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本文剖析了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重组人干扰素注射剂质量标准相关方法、检测限度和历史沿革;对比研究了与国外先进药典如欧洲药典的差距,包括相关物质、相关杂质分析、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比活性等方面;介绍了2015年版《中国药典》拟增修订主要内容,如增订报告基因法检测干扰素生物学活性、增订定量PCR法检测外源DNA残留量,加强"理化对照品"的管理,相关检定机构对国内生产企业的理化对照品进行了标定。本文还探讨了提高该类制品质量标准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2.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s)是一种嗜人体皮肤和黏膜的DNA病毒,约80%有性行为的女性可能感染HPV。宫颈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女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常见的恶性肿瘤,高危型HPV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则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HPV感染亦与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引起除宫颈癌外的其他泌尿生殖道肿瘤,以及消化道系统、呼吸道系统、眼科、皮肤等其他系统或器官肿瘤。对HPV感染所致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肿瘤病因和发生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3.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在细胞内严格寄生,因此它能引起哺乳类宿主(包括人类)细胞的感染。凋亡在宿主细胞与弓形虫的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未受感染的宿主细胞中,凋亡被间接机制所限制,因而宿主细胞能够对弓形虫发生炎症反应。与之相反,在被感染的宿主细胞中,由于凋亡信号级联反应直接受到了干扰,从而抑制了宿主细胞凋亡,这就有利于弓形虫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存和发育。值得注意的是,弓形虫调节和抑制凋亡的两种能力,需要一个精密的调节系统来调控弓形虫和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以维持弓形虫稳定的持续感染。重点从弓形虫有关的宿主细胞的凋亡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4.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在中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其致病机制是由于血吸虫卵沉积于宿主肝内,形成虫卵肉芽肿,导致肝纤维化。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免疫过程中,肝星状细胞、T细胞、B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现就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5.
孕激素是一种免疫调节分子,它主要通过与孕激素受体结合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大量研究证实,孕激素受体在多种淋巴细胞表达,孕激素在免疫调节中可诱导Th2细胞反应,抑制Th1细胞反应,抑制巨噬-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活力。血清孕激素水平降低,孕激素受体表达调节障碍将影响自身免疫功能的调节,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6.
衣原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感染人和动物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能够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h17细胞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在衣原体的免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Th17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功能研究很多,但Th17细胞在衣原体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仅就对Th17细胞在衣原体感染中的诱导、发生、发育、分化等机制和免疫调节效应的研究进展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7.
从波兰小麦与普通小麦感病品系‘中13’杂交后代中选育出小麦抗源材料WP6192,田间表现高抗白粉病,遗传分析表明其含有1对显性抗白粉病基因,暂定名为PmWP6192。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筛选多态性SSR标记,并用F2代群体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SSR标记Xgwm515、Xgwm249、Xgwm425、Xgwm372、Xg-wm630、Xbarc10、Xbarc220、Xbarc201和Xbarc353与PmWP6192基因连锁,相距最近的标记是Xbarc353,遗传距离为2.3cM。根据连锁标记所在的染色体位置,将PmWP6192定位于2AL染色体。通过基因来源分析和2AL染色体上已有抗白粉病基因的等位性分子检测,推断PmWP6192可能是1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  相似文献   
118.
吸入麻醉药虽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其分子作用机制和作用位点仍然不清楚。以秀丽线虫为模式生物在研究麻醉药的分子机制上有着众多优点,近年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以秀丽线虫作为模式生物时麻醉终点的选择主要有两种:使用大于临床浓度的吸入麻醉药,使秀丽线虫停止运动作为麻醉终点和使用接近临床浓度的吸入麻醉药,使秀丽线虫行动变得不协调和迟缓作为麻醉终点。这两种研究方法已经发现一些与吸入麻醉药敏感性相关的基因,如unc-79,unc-80,unc-9,unc-1,gas-1和unc-64等基因。这些基因主要表达于神经元,与神经突触、线粒体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9.
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mallubiq uitin related modifier,SUMO)修饰是与泛素化修饰类似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细胞信号转导、核质运输与转录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是公认的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通路。近年来研究发现,SUMO通过各种机制广泛参与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研究两者的关系,可能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找到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0.
c-jun是立早基因家族(immediate early genes,IEGs)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在包括癫痫在内的许多应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c-jun在癫痫发病机制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多种有效的抗癫痫治疗措施可以下调癫痫动物模型中c-jun的过度表达,从而发挥神经保护及抗癫痫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