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5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31.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作为花色苷代谢途径下游的关键酶,对植物花色苷的合成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以日本蛇根草(Ophiorrhiza japonica)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一个DFR基因(OjDFR3),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OjDFR3蛋白的性质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完成该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重组蛋白的制备与纯化,为深入揭示日本蛇根草DFR基因的功能以及花色苷的合成与调控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成功克隆获得一个DFR基因(OjDFR3);序列分析显示,OjDFR3基因cDNA全长为1 071 bp,可编码35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39.52 kD。(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jDFR3基因编码形成的蛋白由20种氨基酸组成,其中亮氨酸含量最多,不存在信号肽,是一种亲水性蛋白,定位在细胞质的可能性最大,三级结构由α螺旋、延伸链、无规则卷曲组成。(3)原核表达分析显示,重组质粒pET32a-OjDFR3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其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37℃、4 h、IPTG浓度为0.8 mmol/L,同时在100和200 mmol/L咪唑洗脱下的蛋白纯度最好。(4)按照上述最佳条件,制备并获得了大量浓度和纯度较好的蛋白。  相似文献   
832.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在细胞增殖、发育、分化、代谢、信号转导以及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ncRNA在胞内病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一方面ncRNA是细菌代谢、群体感应和毒力因子表达的调控因子,与胞内病原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另一方面ncRNA在调节宿主抗胞内病原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ncRNA如何调节宿主免疫应答将有助于胞内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就非编码RNA在胞内病原菌免疫逃逸和致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33.
目的分析3年来我院患者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并有助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对2010年至2012年我院各类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获得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WHONET5.3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计369株,其对多黏菌素B无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彬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6.81%~22.73%),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32.47%~73.38%)。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上治疗该菌感染时应根据药敏检测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34.
设计苜蓿-麦邻作与麦-麦邻作的农田界面捕食性天敌空间分布对比试验,在距离交接界面3、6、9、12、15、18、21、24和27 m处设诱集小区,采用陷阱法诱集调查地表步甲和蜘蛛种类与数量.结果表明: 不同界面麦田边缘地表步甲和蜘蛛物种多样性和多度都表现出一定的边际效应.苜蓿 麦界面15~18 m范围内边际效应明显,超过20 m, 边际效应逐渐消失.麦-麦界面的边缘效应明显弱于苜蓿 麦界面.苜蓿的刈割使苜蓿田中的天敌向邻作麦田迁移,苜蓿刈割后10 d内,邻作小麦田20 m内地表步甲和蜘蛛种类和个体数都有所增加,其中个体数的增长幅度大、速度快.绘制了苜蓿-麦界面地表步甲和蜘蛛的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毛青步甲和星豹蛛)种群数量空间动态分布图,能直观地看出天敌由苜蓿向小麦田的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835.
水杨酸对枣树组织培养苗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0mmol/L、1mmol/L、5mmol/L、10mmol/L)对枣树一年生组织培养苗叶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树组织培养苗叶面喷洒不同浓度水杨酸可提高其叶片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以1mmol/L喷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36.
工业发酵过程中,细胞浓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参数,不但可以用来计算比生长速率、底物消耗速率、生物量产率和维持系数等参数,还可以及时判别是否有染菌等异常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837.
兴隆山圈养马麝的行为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焦点取样、扫描取样和连续记录等方法,对甘肃兴隆山麝场圈养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行为进行了长期的行为取样。应用行为多样性分析方法提取样本行为流的综合信息,采用行为多样性指数和矫正行为多样性指数作为检测指标,分析了圈舍面积和环境丰富性等圈养环境特征对马麝行为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性别、年龄、性活跃度和幼年经历等个体特征对其行为多样性格局的效应。结果表明:圈养设施的物理特征可影响马麝的行为多样性,圈养面积较大、环境丰富性较高的圈舍内的马麝行为多样性有相对较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934);雌麝的行为多样性明显低于雄麝(P=0.019);个体年龄(亦直接反映圈养时间)对雌麝行为多样性的降低效应极显著(P:0.001),但对雄麝没有影响(P=0.548)。马麝的行为多样性没有月间差异(雌:P=0.10;雄:P=0.109),可能与圈养环境及饲养管理等因子对行为多样性的影响有关。马麝的行为多样性格局同其性活跃度相关。繁殖失败的雌麝的行为多样性有比繁殖成功的雌麝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96)。幼年受到的哺育方式差异对野外捕获和麝场自繁的马麝的行为多样性未产生显著影响(雌:P=0.173;雄:P=0.306)。  相似文献   
838.
基于MaxEnt模型的三江源区草地濒危保护植物热点区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地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的青藏高原腹地, 是高寒草地生物多样性的集中分布区。但过去几十年中, 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高寒草地严重退化, 草地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威胁。本研究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模拟了三江源区40种濒危保护植物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热点分布区。根据最大熵模型估计结果统计, 目前三江源濒危保护植物的热点区面积89,438 km2, 主要分布于三江源东部和南部, 其中濒危物种大于30种的最热点地区面积485 km2, 主要分布于囊谦县、玉树市、班玛县、久治县和河南县。未来在增温增湿的气候变化情景下, 最大熵模型模拟的三江源区草地濒危保护植物的热点区将向西北部扩大, 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维持和提升。然而, 模型模拟还发现, 在囊谦县、玉树市、班玛县、久治县和河南县等县市, 均有濒危保护植物大于25种以上的热点区域未被重点保护区覆盖, 总面积为4,423 km2。这一区域被划分为可开展畜牧生产活动的一般保护区, 受到人为干扰的可能性较大, 应予以更多关注与保护。  相似文献   
839.
为了了解废弃铅锌矿石和钨矿砂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发掘其中的微生物新资源,采用3种培养基(R2A、无磷R2A、无磷R2A+Cd2+)分别对其中的可培养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再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获取相关的分类学信息,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从2种材料中共分离到可培养细菌152株。其中,废弃铅锌矿石中的可培养细菌涵盖了5个门、7个分支,分属于Alph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Deinococcus-Thermus、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Firmicutes,以Massilia、Methylobacterium、Deinococcus和Sphingomonas为主要类群;而钨矿砂中的可培养细菌涵盖了3个门、4个分支,分属于Alph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Firmicutes,以Methylobacterium、Massilia、Ralstonia和Microbacterium为主要类群。废弃铅锌矿石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和新分类单元发现率均大于钨矿砂,且两者的可培养细菌类群组成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向培养基中添加重金属Cd2+降低了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研究分离到的Cd2+耐受菌株主要属于3个属:Methylobacterium、Herbaspirillum和Ralstonia,其能耐受2 mmol/L Cd2+,是金属尾矿中重金属耐受菌的优势种群。研究结果为金属尾矿中微生物新资源的深入发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40.
为了确定Ca^2 信号途径是否参与、在哪一时期参与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过程的调控,用四种可从不同位点阻断 Ca^2 信号途径的抑制剂分别处理分生孢子,观察抑制剂对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过程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Ca^2 螯合剂 EGTA、Ca^2 通道抑制剂 Verapamil、抑制磷脂酶 C 活性的抑制剂 U-73122、影响钙调素与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作用位点的抑制剂 KN-93,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过程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同一浓度下,抑制剂对附着胞形成过程的抑制作用大于孢子萌发过程;抑制剂影响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过程在萌发早期(1-4h)最有效;在完全被抑制、不能萌发的孢子内出现了许多颗粒状囊泡;抑制剂可使附着胞形态明显变小甚至不能形成。以上结果表明钙信号途径参与了稻瘟病菌孢子萌发及疏水条件下附着胞形成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