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以人工合成的多肽PGAT为底物,鉴定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膜TPK。首次发现IATPD对该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约为300μmol/L;改变其底物浓度,测定酶活性并应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作图,结果表明,IATPD对该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与ATP呈竞争性,与PGAT呈非竞争性。  相似文献   
992.
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东北粮食主产区的典型区域吉林省为研究对象,基于构建的胁迫-状态-免疫(S-S-I)与活力-结构组织-恢复力(V-O-R)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最优组合赋权法、综合评价模型、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灰色斜率相似关联度诊断模型对2000—2011年吉林省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格局以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时间特征上,2000—2011年吉林省农业生态健康等级从“不健康级”状态向“较健康级”状态转变,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正逐步提高.空间特征上,2000—2011年吉林省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空间差异日益显著,中部地区的农业生态健康水平保持不变,东南部与西部正逐渐提高.吉林省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提高的主要贡献因子是经济驱动、环境治理与社会发展,主要障碍因子是生态压力、组织结构与投入能力等.最后,提出相关措施进一步改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93.
994.
183例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液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是电离辐 射效应的敏感指标之一。急性辐射损伤时可以 利用染色体畸变,作为“生物剂量计”估算所受 辐射剂量。虽然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中的染色 体畸变明显高于正常人,但由于所接触的射线 种类、棍射剂量、受照部位和防护条件等许多因 素的不同,所以目前对职业性放射性工作人员 染色体畸变和累积剂量、临床表现之间关系以 及诊断上的意义尚难得出明确结论。本文通过 对183例各工种放射性工作人员和70例正常人 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对临床诊 断意义和诊断标准提出看法,并加以初步探讨。 液固定,制片,姬姆萨氏液染色。每一样本平行 做二个培养瓶。  相似文献   
995.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草地和森林害虫,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掌握黄脊竹蝗的食性偏好可为其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选取10种禾本科植物: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高丹草Sorghum hybrid sudangrass、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Piper) Stapf.、扁穗雀麦Bromus cartharticus Vahl.、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 Beauv.、玉米Zea mays L.、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Munro) Keng f.、刚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Carr.) A.‘Viridis’、箭竹Fargesia spathacea Franch.,研究黄脊竹蝗不同龄期的跳蝻及成虫取食能力、取食偏好、取食频率与时间关系的差异。结果表明:黄脊竹蝗取食量随着龄期的增加而持续增加,跳蝻喜食禾本科牧草,2~5龄跳蝻取食最多的禾本科植物为白茅,3龄时开始出现暴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本研究拟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方法,用于检测大、小鼠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S.xylosus)。方法 本研究选择特异性gehM基因片段作为靶标合成了一套引物,建立了木糖葡萄球菌检测的qPCR方法。对木糖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和其他非目标菌进行特异性分析。将木糖葡萄球菌的DNA进行10倍稀释测定其灵敏度。用送检的样本进行了临床应用并测序验证,同时与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 仅木糖葡萄球菌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而其他非目标菌未出现,表明设计的引物对木糖葡萄球菌具有特异性,灵敏度为100 fg/μL,组内和组间重复性均小于3%。共检测60份临床样品,有5份样品扩增曲线为典型的S曲线,将该qPCR产物克隆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对,该序列与木糖葡萄球菌的同源性为99.63%,表明该样本木糖葡萄球菌核酸阳性,所检测样本阳性率为8.3%,而培养法的阳性率为6.7%,qPCR方法阳性检出率比培养法略高。结论 建立的木糖葡萄球菌qPCR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重复性好的优点,可用于实...  相似文献   
997.
叶锈菌胁迫下的小麦基因组MSAP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付胜杰  王晖  冯丽娜  孙一  杨文香  刘大群 《遗传》2009,31(3):297-304
内源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物胁迫为植物提供一种内在的表观遗传进化动力。研究生物胁迫下DNA甲基化的变异模式, 有助于全面理解DNA甲基化的表观调控生物学功能。小麦近等基因系TcLr19、TcLr41及其感病亲本Thatcher在苗期对叶锈菌生理小种THTT、TKTJ分别表现为小种特异性抗病反应和感病反应。文章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SAP)技术分析了小麦的甲基化水平, 同时比较了苗期在生物胁迫前后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模式。用60对MSAP引物对接种前后的小麦DNA进行全基因组筛选, 没有直接分离得到接菌前后的甲基化模式的差异, 结果初步表明, 叶锈菌并没有诱导稳定且特异的植物基因组DNA胞嘧啶位点的甲基化模式变化, 但发现TcLr41及其感病亲本Thatcher之间存在表观遗传学差异。  相似文献   
998.
999.
人工饲养川金丝猴流产死产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的川金丝猴,在繁殖过程中流产死产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在饲养条件下强烈的应激刺激,分娩时脐带缠绕成结或脱垂,迫使胎儿在娩出前即行肺呼吸吸入羊水窒息死亡,和年老带病的雌猴配种是造成流产死产的主要原因,基本上可以排除传染性疾病所致。  相似文献   
1000.
分子生态学方法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的核酸技术正在给生物学的研究带来新的革命,它使人们对于生命现象的研究更为深人,成为揭示生物科学规律的有力手段。自1985年Pate等以核酸测序技术研究微生物的生态和进化问题以对],对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往对微生物的认识基于对微生物的培养和纯种分离技术,而在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99.5%~99.9%的种类至今尚是不可培养的[‘],成为正确认识微生物生态系的严重障碍。分子生态技术的应用克服了培养技术的限制,对样品进行客观的分析,更精确地揭示微生物种类和遗传的多样性。因此,该技术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