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目的:基于钙黄绿素-铜(Ⅱ)荧光体系测定乙酰半胱氨酸。方法:在pH=8.0的Na2HPO.412H2O-KH2PO4缓冲液中,以492 nm为激发波长,520 nm为发射波长测定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荧光强度。结果:在pH=8.0的Na2HPO.412H2O-KH2PO4缓冲液中,二价铜离子与钙黄绿素配位引起荧光猝灭。由于乙酰半胱氨酸中巯基上的硫离子与Cu2+的亲和力很强,可从钙黄绿素-铜(Ⅱ)的络合物中夺取铜离子而使钙黄绿素游离出来,从而使体系的荧光得以恢复,并且荧光恢复的程度与加入乙酰半胱氨酸的量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结论:建立了一种测定乙酰半胱氨酸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6.0 10-6~1.4 10-5 mol/L,检出限为4.010-6 mol/L。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慢性肾功能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0年6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2例并随机分为2组:高通量透析(HPD()n=26)和血液透析滤过(HDF)组(n=26)。两组患者均每周透析2次,每次4h,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临床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毒症患者血肌酐、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PTH的清除作用及对血脂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KT/V及透析前后血BUN、Cr的下降率无显著性差异。HDF组透析1年后β2-MG较透析前增高(5.17±15.09)%,HPD组透析1年后β2-MG较透析前下降(12.32±3.2 7)%,P<0.0 1。HDF组透析1年后甲状旁腺激素较透析前增高(6.59±14.13)%,HPD组透析1年后甲状旁腺激素较透析前下降(19.07±5.27)%,P<0.01。HPD、HDF两组血磷下降率分别为(56.4 4±14.83)%、(43.94±17.96)%,P<0.05,HDF组患者透析1年后其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相比于透析前血清TG水平上升了(22.4 2±9.52)%,HPD组1年后TG较透析前下降(2 3.81±9.93)%,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β2-MG、甲状旁腺激素、对血磷的清除效果也优于血液透析滤过,对血脂代谢也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3.
94.
珙桐的引种繁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为保护、发展这一树种,对珙桐进行了引种实验和一系列的繁殖研究。  相似文献   
95.
甘青铁线莲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甘青铁线莲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时,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因素顺序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甘青铁线莲花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当温度为80℃时,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0(g:mL)、回流时间为1.5h时提取最佳。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为1.86%。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端粒酶抑制剂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其抑制端粒酶活性的可能机制,为端粒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荧光染料SYBR—Green I建立一种新的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FQ—TRAP法。利用FQ—TRAP法检测端粒酶抑制剂作用后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结果:端粒酶抑制剂作用后,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都有变化,其中以ASODN,EGCG,AZT抑制效果较明显。结论:端粒酶FQ—TRAP法是一种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都较好,可快速、简便及定量检测人端粒酶活性的方法,端粒酶抑制剂作用后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为端粒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应用灰度对比法的原理建立了计算机X线片蛋鸡骨放射密度法。结果表明,铝阶厚度与灰度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r=0.997),铝阶厚度变化可准确反映蛋鸡骨骼骨量变化,不同曝光条件对骨量值无明显的影响(P〉0.05)。该方法简便,精确,重复性好,经济,为研究蛋鸡骨质疏松症提供重要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形成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动态变化及595nm Vbeam激光照射的影响。方法:利用兔耳腹侧面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按不同时间段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瘢痕形成不同时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对比研究在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595nm Vbeam激光照射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上皮化后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反应率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至上皮化后4周达高峰。从上皮化后1周开始即可见到595nm Vbeam激光照射后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两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595nm Vbeam激光照射可明显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对兔耳腹侧面增生性瘢痕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9.
双子叶模式植物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抗非生物逆境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一方面可以验证异源抗逆境基因的功能,另一方面有可能获得抗非生物逆境能力提高的烟草新品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转基因技术,在验证抗非生物逆境基因功能、提高烟草抗寒、抗旱、抗盐和重金属等非生物逆境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它作物的抗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