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在清醒、肌肉制动状态下的大鼠,观察到单脉冲或重复脉冲刺激尾核头部的浅层(CaAS)对外侧缰核的痛兴奋神经元(LHPE)的自发放电和痛诱发放电都产生较强和有较长后作用的抑制作用。刺激隔区对 LHPE 也有抑制作用。CaAS 和隔区的作用可以在多数 LHPE 发生聚合,表现出较强的总和作用。这一结果提示,原属不同功能系统的结构在镇痛中有可能作为一个镇痛功能系统来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52.
953.
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研究的主要方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地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全部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并经常不断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更不同于土壤;也不是以土壤或地貌某一单项要素为主,它是全部自然要素长期作用、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它来源于“个体”而高于“个体”。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整体大于各部分相加的总和”,土地的性质取决于全部自然要素的综合特点。正是这种各要素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了土地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是为物质流与能量流相贯穿的动态开放系统。  相似文献   
954.
生态安全是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自然环境中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与效用,成为人们感知和评价生态系统结构或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同时为研究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两大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连接路径。目前,国内外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安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安全的理论内涵及方法体系,并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内在关系和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拓展的生态安全研究,以及将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结合应用的综合研究等3个方面系统性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发展初期的生态安全研究主要基于各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供需关系、权衡/协同关系和服务重要性等内在关系,二者的结合效果能通过耦合生态系统服与生态系统状态指标和相关模型得到改善,近年来将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结合应用的综合研究在区域规划管理等领域已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目前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与未来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5.
1970年左右即开始了植物基因工程的准备工作——改造Ti质粒为转化外源基因载体——至今已经十五载。这期间由于双元型或整合型Ti质粒载体系统的成功,并相继出现:PEG和/或电激法、微量注射法、花粉管通道法以及基因枪等的直接转化法。利用病毒和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日趋成熟的植物组培及植物体再生技术,植物基因工程进展的确令人惊叹。1983年以来,一批抗病毒、抗除草剂、抗虫、保鲜的转基因植物出现了,其中不少已进入大  相似文献   
956.
957.
迈向廿一世纪的生物工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58.
cry3A和vhb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构建了含cry3A和cry3A+vh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Cry3A和pBC3Vhb,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了马铃薯.对转化再生植株进行PCR和DNA印迹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且连续三代无性繁殖后转基因仍存在.ELISA分析表明cry3A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在单转cry3A植株中最高表达量达0.1%,转cry3A与vhb双基因株系中为0.065%.水涝试验显示,转双基因且vhb mRNA的RT-PCR呈阳性的马铃薯植株,对低氧胁迫有较好的耐受性,表明获得的上述转双基因马铃薯株系可能会具有很好的抗虫和耐涝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