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丝盖伞属Inocybe(Fr.)Fr.是伞菌中一个较大的属,目前国内对丝盖伞属真菌的种类和分布知之甚少。在进行丝盖伞科分类学研究过程中,发现2个新种,分别为长孢土味丝盖伞I.oblonga和拟暗盖丝盖伞I.phaeodiscoides,以及8个新记录种(变种),它们是卷鳞丝盖伞大果变种I.cincinnata var.major、暗毛丝盖伞沼生变种I.lacera var.helobia、暗毛丝盖伞灰鳞变种I.lacera var.rhacodes、突起丝盖伞I.prominens、多疣丝盖伞I.decemgibbosa、拟纤维丝盖伞I.fibrosoides、荫生丝盖伞橙色变型I.umbratica f.aurantiaca和接骨木丝盖伞I.sambucina。根据材料对新种和新记录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每个种的线条图。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三叉神经运动核的位置及细胞分布特征。方法:选用非疾病死亡的引产胚胎标本4例,胎龄20-26周(根据胎儿B超检测和孕妇末次月经日期来计算并获得胎龄),在获取标本1-4小时内,对标本进行灌流固定。其中,2例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开颅取出脑干,石蜡包埋、冰冻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照相,其余2例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开颅、分离三叉神经根,注入DiI结晶体、在37℃恒温箱内保存3个月,取出脑干、明胶包埋、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照相。结果:(1)胚胎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三叉神经根连脑水平;(2)三叉神经运动核为多级细胞、胞体较大、位于三叉神经根入脑桥的一束纤维的腹内侧;(3)三叉神经运动核呈椭圆形,神经核细胞呈大小不等,体积较大,胞体呈多角形。结论:人类胚胎三叉神经运动核为大型的多级细胞成群所形成的核团,位于脑桥三叉神经根连脑水平。  相似文献   
23.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群落CO2通量特征与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极端干旱环境中的胡杨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涡度相关通量观测系统,研究了胡杨群落CO_2通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物候期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胡杨CO_2通量在不同物候期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其中果熟期CO_2通量变化幅度最大,开花期最小,展叶期介于二者之间。相关分析表明,胡杨群落CO_2通量均与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动量通量、土壤热通量、净辐射以及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相关。其中,净辐射、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与CO_2通量的相关系数较大,其变化范围分别为-0.82—-0.88、-0.64—-0.66和-0.63—-0.94,是影响群落CO_2通量的最主要环境因子。胡杨群落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样存在明显日变化规律。其时间动态表现为:群落水分利用效率在开花期、叶黄期和落叶期变化幅度大,开花期最高,在展叶期和果熟期WUE最稳定。净辐射和风速是影响群落水分利用效率的两个最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24.
胆固醇结石病(cholesterol gallstone disease,CG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疾病,其发病机制被认为是遗传、环境及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胆石病的发生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核受体是配体依赖性的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不仅调节机体生长发育、细胞分化,而且还对机体内许多生理,特别是代谢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该综述主要概述了肝X受体、法尼醇X受体、孕烷X受体和雌激素受体在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采用富集筛选法从绞股蓝根中筛选得到6株具有ACC脱氨活性的细菌,其中菌株JDG-6、JDG-7、JDG-14、JDG-16、JDG-23均具有较强的分泌铁载体能力,但菌株JDG-32没有产铁载体能力。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菌株JDG-6、JDG-7、JDG-14和JDG16对一种或多种供试菌有抑菌作用,其中菌株JDG-14能抑制大肠埃希菌、藤黄八叠球菌和白色念球菌的生长。促生试验表明,菌株JDG-6、JDG-7和JDG-14均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的伸长,其中菌株JDG-14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水稻幼苗的根长和根鲜重分别增长了26%和21%。