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植物保护剂保卫德对小菜蛾种群控制效应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外试验表明,植物保护剂保卫德(BIOACT-T35)对小菜蛾种群具有较好的控制效应,其显的控制机理主要表现在对成虫产卵的忌避作用和对幼虫的拒食作用。保卫德10.00ml/L处理对成虫的忌避率为81.43%,对幼虫的选择和非选择性拒食率为96.32%和93.17%,小菜蛾种群趋势指数I值由对照的18.2840降为1.9492,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1066。  相似文献   
52.
本文记述了中国泊卡小蜂属ProconuraDodd共 4种 ,包括新种阔颊泊卡小蜂ProconuraeurygenaLiu ,sp .nov.,新记录种豆象泊卡小蜂P .caryobori (Hanna) ,其余两种为亚洲泊卡小蜂P .asiaticaNarendran和石井泊卡小蜂P .ishiii(Habu)。新种阔颊泊卡小蜂采自海南 ,其主要特征为 :触角和后足腿节褐色 ;头顶较长 ;OOL∶POL为 1∶3;触角柄节达中单眼 ,约为梗节长的 3倍 ;柄后腹基部具向后会聚的一对短脊 ;第 1腹节背板光滑 ,无刻点。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53.
利用畜禽粪便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该文研究了以畜禽粪便为原料,接种固氮、解磷、解钾、除臭等多功能微生物,好气性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料的方法,研制了发酵槽的自动翻拌机等专用设施,确定了相关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54.
紫云英根瘤菌结瘤基因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辉  李阜棣 《微生物学报》1990,30(5):330-335
以根瘤菌nod ABC基因的结构同源性为依据,对紫云英根瘸菌结瘤基因(nod)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紫云英根瘤菌菌株7653R的nod基因同时存在于小质粒pR37653Ra和大质粒pRa7653Rb上;S52的nod基因位于小质粒pRa52a上;SR72的nod基因单拷贝位于小质粒pRa72a上,含有部分nod ABC基因的BamHI、HiadIII和Pstl酶切片段分别为22.4kb、11.9kb和2.2kb,EcoRl酶切片段为4.6kb和3.0kb;HR104的nod基因也是单拷贝,仅存在于小质粒PRal04a中,含有部分nod ABC基因的 BaraHI、EcoRL和Pstl酶切片段分别为 22.4kb、9.1kb和2.2kb。  相似文献   
55.
56.
为了研制百日咳抗体酶联检测试剂盒以调查吉林省2~8岁儿童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抗体水平。采用百日咳菌液经硫酸铵盐析、PBS溶液浸提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取的PT和FHA作为包被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羊抗人IgG,作为抗体制备ELISA试剂盒。并经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试验考查该试剂盒质量。结果显示,试剂盒敏感性可达0.0036 IU/m l;重复性较好,CV<4%。试剂盒置于37℃3d敏感性无明显变化。吉林省2~8岁儿童白喉、破伤风的抗体水平较高,百日咳的抗体水平相对较低。此方法制备的百日咳抗体酶联检测试剂盒的质量符合要求,可应用于临床检验与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57.
葫芦素B对美洲斑潜蝇成虫产卵和取食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洲斑潜蝇是严重危害瓜、豆类蔬菜的世界性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潜伏在叶表皮下的叶肉组织中为害,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本研究测定了葫芦素B对美洲斑潜蝇成虫产卵和取食的抑制作用。在非选择性试验中,当葫芦素B使用浓度为500~2000 mg/L时,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产卵抑制率达31.2~69.9%,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取食抑制率达61.7~64.9%;在选择性试验中,葫芦素B使用浓度达1000~2000 mg/L时,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产卵抑制率和取食抑制率分别为54.8~71.1%和57.2~65.2%;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葫芦素B可有效地抑制美洲斑潜蝇成虫的产卵和取食,减轻其幼虫的为害,为安全、有效地控制美洲斑潜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8.
【目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严重,通过分析景观多样性对小菜蛾种群及其天敌蜘蛛的影响,寻求一种可持续控制小菜蛾的方法。【方法】在福建省选择不同农业景观多样性的采样点,分析半径分别为25, 50, 100 m空间范围内不同景观类型组成,调查田间小菜蛾种群的丰富度、产卵量和取食量,以及天敌蜘蛛的丰富度,分析景观多样性对小菜蛾种群的影响。【结果】随自然生境比例增加,小菜蛾种群丰富度显著降低,其产卵量受到影响,但对其取食量没有显著影响,蜘蛛的种群丰富度也显著升高。主成分分析表明草地、林地和水域等生境面积都与小菜蛾种群丰富度呈负相关关系,且草地的负相关性最强。【结论】在半径小于100 m的空间范围内,提高农业景观多样性,特别是增加草地的面积,有助于提高对田间小菜蛾种群的控制。  相似文献   
59.
