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11.
正本刊主编闻玉梅院士及其丈夫宁寿葆教授以个人名义捐赠的"一健康基金"于2013年1月16日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正式成立。"一健康",是英文"One Health"的中文缩写,意指"一体化健康"。它突出了人的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药学、生命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共同研究与实施保障。也就是说,人类健康问题绝不仅仅是医学的事、医生的事,而  相似文献   
11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来控制性状的遗传.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双链的DNA,有的是单链的RNA,极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现已发现的单链DNA病毒有:动物的小DNA病毒、植物的双生病毒、X_(174)噬菌体等,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单链DNA.前两者的DNA为线状分子,后者的为环状分  相似文献   
113.
采用1%溶壁酶加1%蜗牛酶的混合液获得的原生质体,以30%聚乙二醇(MW=6,000)、0.01M CaCl_2、0.05M Gly做为融合剂,对米曲霉进行了原生质体的营养互补融合,融合频率为0.27—0.47%。自4个菌株的4对杂交组合中获得了异核体,并分离到97株绿色融合株。二倍体的孢子经PFA和UV诱发分离后,获得了二株生长速度快、蛋白酶活性高和产孢能力强的单倍体菌株。  相似文献   
114.
采用1%溶壁酶加1%蜗牛酶的混合液获得的原生质体,以30%聚乙二醇(MW=6,000)、0.01M CaCl_2、0.05M Gly做为融合剂,对米曲霉进行了原生质体的营养互补融合,融合频率为0.27—0.47%。自4个菌株的4对杂交组合中获得了异核体,并分离到97株绿色融合株。二倍体的孢子经PFA和UV诱发分离后,获得了二株生长速度快、蛋白酶活性高和产孢能力强的单倍体菌株。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对35株假丝酵母测定了84项性状,用不同的聚类方法进行了聚类,结果以Ssm系数的UPGMA方式处理较合适。根据UPGMA聚类结果,这些菌株主要分成两大类群。对代谢活性(生理生化性状的阳性百分率,MA%)分析的结果发现,第一类群的代谢活性在40%至73%之间,而第二类群在9%至33%之间,类群间代谢活性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还表明,某些传统鉴定方法中的鉴定指标(如硝酸盐同化等)不能代表类群的特征,而另外一些指标(如MA%,海藻糖、松三糖和麦芽糖的同化等)具有类群的特征性。虫生假丝酵母(C.insectorum)和穿凿假丝酵母(C.terebra)的相似性系数高达90%,这两个种应该合并为一种。  相似文献   
116.
米曲霉两株营养缺陷型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的条件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溶壁酶加1%玛瑙螺酶(褐云玛瑙螺消化液的冷冻干粉)的混合酶,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的两株营养缺陷型中获得了大量的原生质体,并比较了渗透压稳定剂、温度、菌丝体的培养基成分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作用。无机盐类稳定剂(NaCl、KCl)获得了高产量的原生质体,而有机类(蔗糖、甘露醇、山梨醇)做为稳定剂不甚理想。对120和720菌株的原生质体在高渗再生培养基上进行再生试验,再生率分别为52%和65%。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1、《生命的化学》是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的会刊和通讯,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述性、通讯性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期刊,重点刊登综述性、进展性、报道性文章,同时也旁及技术和方法、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的传记轶事、书评、教学讨论、访问观感等内容。《生命...  相似文献   
120.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类无包膜的小DNA病毒,其衣壳蛋白由主要衣壳蛋白L1和次要衣壳蛋白L2组成,持续感染HPV将引起宫颈癌和尖锐湿疣等多种疾病。HPV衣壳蛋白L1和L2中分布着大量中和表位,并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HPV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并阻碍病毒感染,进而预防宫颈癌等疾病的发生。分析阐述HPV衣壳蛋白中和表位及抗体的中和作用机理,有助于阐明HPV疫苗预防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为今后设计新一代保护范围更广的HPV疫苗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HPV衣壳蛋白中和表位及抗体的中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