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4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7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肠—胰岛轴     
“肠—胰岛轴”一词是试图用来说明胃肠道和胰腺内分泌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目前的实验资料认为,在消化时,抑胃肽可能是来自小肠的促进胰腺内分泌活动的主要生理性信息,通过肠—胰岛轴,引起胰岛释放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多肽或生长抑素。反之,胰腺内分泌对肠道激素也具有反馈性影响。  相似文献   
52.
吗啡和脑啡肽对大鼠基础胃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鼠作急性实验,腹腔注射乌拉坦麻醉。以恒定速度将37℃的生理盐水自食道插管灌流入胃,收集从幽门插管流出的灌流液,用0.01当量的 NaOH 滴定其酸度,并计算单位时间内的总酸排出量。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吗啡(3mg/kg)后,胃酸分泌增加,在注射后的30分钟时总酸排出量达最高水平,90分钟恢复至基础水平。静脉注射亮啡肽(2mg/kg),胃酸分泌也增加,总酸排出量于注射后20分钟达最高水平,60分钟恢复至基础水平。纳洛酮在一定剂量范围内(1.2—2.6mg/kg)可完全阻断吗啡增加胃酸分泌的作用,如剂量过大,则反增强吗啡对胃酸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54.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优势鼠种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宗浩  于福溪 《生态学报》1991,11(2):125-129
  相似文献   
55.
56.
食用真菌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在世界许多国家也有广泛的栽培。据1984年不完全统计,世界食用菌产量约1336000吨,我国的产量可能仅次于美国而与法国的相当。1988年,我国食用菌的产量和出口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大规模生产的发展,病害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病毒病因为不易辩认或症状时隐时现  相似文献   
57.
每期10题     
1.豌豆种皮的颜色灰色(A)对白色(a)呈显性,种子形状圆形(B)对皱形(b)呈显性。已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分配。早aa比x戈AABB的F,和F:的表现型及比例将呈()┌──┬────┬───────────────┐│A。 │白圆全部│3灰圆:1灰皱 │├──┼────┼───────────────┤│B. │灰圆全部│卜灰圆:“灰皱,”白圆,,白皱 │├──┼────┼───────────────┤│C. │灰圆全部│3灰圆:l白皱 │└──┴────┴───────────────┘号为h、蚕豆病的致病基因为叭那么母亲的基…  相似文献   
58.
有机酸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苹果酸、柠檬酸、抗坏血酸和半胱氨酸中苹果酸-抗坏血酸混合物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一定含量的有机酸是保持果蔬品质和防止酶促褐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9.
张志成  于心 《昆虫学报》1991,34(1):96-98
我们从陕西省南部大巴山(安康地区平利县千家坪林场,位于东经109°15′,北纬31°50′)采获一批蚤类标本,经鉴定其中有狭蚤属 Stenoponia Jordan et Rothschild,1911新种。根据其模式产地,命名为大巴山狭蚤,兹记述如下。 大巴山狭蚤 Stenoponia dabashanensis新种 鉴别特征 新种烦栉刺数和下唇须仅一节,与上海狭蚤 Stenoponia shanghaiensis Liu et Wu 1960 兰狭蚤 S. coclcstis Jordan et Rothschild, 1911 和短距狭蚤S. formozovi Ioff et Tiflov, 1934接近。但下列特征可以区别:1)第9腹板后臂近端部  相似文献   
60.
球形芽孢杆菌Ts—1毒蛋白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Bacillus sphaericus strain Ts-1 is highly insecticidal to larvae of the mosquito. It's insecticidal component is toxic proteins. The toxin was extracted from spore-crystal complexes by disruption in a Sonicator Cell Disruptor Model W-220F followed by treatment with 0.05 mol/L NaOH. Fraction recovered from chromatography of the spore-crystal complexes on column of Sephadex G-200 were assayed against mosquito larvae and the toxic fractions from gel chromatography were subjected to SDS-PAGE. The toxic proteins in B. sphaericus Ts-1 spore-crystal complex migrated in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42kD and 43kD. Bioassay of the two purified proteins prepared by PAGE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all toxic to mosquito larvae. Toxic protein was further purified by DEAE-cellulose chromatography. The toxic protein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42kD was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