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01.
视前区、下丘脑外侧区对外侧缰核“痛”单位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工作表明,刺激或损毁缰核可改变动物的痛阈(王绍、李淑捷等,1980),并从外侧缰核发现了与痛有关的神经元(王绍、江岩等,1980)。在痛觉调制的机能联系中,缰核可以调节中缝核(王绍、江岩等1980;Wang等,1977)、蓝斑核(王绍等,1981)的放电活动。而缰核是边缘——中脑环路中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它可以会聚许多边缘前脑结构的传入纤维(Miles等,1977)。其中,视前区、下丘脑外侧区的传出纤维直接分布于外侧缰核(Hamilton,1976)。而且电针信号可到达这两个区域(天津医学院针麻研究室,1977;孙文颖等,1979),刺激或损毁它们也可加强或削弱针刺镇痛(唐仲良等,1978;张家驹等,  相似文献   
302.
用萤光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针刺镇痛过程中大白鼠中脑中缝核的5-羟色胺(5-HT)和兰斑核的去甲肾上腺素(NA)萤光强度的变化。在电针刺激的动物中,对痛反应的甩尾阈和嘶叫阈都有明显提高;同时,中缝背核和中缝中央核的5-HT萤光强度都明显增强,兰斑核的NA萤光强度有所减弱,但变化不明显。本结果表明,中脑中缝核5-HT萤光强度的增强或5-ET浓度的升高与针刺镇痛有关。兰斑核的NA萤光强度虽无明显变化,但不能排除该核与针刺镇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3.
地理学的新领域——景观生态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生态学是德国地生物学家特罗尔(Carl Troll)在1938年提出来的。它的出现给了地理学以崭新的面貌,无限的生命力,使古老的地理学摆脱了描述、简单罗列的束缚,从而走上了系统分析的道路,向综合与集中的方向发展。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产生于两个科学观点的密切结合。一个是地理学上的景观,一个是生物学上的生态学。它来源于科学家置身于自然环境综合研究的成就。1966年,特罗尔给景观生态学下的定义是:“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中,优势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综合的诸作  相似文献   
304.
本文比较了硫氰化钾盐析法、硫酸铵分级盐析法、混合盐析法、直接超速离心法以及离子交换层析法等五种提纯人脐血干扰素方法的优缺点。从操作简便、纯度高、活性强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硫氰化钾盐析法和硫酸铵分级盐析法较为理想。经我们改进后的硫氰化钾盐析法和硫酸铵分级盐析法,可使人脐血干扰素比活性分别提高到2~6×10单位/毫克蛋白和1一1.4×10单位/毫克蛋白。经鉴定人脐血干扰紊是一种糖蛋白,其分子量为28,000。  相似文献   
305.
陈利顶  傅伯杰 《生态学报》1996,16(4):337-344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由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功能及动态变化。研究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对景观结构的影响,探讨人类活动的强弱对生物生境和资源分布格局的干扰,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我国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市为研究区域,通过选取景观多样性、优势度、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分离度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该区人类活动和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人类活动对景观多样性有较为明显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景观多样性降低。2)人类活动的强度与景观的破碎度成正比关系,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景观越破碎,其破碎度的值越大,人类活动越弱,景观破碎度的值越小。3)景观分离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较为复杂,表现为两个方面,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景观类型,如耕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景观的分离度与人类活动强度成反比关系,对于那些受人类影响遗留下的自然或半自然景观类型,如:草地、水域、盐碱地及荒地,景观的分离度和人类活动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306.
307.
刘见波  高光耀  傅伯杰 《生态学报》2023,43(4):1496-1505
随着气候变化黄土高原植被与坡面侵蚀关系面临更多复杂和极端降雨情景的挑战。以黄土丘陵区草地坡面为对象,选择3场当地典型降雨事件,研究植物冠层、枯落物和根系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及其对不同降雨情景的响应规律。事件-Ⅰ为短历时、高强度和大雨量,事件-Ⅱ为中等历时、强度和雨量,事件-Ⅲ为长历时、低强度和小雨量,3场事件分别代表2015—2017年侵蚀性降雨事件聚类分析后的3种情景。从多年次降雨事件尺度来看,冠层主要作用于降低泥沙浓度,减少了48.20%的径流含沙量,占总贡献率的53.03%,并贡献了约1/3的减流和减沙效应;枯落物的减流效应最高,减少了28.43%的径流量,占总贡献率的50.75%,其减沙的相对贡献率仅为26.41%;根系的减沙效应最高,减少了36.33%的土壤流失量,占总贡献的37.95%,远高于其减流相对贡献率(15.58%)。说明草地植物对土壤侵蚀的作用机制受到冠层、枯落物和根系的影响,各组分越完整,减流减沙能力越高。单次事件分析表明,由事件-Ⅰ、事件-Ⅱ到事件-Ⅲ,冠层的减流率和减沙率均为负值(-77.97%至-0.91%),相对贡献呈逐渐减小趋势;而枯落物和根系的减流率和减...  相似文献   
308.
1989年夏,辽宁省喀左县村民在帽儿山采石时发现一石灰岩溶洞的堆积物中含有哺乳动物化石,遂报该县博物馆。喀左县博物馆有关人员当即赴现场调查,收集到若十化石。同年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专人前往试掘,清理了剖面,并大致了解该地点的情况。1994年笔者等”进行了正式发掘,从地层中采集了一批化石。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1.地质概况化I-i地点位于喀左县兴隆庄乡章京营子村帽儿山的东坡半山腰上,距县城4km,地理座标为:东经119”口4旷;北纬4广《58”,海拔高度约3如米。帽儿山的地层均属奥陶系下统冶里组和亮甲山组,岩性…  相似文献   
309.
分析了高师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现状,提出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体系的构建途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310.
研究表明TGS往往与目的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密切相关,RNA沉默则由目的基因的mRNA特异,挫降解引起。植物体中诱导RNA沉默的外部因素有转基因和病毒。与传统的转基因技术相比,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 VIGS)是一种瞬时表达体系,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被广泛地用来研究植物基因的功能。就VIGS的研究进展做一个比较全面的综述。阐述了DNA和RNA病毒诱导植物基因沉默的机理,同时讨论了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鉴定植物基因功能的优缺点和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