 皮桦春季芽物候期变化不显著, 而落叶时间明显推迟(19.7 d), 叶寿命延长(22.8 d)。与对照(CK)相比, OTC内糙皮桦叶面积和岷江冷杉叶片长度及两者侧枝生长速率都显著加快。模拟增温对两物种基径相对生长速率都表现为正效应, 增温对两物种枝叶特性及分布格局表现为不同程度 的正效应、负效应或无影响。不同功能型两物种对模拟增温响应方式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127.
利用RT-PCR方法,扩增了1998~2005年间分离的9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S1基因,对其进行了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序列分析表明,9株AIV NS1基因完整的阅读框均为654bp,编码217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4%~99.8%和93.6%~100%;9株病毒的NS1蛋白的C端均有13个氨基酸的缺失;进化分析表明,9株AIV属于A群,且形成一个独立分支,在该分支中,只有Ck/HN/A3/98株属于Ck/HK/Y280/97-like亚类,且与Ck/BJ/8/98的进化关系最近,其余8株属于Ck/SH/F/98-like亚类,说明Ck/SH/F/98-like亚类的H9N2亚型AIV在中国大陆的鸡群中广泛存在.NS1基因的进化及其编码产物的特性分析,为AIV的毒力变异、致病机制、药物靶位点的设计及鉴别诊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8.
环状RNA(circular RNAs, circRNA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细胞中具有调控基因表达功能的非编码RNA,具有结构稳定和组织特异性表达等特征. 有些circRNA分子富含微小RNA结合位点,可通过充当竞争性内源RNA的角色来发挥作用,如CDR1as对miR-7的海绵作用与肺癌、乳腺癌、胶质瘤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等疾病发生相关. cANRIL可通过影响多梳家族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大量circRNA的发现及其结构和功能的阐明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而且为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9.
Changes in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were studied after optic nerve crush in zebrafish (Brachydanio rerio) with retinal wholemount. There were approximately 40,000 to 56,000 cells in the retinal ganglion cell layer. The density of ganglion cells was divided into six classes and the area of highest cell density (central area) was located at the temporal area to the optic disc in normal fish. At the early regeneration stages after optic nerve crush, the percentage of lost cells increased gradually. Cell density had fallen first in the central area. At the late regeneration stages, there was an approximately 20% loss of ganglion cells during optic nerve regener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loss of cells may undergo apoptosis rather than necrosis. A wave of cell loss started in the central area and spread progressively further into periphery. The reason caused these changes may be due to temporal interruption of optic nerve function, recovery from crush and the ability to quickly regenerate in optic nerve of the fish.  相似文献   
130.
施肥对大棚甜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塑料大棚栽培的甜椒进行滴灌施肥,研究不同用量的氮磷钾肥料对甜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侧枝是甜椒硝态氮的敏感反应部位,且含量最高,叶片次之,果实最少,高量施肥对甜椒果实的硝态氮与可溶性糖含量没有产生不良影响,果实是甜椒糖分的主要贮存器官,其可溶性总糖含量在50%-55%范围内,高于叶片和侧枝,施肥量减少,果实中肌醇和蔗糖的含量增加,葡萄糖与果糖是甜椒果实主要的可溶性糖类,高量施肥削弱叶片的C素代谢作用,表现为抑制同化物淀粉在叶片的积累,粗淀粉在果实中的含量最高,叶片脂类含量均超过侧枝和果实3-4倍以上,可能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