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38篇
  1977年   43篇
  1976年   39篇
  1975年   37篇
  1974年   24篇
  1973年   6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劳动人民培育了众多的水稻品种。为着了解和掌握稻种演变的有关规律,我们从1963—1967年,用典型的晚季稻品种“短种”,在其种子植株及其分蘖个体发育的第二阶段,适当用短日(9小时/日)光照处理若干天,但不满足其遗传性的要求,然后将其从暗室移至早造自然长日照(14—15小时/日)综合条件下,让其结实。其后四年连续将这些种子后代在早造条件下加以培育,并每年选择其抽穗成熟提早植株,经过连续四年的选育,终于获得了具有适应早造季节条件的早季稻品种。揭露了早季稻起源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2.
43.
44.
自从保加利亚波波夫院士及苏联勒伯丰斯卡娅院士用溴化钾,对苯二酸,单宁或小苏打溶液浸种获得作物增产以後,我国各地相继效法,希望应用此项药剂浸种的措施使农业上能得到增产,我们在1953年起至1957年亦先後进行了数次水稻小麦等种子药剂浸种对生长与发育的观察试验,药剂主要有波波夫及勒伯辛斯卡娅试验中所用的溴化钾及小苏打外并有维生素丙及谷胱甘肽等。所得结果并不一致,对水稻而言,有的情况下可以增产,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则效果又不明显;对小麦,油菜的春化并无显著促进作用。 (一)1953年试验:此项试验系与江苏省松江专区农场合作进行,供试水稻品种为老来青;试验用药剂有溴化钾0.3%,对苯二酚0.3%加溴化钾0.05%及小苏打1%水溶液等;浸种时间  相似文献   
45.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母本和以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为父本的杂交育种工作,我们已连续进行了六年的试验研究。前五年的试验,都是夏花阶段死亡大,成活率低(5—10%),这与国内其他研究单位报道的草团(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Megalobrama amdlycephala♂)杂交夏花成活率不高的情况很相类似。是什么原因导致草(♀)×三角鲂(♂)杂种一代夏花成活率不高?作者从卵子的成熟、精子的质量以及受精后胚胎发育的环境条件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46.
草鱼在人工培育条件下,一年可以进行多次催情产卵。草鱼一年多次产卵的生物学基础主要是: (1)成熟草鱼卵母细胞发育的不完全同步性。由于卵母细胞由第Ⅲ时相过渡到第Ⅳ时相不是完全同步,所以,在第一次催产产空后的卵巢中保留有相当数量第Ⅲ时相卵母细胞,它们经过人工培育一段时间后,能够发育成熟而在第二次催产时产出。(2)第一次催产后保留在卵巢中的第Ⅲ时相卵母细胞向第Ⅳ时相发育的过程中,呈现明显的AKP酶活性反应而没有ACP酶活性反应,表明这些卵母细胞正在进行着旺盛的物质代谢活动,生长发育正常。(3)第一次催产后垂体间叶嗜硷性细胞还有一部份保留着分泌颗粒,表明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活动尚在持续进行,这是第Ⅲ时相卵母细胞能够发育成熟的重要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47.
淡水硅藻是水生动物的营养丰富的食料。经过一年的筛选培养,我们获得了四种适于大量培养的种类,即:泉生偏缝硅藻(Nitzschia fonticola Grun.),椿状偏缝硅藻(Nitzschia palea Smith.),双尖菱板硅藻(Hantzschia amphioxys Grun.)和梅尼小环硅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 Kütz.)。我们选择泉生偏缝硅藻进行较为系统的培养试验,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所含的15种氨基酸进行了定量。同时配制了两个新的适于硅藻生长繁殖的培养基“水生硅1”和“水生硅2”。泉生偏缝硅藻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光强为2,000—5,000米烛光。观察了泉生偏缝硅藻在中型培养和大量培养中氮、磷、硅的吸收消耗规律,发现在培养条件下,硅是主要限制因子。在中型培养中,连续培养15天,适时补充营养元素,硅藻细胞数可高达23×106个/毫升,产量为2.7克干藻/升。在30升大量培养中获得每两天收获一次,每次收获1/6(相当于硅藻干重7克)的连续生产性培养的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推算,若两天半收获一次,每次收获1/6,可获得持续稳定高产。    相似文献   
48.
49.
LKB公司的电泳仪器始于40年代诺贝尔奖金获得者Tiselius的移界电泳。此后不断创新发展成为LKB公司的拳头产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Pharmacia公司在电泳仪器方面亦久有盛名。近几年生产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  相似文献   
50.
在水产科学事业飞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鲢、鳙人工繁殖的成功,给青鱼的人工繁殖提供了宝贵经验,不少单位进行了试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就青鱼的人工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亲鱼培育 (一)培育池 以面积1—5亩,水深1.2米左右的池塘为宜。实践证明,无论在池塘或外荡中,只要给予良好的培育措施均能正常地发育达到性成熟。 (二)亲鱼的留养 亲鱼可有计划自幼培育,也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