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21.
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学术Google主题词为“气候变化”与“森林”的科技文献,根据全国范围的不同区域植被类型,运用整合分析方法就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在观测到的影响中,各个区域植被类型的树木物候、森林生产力与森林火灾方面的影响趋势大体相同,但森林地理分布影响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预计的可能影响中,各个区域植被类型的树木物候、森林生产力、森林碳储量、森林火灾方面的影响趋势大体相同,但森林地理分布、森林结构方面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后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2.
缪宁  刘世荣  史作民  马姜明  王晖 《生态学报》2013,33(13):3889-3897
保留木是指森林生态系统受到强度干扰后所存留的树木,保留木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维持和恢复具有多方面的生态效应。在生态系统的尺度上总结了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中保留木的各种生态效应,主要包括保留木对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附生生物多样性、动物活动和动物多样性、树木更新、空间结构)的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中,"绿树保留"的经营方式是基于保留木生态效益的实践应用,它可有效减少采伐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所造成的损失。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受到强度干扰后森林生态系统中保留木的多种生态效应,可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3.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其耦合关系的重要指标。为了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尺度不同植被类型的响应和适应特征, 对中国西南高山亚高山地区2000-2014年的9种植被类型的WUE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该研究基于MODIS总初级生产力(GPP)、蒸散发(ET)数据和气象数据, 估算西南高山亚高山区植被WUE, 采用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研究区植被WUE与气温、降水及海拔的关系。主要结果: (1)西南高山亚高山区2000-2014年植被WUE多年均值为0.95 g·m-2·mm-1, 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 增速为0.011 g·m-2·mm-1·a-1; 空间上WUE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 85.84%区域的WUE呈增加趋势。(2)西南高山亚高山区各植被类型WUE多年均值表现为常绿针叶林>稀树草原>常绿阔叶林>有林草原>农田>落叶阔叶林>混交林>郁闭灌丛>草地; 时间上, 各植被类型WUE均呈上升趋势。(3)西南高山亚高山区89.56%区域的WUE与气温正相关, 92.54%区域的WUE与降水量负相关; 各植被类型中, 草地WUE与气温的相关性最高, 有林草原WUE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高。(4)西南高山亚高山区典型的地带性顶极植被常绿针叶林的WUE具有较强的海拔适应性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4.
广西英罗港红树植物种群的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温远光  刘世荣  元昌安 《生态学报》2002,22(7):1160-1165
用生态样带和连续取样方法研究了广西英罗港红树植物种群的分布,结果表明,在360m长的生态样带中,从内滩海堤到外滩(无红树林的光滩),土壤的机械组成,养分和盐分含量均存在明显的梯度变化,0-20cm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速效磷,全盐分别是1.11%-6.67%,0.021%-0.136%,41.6-203.7mg/kg,0.0087%-0.0309%,2.78-14.32mg/kg和10.20‰-31.12‰,土壤砂粒,粉粒和粘粒分别是57.3%-89.6%,8.1-29.0%和2.3%-13.7%,除土壤砂粒含量与距离呈正相关外,其它测定因子均表现为负相关关系,随着与海堤距离的加大,红树植物种群的分布出现明显的差异,在距岸240-340m的滩面,以桐花树种群的重要值最高,其重要值指数变化在91.66-175.02之间,向陆地演进,其种群的重要值逐渐减少;在40-220m,红海榄种群占居明显优势,其重要值指数为110.66-264.86,在距岸0-30m的海滩,以木榄种群占优势,其重要值指数为213.16-250.53,白骨壤种群和秋茄种群的重要值都较低,这主要是它们的种群密度低所致,红树植物种群的分布表现为典型的过渡替代的交错分布,从海堤到外滩,木榄种群取代红海缆,红海榄种群取代桐花树,桐花树种群取代白骨壤,这种交错分布是通过连续演替方式实现的,集合环境梯度分析表明,由海堤到外滩,白骨壤种群和桐花树种群沿集合环境梯度分布的峰值为1,秋茄的峰值为2.5,红海榄的为7,木榄为10,说明白骨壤种群和桐花树种群为向陆递减分布,属先锋种群,木榄为向海递减分布,属演替后期种群;秋茄和红海榄则为钟形分布,属演替中期种群,建立的红树植物种类-环境关系的回归模型,符合大面积海滩红树植物种群分布为过渡替代的交错分布的规律,生态样带和连续取样方法适用于红树林演替调查,是研究物种种群分布规律的好手段。  相似文献   
125.
四川西部川西云杉人工林非同化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刘兴良  宿以明  刘世荣  马钦彦 《生态学报》2003,23(12):2573-2578
采用分层切割法取样 ,测定川西云杉人工林非同化器官营养元素含量。非同化器官 N、P、K、Ca、Mg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均呈现干皮 >枝 >根 >干的规律。随枝条年龄的增加 ,枝条中 N、P、K含量随之降低 ,Ca增加 ,Mg变化不明显。随树高度的增加 ,冠层枝、干、树皮 N、K呈增加趋势 ,且均呈显著直线相关 ,Ca显著降低 ,P、Mg变化不明显。随林木根径的增加 ,根系营养元素含量均呈降低的趋势。32年生川西云杉个体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为 31 .1 61 kg和 2 68.693g,其中根、干、皮、枝和叶生物量分别占总生物量的1 4.82 %、42 .2 3%、9.98%、1 9.69%和 1 3.2 0 % ,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占总量的 8.33%、1 6.93%、1 9.2 8%、2 6.2 6%和 2 9.2 0 % ;N、P、K、Ca、Mg积累量分别占总积累量的 34.71 %、8.75 %、2 5 .79%、2 7.2 6%和3.49%。  相似文献   
126.
