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6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31.
猕猴属在中国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荣祖  全国强 《兽类学报》1991,11(3):171-185
  相似文献   
532.
Ting类的起源和一条新的杜内/维宪统界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oparastaffella素为狄南盆地古炭系标准地层分类下维宪维地层标志,发育于桂林地区的Eoparastaffella与新属Palaeoparastaffella,Pseudoendothyra构成早期Ting类演化谱系。  相似文献   
533.
转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烟草对桃蚜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将编码雪花莲外源凝集素成熟蛋白的cDNA GNA12和其前体蛋白cDNA GNA34插入到二元载体pBin438的双倍增强子CaMV 35S启动子或二元载体pBcop1的CoYMV启动子下游,分别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BGna12、pBGna34\,pBCGna12和pBCGna34。土壤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再生植株的PCR和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GNA基因已整合到烟草DNA中。Western blot分析发现pBGna34和pBCGna34的转基因植株能有效地表达外源GNA,表达量约占可溶性总蛋白的0.08%~0.15%,并且前体蛋白基因编码的蛋白在植物体内进行了正确的加工;而pBGna12和pBCGna12的植株几乎检测不到外源GNA的表达。有效表达外源GNA的pBGna34和pBCGna34的转基因植株具有较强的抗蚜活性,平均能够抑制桃蚜(Myzus persicae)45%~60%蚜口密度,有的高达90%以上。在转基因烟草中含双倍增强子的CaMV 35S启动子与韧皮部特异表达的CoYMV启动子介导GNA基因表达具有相似的强度,但它们的抗蚜活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34.
继1986年Mury等发现多次短暂的缺血再灌流(Ischemicreperfusion,IR)的刺激,可使心肌在即后经历的长时性IR中得到保护而提出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的概念以后,Marber等表明IP...  相似文献   
535.
“低等”金缕梅类植物的起源和散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本文根据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相统一的原理,讨论了“低等”金缕梅类植物的起 源和散布。 “低等”金缕梅类植物(Endress1989a的概念)包括下列7科:昆栏树科、水青树科、连香 树科、折扇叶科、领春木科、悬铃木科和金缕梅科。 该类群共有13种分布区类型,东亚区的南部和 印度支那区的北部是它的现代分布中心;根据化石证据及原始类群和外类群的分布分析,以上地区最 有可能是这类植物的起源地。 “低等”金缕梅类植物起源的时间至少可追溯到早白垩纪巴列姆期,较可 靠的化石证据说明悬铃木类植物在早白垩纪阿尔必晚期出现,而昆栏树科、水青树科、连香树科和金 缕梅科植物的出现均不晚于晚白垩纪。 最后,从环境变迁和生物演化两个方面探讨了“低等”金缕梅类植物现代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36.
湖北红点唇瓢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权炳  陈邦强 《昆虫知识》1993,30(3):171-174
该虫在重庆一年发生4代,以2~4代成虫越冬。3月上旬气温达14℃以上成虫开始产卵。9月下旬气温达19℃以下停止产卵。在平均21.5℃和24.5℃时完成一代各需77~80天和37~55天。田间成虫于5月中旬、7月中旬、9月中旬和10月下旬出现4次高峰。捕食矢尖价、桑盾蚧、米兰白轮蚧和柿绒粉蚧。在益害比为1:100~400时,放虫后65天,矢尖蚧虫口下降87.42%~94.36%。发现幼虫寄生蜂6种。  相似文献   
537.
盘县大洞的石器工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从层位及埋藏状况,原料,分类技术特征和与邻近地区同期文化对比等几个方面的对盘县大洞遗址1990-1993年出土和采集的石制品进行描述,另外,文中特别描述了一些可能代表勒瓦哇技术的制品并对这个东亚旧器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538.
噬菌体T7溶菌酶及其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噬菌体T7DNA为模板,PCR扩增T7溶菌酶基因,插入pBluescriptSK载体中,DNA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T7溶菌酶基因和已报道的序列无氨基酸水平上的差异。将T7溶菌酶基因分别拼接在烟草病原相关蛋白(PR1b)信号肽编码序列的3’末端和马铃薯卷叶病毒外壳蛋白(PLRVCP)基因靠近3’末端处,构建成两个融合蛋白基因。将T7溶菌酶及其融合蛋白基因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V221,蛋白电泳及溶菌实验表明,T7溶菌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其产物的表达量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20%以上,PLRVCP的表达量并没有因C端融合T7溶菌酶而提高,高等植物的信号肽在大肠杆菌中也能起分泌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539.
一、绪言 在前一报告中我们曾比较了产卵前、后蟾蜍输卵管中磷酸酶和粘多糖类的分布情况以及输卵管组织结构的种种变化。结果发现在这二个不同的生理时期里,输卵管不仅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异,而且磷酸酶和粘多糖类的分布也有很显著的变化。例如在产卵  相似文献   
540.
猿猴是我国的重要动物资源,分布区遍及我国的大半部,数量亦较多,其中猕猴类是目前多方面科学研究的试验动物,也有不少珍贵和稀有的种类,有着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的前途。因此,如何捕捉活猴,是值得调查研究和推广的课题。笔者自1959-1962年,参加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猴类调查工作组,在广西、海南岛、福建、江西、云南、四川、贵州等主要产猴地区的野外调查中,向猎民及老乡学习和了解了一些捕猴技术和方法。1960年曾参加中国畜产公司主持召开的全国九省、区捕猴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