【目的】明确入侵害虫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胞质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2在肠道菌群稳态的维持和调控过程中的作用,将为靶向破坏肠道菌群稳态的害虫控制新策略研发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和作用靶标。【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RfPGRP-L2的序列特征。利用RT-qPCR分析RfPGRP-L2在健康红棕象甲4龄幼虫不同组织(头、脂肪体、表皮、前肠、中-/后肠、血淋巴)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经注射(注射1 μL OD600=1.6的菌液)和喂食(取食涂抹1 mL OD600=1.6的菌液的甘蔗薄片)两种不同方式分别感染后红棕象甲4龄幼虫肠道和脂肪体中的表达量;进行RfPGRP-L2原核表达,利用体外孵育方法检测重组蛋白RfPGRP-L2对大肠杆菌DH5α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凝集和抑菌活性;RNAi干扰RfPGRP-L2后,检测红棕象甲4龄幼虫血淋巴和肠道中大肠杆菌菌落数的变化;利用RT-qPCR分析RNAi干扰RfPGRP-L2后红棕象甲4龄幼虫脂肪体和肠道中抗菌肽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利用基于细菌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分析RNAi干扰RfPGRP-L2对健康红棕象甲4龄幼虫肠道菌群结构组成的影响。【结果】SMART预测发现红棕象甲RfPGRP-L2基因编码的蛋白中无跨膜结构域也无信号肽,这表明RfPGRP-L2是一种胞质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T-qPCR检测发现,RfPGRP-L2主要在健康红棕象甲4龄幼虫血淋巴、肠道和脂肪体等免疫组织中表达;被注射感染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6 h和12 h后,红棕象甲4龄幼虫脂肪体中RfPGRP-L2的表达量分别显著上调;被喂食感染大肠杆菌6 h后,红棕象甲4龄幼虫肠道中RfPGRP-L2的表达量显著增加。重组表达蛋白RfPGRP-L2能引起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凝集反应,这说明RfPGRP-L2能够识别这两种细菌。当RfPGRP-L2被干扰后,红棕象甲4龄幼虫对肠道和血淋巴中感染EGFP标记的大肠杆菌的清除能力显著弱于对照组;肠道中抗菌肽基因RfCecropin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健康红棕象甲4龄幼虫肠道中细菌的菌落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肠道菌群结构组成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红棕象甲体内胞质型肽聚糖识别蛋白RfPGRP-L2能够通过识别细菌并激活肠上皮细胞中相应的免疫信号通路促进抗菌肽基因的表达,从而介导对肠道菌群稳态的调控。  相似文献   
60.
【目的】活化蛋白激酶C受体1(receptor for activated C kinase 1, RACK1)参与了多细胞生物体中重要的信号传导,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本研究旨在克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RACK1基因PxyRACK1,调查其表达模式,明确其对小菜蛾化蛹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克隆PxyRACK1的全长cD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qPCR检测其在小菜蛾各发育阶段(卵、1-4龄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表达;通过dsPxyRACK1显微注射小菜蛾4龄幼虫进行RNA干扰,并检测RNAi后PxyRACK1及蛹期特异表达基因PxyBr-Z2/3的表达量;统计死亡率、化蛹率、平均化蛹时间以及蛹重。【结果】小菜蛾PxyRACK1(GenBank登录号: MW160739)序列全长为1 148 bp,开放阅读框长960 bp,编码319个氨基酸,具有7个WD40重复序列,每个WD40重复序列包含39~42个氨基酸。PxyRACK1在小菜蛾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4龄第2天幼虫中表达量最高,2日龄蛹中表达量最低。显微注射dsPxyRACK1 24 h后,处理组4龄幼虫中PxyRACK1和PxyBr-Z2/3表达量较对照组(dsGFP注射组)的分别显著降低了36.26%和83.46%,并且显微注射dsPxyRACK1导致试虫死亡率上升、化蛹推迟、化蛹率降低以及蛹重减轻。【结论】结果说明PxyRACK1参与调控小菜蛾蛹期变态发育。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小菜蛾变态发育的信号调控通路及开发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