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81.
嫁接对茄子根系分泌物中肉桂酸和香草醛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茄子根系分泌物中普遍存在肉桂酸和香草醛等化感物质.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嫁接对这两种物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嫁接降低了茄子根系对这两种物质的分泌,尤其是显著降低了对香草醛的分泌,与自根茄子相比,嫁接使根系分泌的肉桂酸最多降低68.96%,香草醛最多降低100%.在外源肉桂酸和香草醛胁迫下,特别在外源肉桂酸胁迫下,与自根茄子相比,嫁接促进了茄子植株的株高、茎粗,使叶绿素含量增加5.26%~13.12%,降低了根系电导率和MDA含量,提高了根系的SOD活性,明显缓解了肉桂酸的胁迫.  相似文献   
382.
基于遥感图像不同辐射校正水平的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南京市SPOT 5 HRG图像的地物反射率(PAC)、表观反射率(TOA)和灰度值(DN)影像,提取了4种植被指数(VI),即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转换植被指数(T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和修正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与地面实测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建立了36个VI-VFC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所有模型中,基于PAC级影像提取的NDVI和TVI的3次多项式模型最优;其次为基于DN级影像提取的SAVI和MSAVI的3次多项式模型,在VFC>0.8时其精度略高于前两种模型.这4个模型在植被中等密集区域(VFC=0.4~0.8)的精度高于植被稀疏区域(VFC=0~0.4).所建模型可通过中间模型的联结,进行推广使用.在基于VI-VFC关系建模过程中,基于遥感影像不同辐射校正水平提取植被指数,有利于充分挖掘遥感影像信息,进而提高VFC估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383.
人畜生病主要是免疫功能降低,血清中CIC水平升高是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的标志,多种免疫性疾病与CIC增高有关。哈慈五行针实验组血清中CIC水平显降低,比对照组降低26.8%。经医学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表明哈慈五行针双极透针法针灸的结果使机体免疫功能增强。试验数据显示T细胞、B细胞、NK细胞活性、IL-2(A值)等均显提高。T、B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IL-2是免疫细胞相互网络中重要的细胞因子,它们的提高证明哈慈五行针具有明显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4.
茄子/番茄嫁接植株的生理特性及其对黄萎病的抗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以能降低茄子植株黄萎病病情指数的番茄为砧木嫁接茄子,结果表明,嫁接后的茄子植株光合作用速率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增大;叶片中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增大,水势降低;根系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根系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385.
利用RAPD技术对珍稀濒危植物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 Hook . f.)遗传多样性水平、分布、濒危原因及物种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 海南粗榧在海南岛的5个取样地点表现出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 2. 海南粗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所占比例有很大差异,绝大部分变异分布于种群内(DNA多样性为85.1%);种群间仅有较低程度的分化;3. 人为砍伐、植被破坏、台风、被食及遗传漂变是海南粗榧遗传多样性低水平的主要原因,也是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4. 对于呈零星分布的濒危植物海南粗榧的研究与保护,应充分考虑个体小环境之间的差异,考察影响小种群的随机因素;5. 应采取有力措施,就地保护现有种群,并寻求适当的方法迅速扩展种群,降低基因丧失率;选择遗传多样性较高且破坏相对较小的黎母岭种群作为保护重点;同时应加强对其他种群的保护与管理;6. 海南粗榧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在不同引物之间有较大差别;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则是种群间的变化大于引物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386.
对三角帆蚌HSP70基因序列进行全长克隆及其分子生物学分析,并检测其在不同水温刺激下鳃组织中的表达变化。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获得三角帆蚌HSP70基因(HcHSP70)长片段,采用3'RACE对其进行了3'末端克隆,经拼接得到HcHSP70 cDNA全长序列。采用多种分子生物学软件对HcHSP70 cDNA全长序列进行了特征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其组织分布,并结合Western-blot技术检测蚌鳃中该基因mRNA与蛋白经不同水温刺激后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HcHSP70 cDNA全长为229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974 bp,编码65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大小为71.6 Ku,pH7.0时的理论等电点为5.61。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HcHSP70氨基酸序列含HSP70家族的3个标签序列(I9DLGTTYS16、I197FDLGGGTFDVSIL210和I336 VLVGGSTRIPKVQK350),与长牡蛎及泥蚶的HSP70同源性最高(9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HcHSP70在鳃、性腺、肝胰腺、外套膜及肌肉等5种被检组织中均有表达,以肝胰腺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blot技术检测皆表明,蚌鳃组织中HcHSP70基因与蛋白的表达量在37℃时达到最高,而在40℃水温刺激下表达水平下调至正常值,表明其在适应高温刺激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7.
该文报道了2015年7月采自西藏拉鲁湿地的硅藻植物共133个分类单位,包括54属122种11变种,分别隶属于3纲12目54属,其中6种为中国新记录,分别为多罗弗里克短缝藻(Eunotia dorofeyukae Lange-BertalotM.S.Kulikovskiy)、嫌钙异极藻(Gomphonema calcifugumm Lange-BertalotE.Reichardt)、坎普登斯异极藻(Gomphonema campodunense E.Reichardt)、三角舟形藻(Navicula trilatera Bahls)、相似弯肋藻(Cymbopleura similiformis Krammer)、兰格伯泰勒特桥弯藻(Cymbella lange-bertalotii Krammer)。并对拉鲁湿地硅藻的种类组成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优势属及优势种,对优势种的环境指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88.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发展的新趋势,它全面改变了胃肠外科的面貌,并且对传统护理学形成强烈冲击,传统的护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FTS的发展。本文对近年来FTS在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综述,并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探讨目前护理理念的转变,并对未来的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模式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89.
高寒环境实验兔骨骼肌火器伤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高寒低温干燥自然条件下,火器伤病理组织学变化特点,为临床救治及预防冻-火器复合伤提供依据。方法:对一组实验兔,在-18℃~-22℃低温干燥自然条件下,用5.62 mm小口径手枪,距0.5cm射击双后肢,制做冻-火器复合伤模型;观察骨骼肌火器伤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高寒低温干燥自然条件下冻-火器复合伤的病理改变,挫伤区组织以坏死为主,震动区以变性为主。提示高寒低温环境肌组织火器伤病理改变是火器与高寒低温共同引起损伤,高寒条件加剧损伤程度;而在创伤肌组织震荡区中,仍保存较多的肌性修复功能,呈现以肌巨细胞增生性为主的修复过程。结论:高寒干燥自然条件下早期脱离高寒环境,可以较好地减轻或预防冻-火器复合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390.
高等植物己糖激酶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己糖激酶(HXK)具有催化己糖磷酸化的作用,是植物体呼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HXK在植物的糖感知和糖信号转导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GenBank已登录28种高等植物的HXK同源基因,其在不同物种中均以多基因家族形式存在。HXK基因家族多数成员包括9个外显子,编码492-522个氨基酸。HXK亚细胞定位研究发现,植物HXK家族成员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少数成员存在于细胞质、叶绿体和质体基质中。植物HXK基因家族大部分成员在不同器官或组织中均有表达,但是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HKL3和水稻(Oryza sativa)OsHXK10仅在花中表达。高等植物部分HXK不仅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还调控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以及调节植物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应用MEGA 4.0软件对18个物种HXK基因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HXK基因序列聚为7小支,聚类关系能反映不同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