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72篇
  6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将鹅源新城疫病毒ZJI株全基因组cDNA克隆通过酶切切下包含T7启动子区域和转录载体的片段,将其自身环化后获得约6.5kb的质粒。设计引物,利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在此质粒上T7启动子与NDV Leader序列之间突变插入额外的3个G碱基,将此突变最终引入到原基因组cDNA克隆中。应用RT-PCR技术从尿囊液中扩增NDV基因组F/HN基因区域部分片段,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smB I将扩增片段连接,最终将原cDNA克隆中相应片段替换下。测序结果表明,原基因组cDNA克隆中特定位置碱基  相似文献   
592.
家蚕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虫体克隆技术,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DpCPV-HN)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为质型多角体病毒1型。以家蚕春蕾×镇珠杂种F1代及自交的F2代4或5日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以纯化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对F1代幼虫的毒力测定为对照。结果表明:家蚕品种春蕾×镇珠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敏感,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能引起其感染发病;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感染家蚕品种春蕾×镇珠F1代幼虫和F2代幼虫28天后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885个和18个CPB(质多角体),前者为后者的49倍。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感染后的家蚕,其结茧率、化蛹率、羽化率、全茧量、茧层量和单蛾产卵数均有所下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单蛾产卵数与病毒感染剂量之间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593.
1.本研究工作自1953年开始至1956年,1957至1958年作了一些大量繁殖散放工作,均在山东青岛进行。通过室内外的饲养观察,了解苹果绵蚜寄生蜂一年发生代数、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田间与寄主的消长情况。通过生态条件的分析,找出寄生蜂不能全年抑制绵蚜发生为害的原因所在,然后根据米丘林的生物科学原理,运用远缘的种内杂交方法,提高当地寄生蜂的生活力,向苏联克里米亚地区引进寄生蜂进行杂交试验。证明有效之后乃在田间实际散放。通过1957年的调查,指出确实有效。对今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除利用分布区内的迁移,改善生物群落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2,绵蚜寄生蜂在青岛以老熟幼虫在寄主尸体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气温平均达6—7℃时变转为蛹,4月中旬气温平均达9—11℃时成虫羽化。一年发生10—12代。最少9代,最多可达13代。每代发育的时间长短与大气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其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2—27℃左右,大气相对湿度约在80—90%之间。较绵蚜要求的最适宜温湿度各为16.5—22℃及60—70%略高。这是年中绵蚜发生前期,寄生蜂不能控制它的主要原因之一。此蜂寄生性专一,在青岛田间以寄生苹果绵蚜为主,极少数能在加拿大白杨绵蚜上寄生。在人工强迫接种的情况下,能在榆树叶瘤蚜及野艾的绵蚜体上产卵并发育成长为老熟  相似文献   
594.
595.
以pcDNA3质粒为骨架,构建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I,HSVI)立即早期基因启动子指导外源蛋白转录的phIE真核表达载体,该质粒为外源蛋白的表达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通过插入us1编码序列,phIE-Us1被用于分析ICP22蛋白在病毒感染早期的功能;在多克隆位点插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编码基因构建phIE-CAT检测载体,应用于检测HSVI病毒蛋白Vp16及ICP22的功能,明确显示该质粒对于研究单纯疱疹病毒的基因转录调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6.
吴陶红  龙翠玲  熊玲  李娟  刘奇 《广西植物》2023,42(3):463-472
植物如何改变功能性状来适应环境一直是生态学的研究征点。为探究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叶片的适应策略,该文以茂兰自然保护区5个不同演替阶段(草本、灌木、灌乔、乔木和顶极群落阶段)优势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演替阶段的优势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与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正向演替的进行,土壤全氮(STN)含量、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土壤含水量(SWC)逐渐增加,土壤全磷(STP)含量和土壤全钾(STK)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土壤pH值整体呈减小的趋势。(2)随着植被演替的进行,叶面积(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厚度(LT)和叶片碳含量(LCC)逐渐上升,比叶面积(SLA)与叶片钾含量(LKC)则与之相反,叶片氮含量(LNC)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叶片磷含量(LPC)呈先降后升的趋势。(3)冗余分析表明,演替初期植物主要分布在土壤pH值高而STK、STP、SWC、SOM、STN相对低的环境中,群落内植物叶片采取高SLA、LNC、LPC,低LA、LDMC、LT、LWC的性状组合,演替晚期植物主要分布在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较高的环境,LDMC、LT、LA、LWC与演替初期相比呈上升...  相似文献   
597.
为研究2000年以来绝大多数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在非结构基因的第263~277位发生15个碱基缺失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构建H5N1 A/D/SD/04株HA、NA、NS的全基因表达/转录载体,以及NS的删除突变载体(m248),A/D/YZ/04株的NS基因表达/转录载体(848)和其补加15个核苷酸的NS突变载体(m848)。构建的载体分别与编码WSN(H1N1)内部基因载体进行组合转染,拯救获得4个具不同NS的重组的H5N1亚型流感病毒:RWSN-848和RWSN-m248在263~277位缺失15个碱基,RWSN-m848和RWSN-248则在相同位置不发生缺失。4个重组病毒的平均鸡胚繁殖效价(HA)、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MDT)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均无显著差异;但RWSN-848和RWSN-m248对6周龄SPF鸡的致病力明显高于RWSN-m848和RWSN-248。结果说明H5N1的NS基因在263~277位核苷酸发生缺失后,不影响重组H5N1在鸡胚中的繁殖性能,但提高了病毒对鸡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598.
云南巍山鸟道雄关2003年度鸟类环志研究简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3年9月17日至10月22日,在云南省巍山县鸟道雄关开展了秋季鸟类环志研究工作,累计环志鸟类5603只,计103种,分别隶属于10目20科。  相似文献   
599.
龙淑珍 《蛇志》2004,16(3):49-50
断肢再植术不仅需要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还需要熟练的护理技术的配合才能获得成功。我院从1996年开展这项再植术以来,手术成功率一直很高。现将我们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0.
孔石莼(Ulva pertusa)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防治有关病害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将孔石莼 (Ulva pertusa)经磷酸盐缓冲液抽提 ,2 0 %~ 75%硫酸铵分级沉淀 ,牛甲状腺球蛋白 - Sepharose4B亲和层析 ,可以从绿藻孔石莼中纯化出孔石莼凝集素 (UPL) ,在 PAGE上显示单一蛋白染色带 ,在等电聚焦电泳上显示单一蛋白染色带 ,其 p I为 8.40 .纯化后的 UPL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在 2 85nm,用 Sephadex G- 2 0 0分子筛层析测得其分子量为 1 1 0 4 7.该凝集素可以凝集人的 A、B、AB、O型红细胞 ,且凝集活性相同 ,在对人 (A、B、AB、O)兔、鲤、鲫的红细胞的凝集作用中 ,兔的凝集作用最强 .该凝集素凝集兔红细胞的作用不被 D-半乳糖、D-果糖、葡萄糖、蔗糖、甘露聚糖、γ球蛋白、卵清蛋白所抑制 ,仅被牛甲状腺球蛋白抑制 ,最小抑制浓度为 6.2 0 g/L.该凝集素在 p H4.0~ 1 0 .1 4范围内均有活性 ,但在p H6.50~ 9.51范围内活性较高 ,该凝集活性在 85℃加热 1 h,活力仍未改变 ,说明具有很强的耐热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