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青海豌豆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及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豌豆极腐病是青海东部干旱地区豌豆生产上的一种新病害,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致使豌豆产量遭受严重损失。根据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青海豌豆根腐病病原真菌是由茄镰刀菌、尖孢镰刀菌、豌豆丝囊霉、根串珠霉、立枯丝核菌、腐霉、链孢粘帚霉等复合反染所引起的。经回接试验:镰刀菌和豌豆丝囊霉对豌豆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腐霉及其他病原菌则有加强腐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徽州稻区作为我国白背飞虱北迁与南迁的重要中转站之一,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分析其中、晚稻田白背飞虱种群动态及虫源性质,对皖南稻区乃至江淮稻区白背飞虱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长翅雌虫卵巢解剖,研究了徽州稻区白背飞虱种群消长及虫源性质。运用GrADS和ArcGIS分析2009年白背飞虱主要迁入期的天气背景,并利用HYSPLIT轨迹模拟平台对主要迁入期进行数值模拟和虫源地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徽州稻区白背飞虱在中、晚稻以第3代危害为主。中稻田第2—4代白背飞虱属于基本迁出型,同时第3代前半期还存在部分滞留本地繁殖或者是外地白背飞虱迁入现象;而晚稻第3代后半期白背飞虱属于基本迁入型,第4—5代属于基本迁出型。风切变、下沉气流和强降水可作为徽州稻区预测白背飞虱迁入的气象背景。2009年徽州稻区白背飞虱虫源地主要分布在湘南、赣中及赣南。  相似文献   
13.
A family of moving 'random-line' patterns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study the directional tuning of 91 single units in cat primary visual cortex (V1).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well-known orientation-dependent mechanism, there is also some kind of orientation-independent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direction selectivity. The directional tuning of the neurons var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crease of orientation or non-orientation element in the stimulus.  相似文献   
14.
东北主要林区针叶林下外生菌根真菌及生态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盂繁荣  邵景文 《菌物系统》2001,20(3):413-419
采用标准地调查和路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在长白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主要针叶林内,对岳桦-云杉林等12个主要针叶林型的外生菌根真菌进行了调查。经对采集标本整理鉴定,计有19科43属163种外生菌根真菌,其中长白山18科39属135种;小兴安岭16科35属116种;大兴岭11科22属50余种,它们在各林型下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其种群组成和分布的多度与林木的组成、土壤和地形条件,如海拔高度、坡高和坡度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Spiral and translation stimuli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 properties of cat AMLS (anteromedial lateral suprasylvian area) neurons to optic flow.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cells could be significantly excited by the two modes of stimuli and most responsive cells displayed obvious direction selectivity.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find a visual area in mammalian brain preferring rotation stimuli. Two representative hypotheses are discussed here on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optic flow analysis in visual cortex, and some new viewpoints are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角度插入微电极,定量分析了猫后内侧上雪氏区(PMLS区)细胞对运动光棒方向偏好的组织特征。结果显示:垂直于皮层表面相继记录的细胞,最优方向倾向于相似,其变化率显著低于电极平行或倾斜于皮层表面的测量值。提示该区细胞对运动刺激的方向选择性以垂直于皮层表面的“功能柱”的形式组织起来。在柱内最优方向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0月6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现任主席、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StainGrilner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做了题为“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的报告。在会上,他首先介绍了诺贝尔奖的起源和诺贝尔的生平等背景知识。他强调指出诺贝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酚AF胁迫对斑马鱼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半静态染毒的方式暴露受精卵7d(0、5、50和500μg/L),通过显微观察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孵化率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50、500μg/L BPAF暴露影响斑马鱼胚胎72 h孵化率,分别下降44.97%、49.44%;下丘脑trh基因在各暴露组无明显变化,而下丘脑crh基因在胚胎(幼鱼)期各暴露组分别上调了44.14%(40.45%)、38.55%(95.17%)、70.65%(83.25%);胚胎期垂体tsh-β基因表达水平在50、500μg/L浓度组显著上调,而幼鱼期tsh-β基因表达水平仅在50μg/L暴露组显著上调。[结论]双酚AF胁迫能够降低斑马鱼胚胎72 h孵化率,crh基因对BPAF胁迫较敏感,最低有影响浓度LOEC为5μg/L。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克隆枸杞VDE基因的全长cDNA,通过对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表达产物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位点并验证其功能,为研究枸杞紫黄质循环的作用机理打下基础。方法: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和RT-PCR方法克隆枸杞VDE基因全长cDNA序列,生物软件分析VDE的生物学信息。构建VDE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VDE,转化大肠后用IPTG诱导VDE过量表达;并构建体外反应体系对VDE表达蛋白酶功能进行验证。结果:LcVDE基因的ORF长1 413bp,编码的蛋白由47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53.61kDa,等电点为5.77。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枸杞VD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过量表达。克隆基因表达蛋白进行紫黄质的脱环氧化反应,吸收光谱和HPLC的分析结果表明,表达蛋白催化了紫黄质的脱环氧化反应。结论:克隆得到的VDE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紫黄质脱环氧化酶的的功能与活性。  相似文献   
20.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辅助生殖技术已成为不孕不育的有效治疗手段。子宫内膜作为“土壤”,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是胚胎成功植入、健康发育的关键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近年来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基础研究相应地极大促进了临床诊断流程和治疗路径的迭代。该文从子宫内膜在周期性修复、微生态平衡和胚胎着床中的生理功能出发,聚焦损伤、感染、非生理水平激素影响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的病理因素及其相应诊疗措施,关注与子宫内膜相关的辅助生殖后妊娠期并发症和子代健康,从子宫内膜的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角度,探讨进一步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新角度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