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JDG-6、JDG-7、JDG-16和JDG-23属于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菌株JDG-14为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而菌株JDG-32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JDG-6、JDG-7和JDG-14均具有ACC脱氨酶活性和抑菌活性的促生菌,具有农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体内外增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天然粘附蛋白Cp39和重组粘附蛋白rCp39对小鼠的交叉保护作用。【方法】用NaCl提取法制备鸡胚尿囊液和DSA培养基增殖的C48-3株荚膜蛋白,并用电洗脱方法纯化Cp39蛋白,将rCp39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在大肠杆菌BL21后,用Amylose Resin亲和层析柱纯化。分别以100μg剂量的鸡胚尿囊液增殖菌体荚膜蛋白、DSA培养基培养菌体荚膜蛋白、纯化的Cp39蛋白和rCp39蛋白通过皮下注射各试验组小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第二次免疫后2周分别以A:1型菌C48-3株(6.7×102cfu)和A:3型菌C51-3株(1.1×103cfu)进行攻毒试验。采集免疫后小鼠血清,用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并计算免疫保护率,来评价4种抗原对小鼠的交叉保护效果。【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体内外增殖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的条带和分子量相似,且体内外表达的Cp39蛋白的分子量相同;ELISA结果表明Cp39免疫组小鼠和rCp39免疫组小鼠血清rCp39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保护试验表明,体外增殖菌体荚膜蛋白免疫组小鼠对同源C48-3株和异源C51-3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60%,鸡胚尿囊液增殖菌体荚膜蛋白免疫组小鼠、Cp39免疫组小鼠和rCp39免疫组小鼠对同源C48-3株和异源C51-3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100%和80%。【结论】粘附蛋白Cp39是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蛋白中的主要交叉保护抗原,可以作为禽霍乱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面神经节的形态结构,神经节细胞的分布以及三叉神经节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罗非鱼,进行10%福尔马林灌注固定,观察面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及与三叉神经节之间的位置关系,取面神经节,三叉神经节,根及分支进行连续切片,利用计算机制作三维立体图像,再观察神经节细胞的分布.结果:①面神经节的形态接近圆形.②面神经节位于颅腔内而三又神经节位于眼眶与颅腔之间的骨组织中.③从面神经节发出的周围突通过三叉神经节,与三叉神经的分支伴行.④神经节细胞在神经节内成团分布.结论:罗非鱼面神经节位于颅腔内,在三又神经节的内侧.  相似文献   
28.
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清单及秋季迁徙数量统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物种多样性项目组在近10年中多次考察丁艾比湖区(44°50'N,82°50'E,海拔189 m).特别是2007~2009年逐月环湖考察,包括阿拉山口、奎屯河、精河、博尔塔拉河、科克巴斯陶、桑德库木、甘家湖、古尔图等,东西长118 km,南北宽56 km,覆盖6608 km2.采用样线法和点计数法对艾比湖区不同区域鸟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到233种鸟类,是全疆种数的55%,分别隶属于17目53科128属.秋季一次统计到103 875只鸟类.首次发现了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白头硬尾鸭Oxyura leucocephala、遗鸥Larus relictus和细嘴鸥Larus genei等的聚集地.另有夜鹭、小白额雁、斑背潜鸭、长尾鸭、剑鹆、小滨鹬、细嘴鸥、黄腹鹨等8种为新疆新纪录种.区系以占北种(183种,78.5%)和广布种(49种,21.0%)为主,极少东洋种.艾比湖为中哑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  相似文献   
29.
目的:为人工椎间盘的设计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对56例哈萨克族成人腰椎(L)间盘高度进行放射学测量。结果:56例哈萨克族L1-2椎间盘高度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3-5椎间盘高度男、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L(P〈0.005-0.001);哈萨克族与汉族腰椎间盘高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哈萨克族腰椎间盘高度均大于汉族,临床上可通过对腰椎间盘间高度的测量,为人工椎间盘假体设计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30.
通过缩短DEAE-Cellulose柱长度, 加快流速并采用pH8.8的80 mmol.L-1 Tris-HCl为洗脱液, 可在9小时内快速地从菠菜、菜心和豆角绿叶中纯化得到乙醇酸氧化酶。该酶具高活性(54.6~197.0 U.mg-1)及高等电点(pI >10.0)。产率为4.1%~71.5%, 纯化倍数为21.6~122.68。经SDS-PAGE检测均有40 kD带,表明3种植物乙醇酸氧化酶的亚基大小无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