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9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笔者在鉴定广东海南尖峰岭天牛标本时,发现下列三种在我国系首次纪录,现报道如下: (一)天牛亚科 Cerambyeinae 1.丽露胸天牛 Artimpaza pulchra Gressitt et Randon 1970分布:广东海南尖峰岭(1975年6月3日);老挝。 2.红褐叶胸天牛 Hypoeschrus (?)implex Gressitt et Rondon 1970分布:广东海南尖峰岭(1981年7月5日);老挝。  相似文献   
32.
将去盖之平皿覆置于放大机底片匣处,使培养基表面及印像纸到镜头之距离皆为所用镜头焦距之2倍(如焦距为10.5厘米,则二者至镜头的距离皆为21厘  相似文献   
33.
中国生理科学会生理学会于1983年6月3~7日在西安召开了首次消化和内分泌学术讨论会,这是近年来这个领域内科研工作的一次较全面的检阅.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71个单位的99名代表汇聚在一起,认真地听取和讨论了各兄弟单位的科研工作经验.会议开得紧凑、生动活泼,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全体会议上,王志均教授和王复周教授分别作了胃肠道的细胞保护以及内分泌学和免疫学的关系的专题报告.这是国内消化和内分泌科研工作中的两个重要方面,给大家很大的启发.消化专题组在会上报告了22篇论文,其中有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如胆囊收缩素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胃酸分泌机制等;还有大量结合实际的应用性课题,如五肽胃泌素对大鼠紧张性溃疡的防护作用、罗氏海盘车总皂甙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愈合作用、γ射线照射后狗小肠肌电活动的变化等.一些单位还结合中医中药,研究了它们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从宣读的论文来看,消化生理研究的面正在铺开,一些新技术也  相似文献   
34.
麻疯树毒素的分离及其某些性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磷酸盐缓冲液萃取,硫酸铵盐析及葡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后,从麻疯树种子分离出三个蛋白组分。其表观分子量分别约为34000、27000和9500道尔顿;等电点分别为8.1、8.8和8.8.它们在紫外区呈现典型的蛋白吸收光谱。组分Ⅰ毒性最大,小鼠腹腔注射半致死量(LD50)为6.39mg。  相似文献   
35.
天牛幼虫的外部形态及亚科检索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立中 《昆虫知识》1991,28(2):109-112
<正> 天牛科是鞘翅目昆虫中的一个大科,全世界已知4万余种,国内记录已超过2600种。该科种类是农、林业重要害虫。松墨天牛(松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因从国外传带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松树萎蔫病,致使南京中山陵等地的松林被毁。我国植检部门已将该种列入对外植物检疫  相似文献   
36.
生活环境中的甲醛污染对人体健康存在着严重威胁,利用微生物分解甲醛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通过筛选,获得10株耐受甲醛真菌,其耐受的甲醛质量浓度为1.2~1.9 g/L。通过形态鉴定,10株真菌分别隶属于曲霉属Penicillium和青霉属Aspergillus。扩增耐受能力最强的4株真菌的ITS和β-tubulin部分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3株青霉(HFTS2、HFTS8和HFTS10)同属于产红青霉P. rubens,1株曲霉(HFTS5)为众多曲霉A. creber。本研究首次发现产红青霉和众多曲霉具有高浓度甲醛耐受性,为进一步探索真菌甲醛代谢和研发工程真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8年6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收集其手术切除的病理组织。采用C-14呼气试验和改良Giemsa染色检测患者HP感染的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yclinD1、MMP-9表达情况。分析HP感染、cyclinD1、MMP-9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胃癌患者HP感染与cyclinD1、MMP-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80例胃癌患者HP感染阳性56例(70.00%),阴性24例(30.00%)。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3+T4的胃癌患者的HP感染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1+T2的胃癌患者(P0.05)。80例胃癌患者cyclinD1阳性表达45例(56.25%),阴性表达35例(43.75%),MMP-9阳性表达65例(81.25%),阴性表达15例(18.75%),TNM临床分期为III+IV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3+T4的胃癌患者的cyclinD1、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NM临床分期为I+II期、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1+T2的胃癌患者(P0.05)。HP感染阳性患者的cyclinD1阳性表达率和MMP-9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患者HP感染与cyclinD1、MMP-9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HP感染情况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cyclinD1和MMP-9的表达与TNM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且胃癌患者HP感染与cyclinD1、MMP-9表达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8.
结合国内外抗性淀粉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抗性淀粉的分类,分析了抗性淀粉的制备工艺及其在糖代谢、脂代谢、体重控制、作为益生元防治肠道疾病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并介绍了抗性淀粉在面包、面条、油炸类、饮料类等食品生产及微型胶囊材料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老年肺炎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8年3月到2021年2月选择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住院诊治的老年肺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Apelin-13水平,使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CT严重程度指数(CTSI)、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定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到2021年7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为18.47±2.82个月,死亡18例(死亡组),占比23.1 %。死亡组的性别、年龄、生活行为、体重指数、病程、合并疾病等与非死亡组对比无差异(P>0.05),但血清Apelin-13表达水平具有差异,且死亡组较非死亡组低(P<0.05)。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高于非死亡组(P<0.05)。在78例患者中,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Apelin-13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存在负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elin-13水平(OR=3.770)、APACHEⅡ评分(OR=3.624)、SOFA评分(OR=2.422)、CTSI评分(OR=1.842)都为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呈现低表达状况,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CTSI评分等疾病严重程度指标存在相关性,也是影响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内生Bacillus svelezensis HBB5菌株发酵宿主植物盾叶薯蓣产薯蓣皂苷元的能力。方法接种内生B.svelezensis HBB5及B.subtilis ATCC 6633菌株(0.35×10~8 CFU/mL)至含盾叶薯蓣地下茎组织的液体培养基,32℃、165~185 r/min连续发酵108 h,检测发酵液细菌、pH、淀粉、麦芽糖、葡萄糖、淀粉酶(α-amylase)及薯蓣皂苷元溶出率等指标。结果内生B.svelezensis HBB5菌株有较强的酸、碱耐受力[pH(4.8±0.2)~(8.4±0.2)],相比B.subtilis ATCC 6633[pH(5.2±0.2)~(8.7±0.2)]差异不明显;前者达峰值生长量(60×10~(8±2) CFU/mL)明显高于后者(32×10~(8±2) CFU/mL)。发酵36~60 h时,B.svelezensis HBB5、B.subtilis ATCC 6633菌株发酵液的淀粉、麦芽糖、葡萄糖浓度达峰值,分别为(37.41±3.12)、(27.83±2.14)ng/mL,(21.06±1.25)、(16.54±1.08)ng/mL,(54.33±3.12)、(36.65±2.10)ng/mL,前者均高于后者。同时,B.svelezensis HBB5菌株维持高的α-amylase酶活性及薯蓣皂苷元溶出率。结论内生B.svelezensis HBB5菌株拥有较强的耐酸碱、降解淀粉、提高薯蓣皂苷元溶出的能力,为工业生产薯蓣皂苷元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