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摘要 目的:观察人参养荣汤联合穴位贴敷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血脂、心功能和辅助性T细胞1(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142例。采用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1例,常规西医治疗+穴位贴敷)和实验组(71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人参养荣汤),均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分心输出量(CO)]、血脂四项指标[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Th1/Th2型细胞因子[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同时记录两组治疗结束半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主症评分、次症评分、总评分下降,实验组低于照组,数据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F和CO均升高,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HDL-C高于对照组,TG、TC、LDL-C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的IL-4、IL-10更高,而IFN-γ、IL-2更低,数据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参养荣汤联合穴位贴敷用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血脂和心功能,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促进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42.
落叶松-杨栅锈菌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显臻  曹支敏  于丹 《菌物学报》2020,39(2):289-297
为了解落叶松‐杨栅锈菌密码子使用模式,并探究影响其密码子偏好形成的因素,本研究利用CondonW对落叶松‐杨栅锈菌标准菌株98AG31基因组中14 650个基因进行分析,计算基因的有效密码子数,及64个密码子的相对使用度等偏好性参数。结果表明,落叶松‐杨栅锈菌全基因组水平的密码子偏好程度较低,只有少数基因呈现出高偏好性。落叶松‐杨栅锈菌的高频密码子多以A或T结尾,而最优密码子则倾向以G或C结尾。PR2-plot分析及ENC-plot曲线与中性绘图分析显示,落叶松‐杨栅锈菌基因密码子使用模式受到选择压力和突变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相较于选择压力,落叶松‐杨栅锈菌基因密码子的偏好更多地受到突变压力的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密码子碱基组成会对密码子偏好性产生影响,其他因素如序列长度等均不会影响密码子偏好性。  相似文献   
4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FGF家族的一员.现有大量研究表明,FGF-21是除胰岛素以外的一种新的血糖调节因子,有望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药物.然而,FGF-21在动物体内稳定性较差,半衰期较短,严重影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本实验采用分子质量为20 ku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丙醛(mPEG-ALD)对鼠源FGF-21(mFGF-21)进行N端定点修饰,以改善mFGF-21的性质(如提高体内半衰期、降低免疫原性等).本文研究了反应pH、反应时间、蛋白质浓度及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对mFGF-21与聚乙二醇(PEG)合成反应的影响.采用Capto Q阴离子交换层析或Superdex 75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聚乙二醇化mFGF-21(PEG-mFGF-21),并最终确定了mFGF-21 聚乙二醇修饰的反应条件和分离PEG-mFGF-21的纯化工艺.随后分别进行了PEG-mFGF-21的理化性质(大小、纯度和体外稳定性)、免疫原性、体内半衰期、体外葡萄糖吸收活性及体内降糖活性的研究.体外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mFGF-21经PEG修饰后温度稳定性和抗蛋白酶水解稳定性都显著提高.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mFGF-21抗体水平及目标蛋白含量的结果表明,PEG修饰mFGF-21可明显降低其免疫原性,延长体内半衰期.HepG2细胞的葡萄糖吸收实验结果发现,PEG-mFGF-21的细胞活性并没有下降,反而随着刺激细胞时间的延长,经PEG-mFGF-21刺激的细胞葡萄糖吸收显著高于mFGF-21刺激的细胞葡萄糖吸收.2型糖尿病db/db小鼠短期血糖调控实验结果表明,mFGF-21降糖速度快于PEG-mFGF-21,但其持续时间较PEG-mFGF-21短;长期血糖调控实验结果显示,PEG-mFGF-21长期降糖效果优于mFGF-21,作用持续时间长,并且PEG-mFGF-21在停药后控制血糖的能力也高于mFGF-21.综上所述可知,mFGF-21的PEG修饰在不影响其体外生物活性的前提下,能够提高mFGF-21的物理稳定性和抵抗蛋白酶水解的能力、降低免疫原性、增加体内稳定性、延长mFGF-21在动物体内降血糖作用的效果和时间.本实验为FGF-21化学修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对以后FGF-21的临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对菹草 (Potamogeton crispus) 叶在高CO2 (1 000±50 μmol·mol-1)和对照浓度(约380 μmol·mol-1)下的表型及一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明显地改变了菹草叶的表型特征,外形更为粗短,叶宽、单叶面积、单株总叶面积、叶面积率、叶重比明显增加,但特殊叶面积和叶长增加不明显。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单株总叶面积和植株大小密切相关。异速生长分析表明叶面积的变化不是可塑性反应,而是受植株大小所制约。此外,CO2浓度升高后植物的色素含量和一些化学物质含量明显改变。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减少,且叶绿素a/b也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蛋白质、N和P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45.
在系统阐述医院感染监测体系的构建原则基础上,建立了符合当前医院实际情况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结构。在对体系结构中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系统化的医院感染协同监测思想,从而提高医院对感染监测的整体效能,降低医院感染率,为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抑制LRP16的表达对宫颈癌Siha细胞的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抑制LRP16表达的小干扰RNA:negativecontrol-si RNA(NC)、si RNA-374(si374)转染入Siha宫颈鳞癌细胞系中,通过顺铂(DDP)和紫杉醇(TAX)的处理后,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顺铂作用宫颈癌细胞系Siha48 h后,计算出细胞被抑制一半时顺铂、紫杉醇的药物浓度(IC50);使用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顺铂IC50作用Siha细胞48小时后的细胞凋亡情况,紫杉醇IC50作用Siha细胞之后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CCK-8检测转染的Siha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Hoechst33342染色观察转染的Siha细胞凋亡明显增加,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显示,si374+顺铂的早期凋亡率22.15±2.24,NC+顺铂12.45±2.72,流式细胞仪检测周期显示G2/M(%),si374+紫杉醇29.94±1.87,NC+紫杉醇17.66±2.32。结论:LRP16基因表达下调之后,抑制Siha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使细胞周期滞留于G2/M期,从而提高Siha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47.
激流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6年定位研究结果,讨论了北温带山溪激流植物群落生态学方面的问题.文中分析了激流群落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外貌、结构、分布格局、动态与功能等.根据种-面积曲线确定样地最小面积;分析群落自然高度与绝对高度的相关性;探讨了群落的垂直分层与水平镶嵌;划分了群落的生态种组和生态差型;建立了群落的物候型谱和生物量成层模型;阐述了群落的建成过程和演替类型;最后,按照水毛茛对于扰的适应机制分析了其繁殖策略;提出了内陆黑潮并分析了其对群落演替所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中国东北菱属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丹 《植物研究》1994,14(1):40-47
本文讨论了东北地区菱属的分类学问题,诸如分类等级、性状判定、定种依据和同物异名等。因中国东北是菱属植物的重要分化中心,对此区菱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无疑会为菱属的分类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49.
中国黑三棱属新种和稀有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丹  刘丽华 《植物研究》1991,11(2):19-22
本文发表了中国黑三棱属二新种及一新纪录种,即细茎黑三棱Sparganium tenuicaule D.Yu et Li-hua Liu、多脊黑三棱Sparganium multiporcatum D.Yu和北方黑三棱(新拟)Sparganium hyperboreum Laest.ex Beurl.。  相似文献   
50.
中国水生高等植物受危种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本文根据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有关受危种类型的划分标准,并参考国内外部分受危种类型的划分原则,试将中国(包括台湾和港澳地区)海域和内陆水体所产水生高等植物受危种划分为7个类型,其中属于灭绝种的有2种,濒危种16种,易危种31种,稀有种22种,未定种44种,脱险种21种和外来种11种。对上述受危种的受危现状与致危因素也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