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7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不同耐盐性小麦根Na~+和K~+的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盐小麦品种‘德抗961’和盐敏感小麦品种‘鲁麦15’为材料,研究小麦根Na+、K+吸收特性及其与耐盐性关系。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根K+吸收动力学曲线均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即V=Vmax×[S]/([S]+Km)+k×[S]。低浓度(低于25mmol·L-1)NaCl处理对根高亲和K+吸收系统转运K+具有促进作用,对耐盐品种‘德抗961’的促进作用更大。小麦根高亲和K+吸收系统是通过K+/H+同向转运,而不是K+/Na+同向转运。NaCl处理对根低亲和K+吸收系统有抑制作用,对盐敏感品种‘鲁麦15’的抑制作用更大。NaCl处理导致2个小麦品种根和叶片中的K+含量显著下降,Na+含量显著升高,但‘德抗961’根和叶片中的K+含量均显著高于‘鲁麦15’,‘德抗961’根中Na+含量显著高于‘鲁麦15’,而其叶片中Na+含量显著低于‘鲁麦15’,从而保证NaCl胁迫下其叶片较高的K+/Na+比。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是小麦根Na+吸收的主要途径,K+通道是Na+吸收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些结果表明小麦部分通过调节根系K+吸收系统而维持叶片较高的K+/Na+比,从而提高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932.
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健康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复杂时空尺度海量信息的收集处理,其与森林健康研究的交叉、融合大大提高了复杂时空尺度上森林健康研究的表达能力.目前,森林健康遥感研究正处于各学科交叉、融合、调整,由静态向动态、单一向复杂、零散向系统转变的关键发展时期,但缺乏对森林健康问题的全面考量、逻辑安排和系统的顶层设计.在把握森林健康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核心理念的基础上,从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生态功能评估、森林健康风险控制和森林植被参数提取四个方面构建和丰富基于遥感技术森林健康研究体系,对国内外森林健康遥感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以上研究内容的总结分析,明确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健康研究各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理论、技术和应用方面的不足.分析认为:(1)未来应加强森林生态和遥感技术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以明确森林结构、过程、功能与遥感数据之间的耦合关系;(2)发展完善新型遥感技术、遥感数据解译算法与软件工具,提高遥感数据的精确度、利用率和利用效率;(3)提升森林健康遥感研究成果的科技转化水平,推进快速分析评价与辅助决策功能研究,指导相关森林健康经营活动和科学研究的开展,以及林业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933.
桐柏野大豆种子粗蛋白质测定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大豆因其高蛋白、低油脂含量等特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快速精确测定野大豆粗蛋白质含量,采用半微量凯氏法和消化—分光光度法对采自桐柏的8个野大豆样品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并分析比较两种测定方法。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消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与经典的半微量凯氏法测定结果一致。半微量凯氏法适用范围广,测定结果精确,而消化—分光光度法相对于半微量凯氏法简化了试验操作,缩短了分析时间,又没有特殊的仪器设备和试剂要求,更便于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934.
傅彤  王晨  丁巧玲 《化石》2013,(1):13-17
昆虫是地球上最成功的一种生物,它有许多的称谓——最早会飞的动物、物种最多的生物……这一切诉说着昆虫4亿年进化上的成功.在人类远远还没有出现的泥盆纪,昆虫就已经在地球上热闹地繁衍生息,用它独有的美丽和神秘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昆虫演化与环境变迁重点实验室"保存着任东教授十余年来收集的20多万件昆虫化石标本,翻开一块块精美的化石标本,面对这些种类丰富、栩栩如生的自然界"精灵",我们陶醉于它们亿万年前的故事,不由自主地惊叹于远古时代昆虫的"智慧".  相似文献   
935.
?????? 目的 通过主治医师查房质量考核,调查目前主治医师查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督促主治医师不断提高查房水平,进而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方法 采用评分及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被考核主治医师分布在27个监床科室,共计199名,全院主治医师查房质量考核分数为93.8分;考核发现,主治医师查房考核过程中存在带教意识不强、查房流程不清晰等问题。结论 应提高主治医师对查房的重视程度,通过进行示范查房培训,提高主治医师带教能力。  相似文献   
936.