以米亚罗林区为例,利用森林样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方法,通过森林植被图与数字地形的叠加,分析了川西亚高山森林大规模采伐和更新后,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外貌与起源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类型分布的地形分异规律和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大规模采伐和更新后,森林植被类型的外貌与起源相关,老龄针叶林为保留下来的原始林,中幼龄针叶林为人工林,落叶阔叶林为天然次生林,而针阔混交林中既有天然次生的成分,也有人工、天然更新共同作用的成分.海拔2 800~3 600 m是米亚罗的主要伐区,森林恢复表现出坡向分异:人工更新的中幼龄针叶林主要分布于阳坡、半阳坡;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受天然更新的影响,主要分布于阴坡、半阴坡.老龄针叶林主要保留在海拔3 600 m以上.恢复过程中各种森林植被类型镶嵌分布,景观破碎化严重.  相似文献   
127.
基于地形和主风向效应模拟山区降水空间分布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孙鹏森  刘世荣  李崇巍 《生态学报》2004,24(9):1910-1915
在 ANUSPL IN和 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支持下 ,采用岷江流域内及周边地区共计 5 1个雨量站的 1988~ 2 0 0 2年各月连续观测数据 ,模拟产生岷江上游面积达 2 2 919km2的流域范围内月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栅格。为了体现当地季风方向和坡向之间的耦合效应 ,建立主风向效应指数 (PWEI) ,并从 DEM中提取海拔高度形成两个协变量 ,以雨量站的大地坐标位置作为独立变量。降水的模拟采用样条平滑技术 ,利用降水量值和 4个变量的统计关系拟合产生样条表面 ,并进而结合 DEM和 PWEI栅格产生空间分辨率达 5 0 0 m的降水量栅格。依据归一化交叉检验值 (GCV)确定平滑参数 ,并通过多次诊断运行实现平滑降噪 ,提高预测精度。统计结果表明 ,月平均降水量的预测误差变动在 15 %~ 4 2 %之间 ,是现有雨量站分布条件所能实现的较好的结果。雨季 (5~ 9月份 )的预测误差远小于旱季 ,表明东南季风对迎风坡面有明显的致雨效应 ,并因 PWEI的运用提高了模拟精度 ;旱季 PWEI效果不明显 ,降水分配主要依赖地形。和单纯利用海拔高度一个变量相比 ,增加 PWEI可使全年平均预测误差降低 3.0 %左右。  相似文献   
128.
岷江上游亚高山林区老龄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斌  刘世荣  张远东  缪宁  王晖 《生态学报》2008,28(7):3176-3184
中国川西亚高山森林中的天然林大部分为成过熟的老龄林,对其生物量动态研究有助于了解其碳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利用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27个固定样地数据,基于地上各器官生物量与树干胸径(D)和树高(h)的异速生长方程,估算了岷江上游亚高林山老龄林地上生物量密度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从1988~2002年期间,老龄林地上生物量密度净增量为(27.311±15.580)Mg·hm-2,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930±1.091 )Mg·hm-2·a-1,平均每年枯损率为(2 271±1.424)Mg·hm-2·a-1;(2)地上生物量变化受各径级保留木生长量、枯损量及进界生长量影响,其中20~40cm径级保留木生长量与生物量净增量最大,>80cm径级生物量增量最小,40~60cm和60~80cm径级生物量在调查期间净增量出现负增长.(3)岷江上游老龄林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具有时空异质性,同一样地在不同调查间隔期或同一调查期间不同样地间生物量变化不同,不仅有增量数值大小差异,还表现为生物量增量的正负差异.  相似文献   
129.
晶状体生化的研究——亚硒酸钠诱发大鼠白内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给出生后10日大鼠皮下注射亚硒酸钠,按隔日每公斤体重3.48mg(20μ moles)诱发大鼠产生白内障获得成功。我们也观察到此种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可见β_H、γ晶体蛋白降低,α晶体蛋白相对升高。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等电聚焦电泳发现γ晶体蛋白改变明显,这些变化和我们先前报告的腹腔注射半乳糖诱发大鼠白内障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0.
中国森林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刘世荣  郭泉水  王兵 《生态学报》1998,18(5):478-483
根据不同地理区森林生产力和气候环境变量的数据构建了中国林林气候生产力模型,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气候变化对中国森要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构建的模型中,除海拔高度与净生产力的相关模型外,其它模型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模型的似合曲线变化,基本反映了中国森林现实力的地理分布格局;中国森林生产力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气候环境中的水热条件,水分条件是决定中国大部分地区森林生产力水平和地理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