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外源硒对大豆产量、植株氮磷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价态外源se对大豆产量、N、P含量及与N、P代谢密切联系的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浓度为0.25和0.5μg·g^-1土的Se^4+和Se^6+后,大豆产量、含N量及土壤脲酶活性增加,大豆含P量和土壤磷酸酶活性降低.当Se^6+浓度为0.5μg·g^-1土时,大豆植株含N量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抛物线相关关系;Se^6+浓度为0.25μg·g^-1土时,大豆植株含P量与土壤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抛物线相关关系。Se^4+处理的大豆N、P含量和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2.
土壤硝化作用的抑制剂调控及其机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既要保证氮肥在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中的促进作用,又要保证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减轻氮肥污染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氮素在土壤中的生物化学转化过程入手,通过抑制剂的施用来调控氮素的转化,减缓硝化过程的进行,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从硝化抑制剂的定义、筛选硝化抑制剂的条件、国内外较受关注的硝化抑制剂品种以及硝化抑制机理等几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3.
转Bt基因作物种植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转Bt基因棉花和水稻的盆栽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与非转Bt基因原始对照相比,转Bt基因水稻短期种植30 d和转Bt基因棉花种植一个生长季后土壤中全碳和全氮以及碱解氮、速效磷、有效硫含量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表明转Bt基因作物的种植短期内对土壤主要营养元素循环和平衡的扰动是微小的.  相似文献   
44.
常吉英  武志杰 《蛇志》2000,12(3):7-9
目的:研究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及用药剂量,方法: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20ml静滴,每天1次,共14天,观察组基础治疗同对照组,另在发病6-72h内加用降纤酶10u加生理盐水150ml静滴,30-60min滴完,每天1次,以后隔日静滴降纤酶10u,共3次,总量达30u,5天为1疗程,不用其他抗凝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14、28天采用ES  相似文献   
45.
土壤水解酶类催化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土壤水解酶是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重要的酶类,参与了土壤中为数众多的重要生物化学反应,与土壤中多种营养元素转化密切相关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常用来阐明其催化过程的特性、酶的本质属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研究土壤水解酶动力学特征对探讨其来源、性质及影响因素,对进一步调控多种营养元素参与的反应过程有着重要意义。文中概述了土壤水解酶的种类及其参与的生物化学反应;探讨了土壤水解酶动力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了土壤水解酶催化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微创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踝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氧化损伤与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老年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常规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式踝关节融合术,实验组采用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清氧化损伤指标肌红蛋白(MYO)、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水平,骨代谢指标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BGP)、降钙素(CT)水平,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清MYO、IMA、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0.48±2.59)ng/mL vs.(27.07±2.97)ng/m L,(65.68±8.20)U/L vs.(74.27±9.01)U/L,(5.01±1.03)nmol/L vs.(9.64±2.17)nmol/L](P0.05),血清TA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1.40±2.50)kU/L vs.(7.36±1.03)kU/L](P0.05);血清ALP、BG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3.28±12.47)U/L vs.(90.53±10.02)U/L,(11.08±1.42)ng/L vs.(8.01±1.23)ng/L,(61.39±5.87)ng/L vs.(50.28±4.92)ng/L](P0.05),ACP、PT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21±0.60)U/L vs.(8.03±0.92)U/L,(42.95±5.38)ng/L vs.(60.49±6.92)ng/L](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6±0.23)分vs.(3.79±0.67)分](P0.05),AOF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3.02±6.28)分vs.(65.58±5.13)分](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6%(3/45) vs. 20.41%(10/49)](P0.05)。结论:微创踝关节融合术可调节老年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骨代谢,增强骨密度,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制备人突触囊泡蛋白2C(SV2C)单克隆抗体。方法:纯化SV2C/L4蛋白,免疫BALB/c小鼠并制备杂交瘤细胞,筛选针对SV2C/L4的特异性抗体,鉴定亚型及测定效价;选取效价最高的抗体进行大量制备,并经SDSPAGE、Western印迹、间接ELISA和动物实验对抗体纯度、特异性、亲和力及中和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得到纯度大于95%的SV2C/L4蛋白,经2轮筛选共获得13株鼠单抗,抗体重链大多为IgG1、IgG2a型,轻链均为κ型;选取效价最高的30号抗体进行大量制备,纯化后抗体的纯度大于99%,亲和力为6.7 nmol/L,中和活性为100 LD50/mg。结论:筛得1株高亲和力、具有中和活性的特异性SV2C鼠单抗,为肉毒中毒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阐明Bo NT/A受体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金属离子诱导下感受态细胞形成的机理及揭示转化发生的机制,分别用Ca~(2+)和Sr~(2+)(0~140mmol/L)制备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并转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a~(2+)和Sr~(2+)诱导的感受态细胞的效价不同,两种金属离子对大肠埃希菌细胞内外膜的通透性均有较大影响,但细胞内外膜的改变程度与转化率无直接关系;电镜结果显示,未处理的细胞呈簇聚集发生粘连现象,感受态细胞整体呈分散状态,局部发生聚集,而转化后的细胞独立存在,边缘异常清晰。  相似文献   
49.
摘要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哺乳动物的雷帕霉素(mTOR)信号通路探究半枝莲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7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半枝莲总黄酮低剂量组(半枝莲L组)、半枝莲总黄酮中剂量组(半枝莲M组)、半枝莲总黄酮高剂量组(半枝莲H组)、control组、LY294002组,每组10只,剩余10只大鼠作为sham组。半枝莲L、M、H组分别给予半枝莲总黄酮0.1、0.2、0.4 g/kg溶于2 mL生理盐水灌胃,control组给予尼莫地平0.3 g/kg溶于2 mL生理盐水灌胃,LY294002组给予半枝莲总黄酮0.4 g/kg溶于2 mL生理盐水灌胃,同时侧脑室注射PI3K抑制剂LY294002 20 μmol/L,模型组和sham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积水量、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学变化、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脑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结果: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丙二醛(MDA)水平比较,模型组明显高于sham组,半枝莲L、M、H组、control组均低于模型组,且半枝莲H组优于半枝莲L、M组,但LY294002组高于半枝莲H组(P<0.05);各组大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和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比较,模型组明显低于sham组,半枝莲L、M、H组、control组均高于模型组,且半枝莲H组优于半枝莲L、M组,但LY294002组低于半枝莲H组(P<0.05)。结论:半枝莲总黄酮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对CIRI大鼠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且高剂量半枝莲总黄酮的改善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50.
以中国科学院辽宁沈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连续两年的试验平台为依托,以潮棕壤为供试土壤,开展了稳定性氮肥配合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及N2O和CH4排放的影响研究,设置对照(CK)、尿素(U)、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I)、秸秆还田(S)、秸秆还田+尿素(S+U)、秸秆还田+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S+U+I)6个处理.结果表明: 与CK相比,尿素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N2O和CH4累积排放及全球增温潜势.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与尿素配施可显著减缓N2O的累积排放.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N2O和CH4累积排放、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S+U+I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U+I处理产量略低于S+U+I,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小.秸秆单独还田处理作物产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在东北潮棕壤发育的水田中,S+U+I和U+I是相对较优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