对珠海淇澳岛地区肉实树占优势的植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肉实树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38科51属61种,种类组成具有极强的南亚热带性质;(2)年龄结构显示群落的主要优势种属于稳定型种群,群落总体处于稳定状态;群落的频度指数规律为A〉B〉C〉D〈E,与RaunKiaer频度规律相一致;(3)物种多样性指数为D=13.70,H=4.12,均匀度指数为E=0.39,E’=0.82,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接近典型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937.
目的 对比微波、紫外线和环氧乙烷对Silagum硅橡胶义齿软衬材料的消毒效果.方法 将高温消毒后的软衬硅橡胶试件染菌(白色念珠菌),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紫外线、微波、环氧乙烷消毒,消毒后的试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无菌玻璃平皿收集冲洗液,接种环将冲洗液接种于沙氏琼脂平板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48 h观察,菌落计数,评价消毒效果.结果 环氧乙烷(EO浓度600 mg/L)肖毒60 min灭菌率为100%;紫外线(功率40 W、波长253.7 nm、距离1 m)照射40 min可杀灭99%的白色念珠菌、50 min可完全杀灭;微波(800 W V 100%)照射1 min灭菌率为93%,照射2 min灭菌率为100%.结论 三种消毒方法都具有消毒效果,且消毒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环氧乙烷、紫外线、微波消毒口腔硅橡胶义齿软衬材料可与高温高压灭菌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方便、有效,是良好的软衬材料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93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5种组织(收吻肌、吻、肠、肾管及体壁)10种同工酶(ADH、GCDH、SDH、EST、LDH、ME、POD、SOD、MDH、CAT)的表达。结果表明:除CAT外,其余9种同工酶均得到了较为清晰的酶谱,除SOD和MDH在5种组织中表型相同外,其它7种同工酶的表达均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SDH-2、EST-1、LDH-1和POD-1为收吻肌所特有;ADH-3、ADH-4、GCDH-2、GCDH-4、GCDH-5、EST-10和LDH-6均为吻所特有;EST-4为肾管所特有。在肠中,ADH和GCDH均没有检测到活性。初步探讨了5种组织中各种同工酶的分布与活性及其与各组织生理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39.
采用解剖及组织学显微技术观察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消化道的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特征。消化道始于口,经咽、食道、游离肠、螺旋肠(上行肠及下行肠)、直肠,止于肛门,各段从内向外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组成。粘膜层表面具微绒毛及纤毛,微绒毛增加了消化道的表面积,纤毛的摆动有利于消化道内食物或消化后残渣的运送;螺旋肠及直肠的粘膜层中均有杯状细胞,在下行肠前段与中段及上行肠前段与直肠中尤其多,杯状细胞能够分泌粘液,保护粘膜上皮,润滑食物及残渣。粘膜下层为结缔组织,肌层为环肌,外膜为浆膜。肠沿纺锤肌盘绕的特点延长了食物的滞留、消化和吸收时间,弥补了缺乏消化腺的不足。肠各段除直肠肌层较厚外,其余各段肌层薄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0.
小开放阅读框(small open reading frames,sORFs)是指含有不多于100个密码子的开放阅读框。由sORFs编码的肽被称作微肽(micropeptide)或小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肽(sORFs-encoded peptide,SEP)。随着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已在多个物种的多种转录产物中发现大量的小开放阅读框(sORFs),一些由sORFs编码的微肽/SEPs也被鉴定出来。这些微肽/SEPs的发现说明生物体内蛋白质编码基因组的注释是不完整的,ORFs的任意大小限制和作为翻译唯一起始密码子的甲硫氨酸的绝对要求限制了具有非经典蛋白质编码潜力的重要转录本的鉴定。目前发现的几种微肽在基本生理活动和保持细胞代谢稳态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发掘sORFs编码的微肽的技术和研究微肽生物功能的方法的最新进展,并详述这些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